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749发布日期:2019-02-19 18:20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观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



背景技术:

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其触角的长度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对树、建筑物或木本植物造成一定的危害,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因此,需要对天牛的生活习性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勘察人员在野外对天牛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时,常常通过虫笼来对天牛进行观察,但是这种虫笼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广,因此不便于携带。同时,这种虫笼在野外不能够随时随地的移动和放置导致了其使用不方便,不适合在野外进行捕捉昆虫,使得观察昆虫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降低,因此设计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具备方便拆卸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虫笼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广、不方便携带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观察天牛实验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包括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围成的框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弹性结构,所述框体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杆上表面插接一密封盖,所述框体结构的底部直接与地面接触或在底部的第二支撑杆上表面插接一密封盖,所述框体结构的外部还包裹有纱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实心杆,所述实心杆远离弹性结构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实心杆的外螺纹与第一套管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开有插孔,所述密封盖通过四个插杆插接在插孔中与第二支撑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下两个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开口相对的两个凹槽,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卡接在凹槽中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簧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槽口、设置在槽口两端的轴承、固定在轴承上的固定框及设置在固定框中间的弹簧,所述弹簧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槽块、固定在槽块上的第二套管及连接两个第二套管的第二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左右两个第三支撑杆上设有开口相对的两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中插接一横撑。

与现有的虫笼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密封盖之间均采用活动连接,当需要使用虫笼时,通过将第一支撑杆两端的实心杆螺接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套管中,将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卡接至第一支撑杆的凹槽中,再将密封盖插接在第二支撑杆的插孔中即可形成框体结构,最后用纱网裹在框体结构的外部就完成了虫笼的组装;当实验观察完成需要取下时,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密封盖分别拆下即可,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势,因此在野外需要观察天牛时,能够快速的取出并对其进行安装,在不需要时拆卸掉放进背包即可,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在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弹性结构能够使得同一个第一支撑杆是可以伸缩并且具有反弹力的,这就有效避免了第一支撑杆出现弯折的现象;同时,弹性结构的设置使得在安装虫笼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力,因此安装更加的轻松方便,在安装完成后,也使得虫笼具有一定的韧性,避免了太过脆而导致出现断裂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及成本低的特点,适合在野外大批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框体结构,5-弹性结构,5.1-弹簧组件,5.1a-槽口,5.1b-轴承,5.1c-固定框,5.1d-弹簧,5.1e-第一连接杆,5.2-连接组件,5.2a-槽块,5.2b-第二套管,5.2c-第二连接杆,6-密封盖,7-实心杆,8-第一套管,9-插孔,10-插杆,11-凹槽,12-限位槽,13-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图1分割线以上为有密封盖6的示意图,分根线以下为去掉密封盖6的示意图),包括由四根第一支撑杆1、四根第二支撑杆2及四根第三支撑杆3围成的框体结构4,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三支撑杆3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弹性结构5,所述框体结构4顶部的第二支撑杆2上表面插接一密封盖6,所述框体结构4的底部直接与地面接触或在底部的第二支撑杆2上表面也插接一密封盖6,在框体结构4的外部包裹一层纱网,这样便形成了本实施例的虫笼。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之间的螺纹连接的具体形式为: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实心杆7,所述实心杆7远离弹性结构5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管8,所述第一套管8远离第二支撑杆2的一端设有与实心杆7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这样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就通过实心杆7的外螺纹与第一套管8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三支撑杆3卡接的具体形式为:所述上下两个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开口相对的两个凹槽11,所述第三支撑杆3的上下两端卡接在凹槽11中与第一支撑杆1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密封盖6的安装方式为: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上表面开有插孔9,所述密封盖6通过四个插杆10插接在插孔9中与第二支撑杆2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结构5包括弹簧组件5.1和连接组件5.2,所述弹簧组件5.1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上的槽口5.1a、设置在槽口5.1a两端的轴承5.1b、固定在轴承5.1b上的固定框5.1c及设置在固定框5.1c中间的弹簧5.1d,所述弹簧5.1d通过第一连接杆5.1e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5.2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槽块5.2a、固定在槽块5.2a上的第二套管5.2b及连接两个第二套管5.2b的第二连接杆5.2c。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当需要使用虫笼时,将第一支撑杆1两端的实心杆7螺接到第二支撑杆2的第一套管8中,在螺纹连接的时候可一边一边进行连接,将第三支撑杆3的两端卡接至第一支撑杆1的凹槽11中,这样就形成了框体结构4,再将密封盖6的插杆10插接在第二支撑杆2的插孔9中,最后用纱网裹在框体结构4的外部就完成了虫笼的组装;当实验观察完成需要取下时,将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及密封盖6分别拆下即可,拆卸下来的虫笼组件可以放进随身携带的背包以备下次使用,具有体积小、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势,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方便携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合对天牛进行野外实验观察的虫笼,选取第一支撑杆1的长度为25cm,第二支撑杆2的长度为20cm,第三支撑杆3的长度为20cm,则使用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及第三支撑杆3组成的框体结构4具有体积小的优势,便于拆卸和携带。

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