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026发布日期:2018-11-30 19:14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自动饲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养殖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养殖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且养殖产品的细节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和合理。

现有的采食器分几种类型,目前大多数使用的一种为固定在料线或产床上的敞开式多次性加料的采食器和普通的自由采食器,这种采食器优点是通用性强,但是具有以下缺点:1、如果把饲料放进料槽里,时间久了吃不到新鲜的饲料,2、一天要多次加料才能满足母猪的食量,耗费人工,3、粉状饲料从料管下到采食器时容易形成扬灰,4、在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洗时采食器里的饲料容易被打湿,5、普通的自由采食器从中间下料,饲料容易下到猪的眼睛和鼻子上影响母猪的吃食和呼吸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其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方便使用,减少人工放料次数,下料量可自由调节大小,避免饲料下到猪的眼睛和鼻子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斗、采食器,所述储料斗的下端伸入所述采食器内,所述采食器为直筒状结构,其下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采食器的内壁之间留有出料口,所述采食器内设置有下料调节机构,所述下料调节机构包括可沿采食器内壁竖直运动的围板,该围板具有连通所述出料口的漏斗结构,所述围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围板还连接有用于调整所述围板底部与底板之间间隙的提升装置,在所述底板上活动设置有下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采食器的直筒状结构为截面为矩形的方筒结构,由C型壳体、前侧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C型壳体和前侧板正对扣合,并通螺栓连接,所述C型壳体、前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向内翻折的折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连接板、拉杆、调节板,其中拉杆为曲拐结构,所述拉杆两端穿过所述C型壳体的两侧壁,其一端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C型壳体外侧壁上的调节板进行定位;所述连接板下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围板上,其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拉杆曲拐部的腰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具有多个且呈弧形分布的定位孔,所述拉杆的一端具有勾状的折弯部,并通过所述折弯部的端部限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上方固定有垂直于所述前侧板的螺栓,且在所述螺栓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焊接连接有顶杆,该顶杆的下端贯穿所述下料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具有矩形通孔,使得所述顶杆绕所述螺栓摆动,并带动所述下料板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斗为四周封闭结构,其上部设置有连接饲料送料管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易,下料量可自由调节大小,避免饲料下到猪的眼睛和鼻子上,封闭式的机构能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平直的储料斗节约了过道的空间,使用方便,能让猪吃到新鲜饲料的同时避免了饲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由采食器组件,包括储料斗1、采食器,其中储料斗1的下端伸入所述采食器内。采食器为直筒状结构,其下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与所述采食器的内壁之间留有出料口,采食器内设置有下料调节机构,所述下料调节机构可沿采食器内壁竖直运动的围板8,该围板8中部具有连通出料口的漏斗结构。围板8位于底板3上方,围板还连接有用于调整围板底部与底板3之间间隙的提升装置。在所述底板3上活动设置有下料板5。本实用新型的采食器组件主要安装在采食槽上方,储料斗1内的饲料经过采食器进入到采食槽内,采食器内的下料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下料量,其主要通过调节围板8底部和底板3之间的间隙,来调节下料量。底板3上设置的下料板5则用于拨动采食器内堆积堵塞的饲料,使其更有利于掉落到采食槽中。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采食器的直筒状结构为截面为矩形的方筒结构,由C型壳体2、前侧板组成,C型壳体2和前侧板上均开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位。C型壳体2和前侧板正对扣合,并通螺栓穿过连接孔21紧固连接,C型壳体2和前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向内翻折的折边结构,用来防止猪在采食过程中造成刮伤。底板3通过定位孔22固定于C型壳体2和前侧板下部。

如图1所示,围板8的提升装置包括连接板9、拉杆10、调节板11,其中拉杆10为曲拐结构。拉杆10两端穿过C型壳体2的两侧壁的支撑孔25。拉杆10一端具有勾状的折弯部;C型壳体2外侧壁上通过安装孔24固定调节板11,且调节板11上具有多个且呈弧形分布的定位孔;所述拉杆10的折弯部的端部限位于调节板11的定位孔内。连接板9下端焊接连接于8围板8上,其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拉杆10曲拐部的腰型槽。通过调节拉杆10折弯部与调节板11上不同定位孔配合,从而实现围板8的竖直运动,进一步地改变围板8底部和底板3之间的间隙,达到调节下料量的目的。

如图1所示围板8的上方固定有垂直于前侧板的螺栓7,该螺栓7通过通孔23贯通C型壳体2和前侧板,且在螺栓7套设有套管6。套管6焊接连接有顶杆4,该顶杆4的下端贯穿下料板5和底板3。在底板3的中部具有一个矩形通孔,使得顶杆4可以绕所述螺栓7摆动,并可以带动下料板5水平移动,从而达到拨料的目的。猪在采食的时候拨动顶杆4就可以促进采食器中的饲料掉落到采食槽中,可以防止一次投食过多造成的浪费,又能保证饲料新鲜,且充分迎合了猪在采食过程中有拱食的习惯。

为了防止饲料在投放过程中产生粉尘,以及防止对猪舍清洗消毒时的水落入储料斗中打湿饲料,因此储料斗1设计为四周封闭结构,其上部设置有连接饲料送料管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由采食器组件,可以使得饲料从两侧下到食槽中,避免了饲料落到猪的眼睛和鼻子上,自由采食能减少人工加料次数,在保持饲料新鲜的同时避免了浪费,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还节省了过道的空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