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196发布日期:2018-12-07 21: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属于养殖池养殖银鲳人工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但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与环境恶化,我国野生银鲳种质资源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因此,国内研究学者开始陆续开展银鲳的人工繁育工作。目前已突破人工繁殖的瓶颈。但由于人工养殖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每年3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产卵季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和精力来收集鱼卵,由于银鲳鱼卵属于浮性卵,产卵时需要人工拖网或在池边用网具捞卵,育苗成本高,且不可避免网衣会对鱼卵造成损伤,导致大量鱼卵被浪费,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因此,为了提高鱼卵收集效率,节约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鱼卵与亲鱼的损伤,有必要发明一种避免使用网具且简单易行的鱼卵收集装置,改善生产过程不利于苗种繁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易操作,能高效收集鱼卵,且能避免网具损伤而导致受精率、孵化率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卵管、排水管、出水管、导管、集卵桶、水泵和回流管,集卵管放置于产卵池中,鱼卵依次流经集卵管、排水管、出水管、导管后进入到集卵桶中,集卵通中随着鱼卵而来的水体依次流进水泵、回流管后返回至产卵池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集卵管,为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纵向贯穿的切除掉一部分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切口为进卵口,集卵管的末端为排卵口;集卵管的长度与产卵池的半径相同;

所述的排水管,为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竖向的设置于产卵池内,管体的上部开设有一个连接口,连接口的形状与排卵口的形状相同;集卵管的排卵口与排水管的连接口相连接从而使集卵管位于产卵池内,集卵管的切口所在的平面与产卵池内的水面平行;

所述的产卵池为圆柱形,池底中央位置设有排水口,排水管竖向的设置在产卵池内、且末端与排水口相连通,顶端与产卵池的上沿齐平;排水口底部连接一根出水管,出水管向外延伸至产卵池的外部;不收集鱼卵时,出水管的末端由一根可拆卸的管子堵住出水口以控制排水,收集鱼卵时由导管与集卵桶相连通;

所述的集卵桶,桶壁的一侧上部分开设有进液口、相对称的一侧下部分开设有出液口,导管与进液口相连通,出液口配设有排水阀门后与水泵的进口相连通,水泵的出口与回流管相连通,回流管的末端伸入产卵池内从而使水体循环流动,回流管回流水的水流方向与集卵管的切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的集卵管,为外径125mm、壁厚4.8mm、长2.5米的PVC管纵向贯穿的切除掉四分之一的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

优选的,所述的排水管,为PVC管,外径200mm,壁厚6.8mm,长1.2米;所述的连接口,距离排水管的顶端的距离为80cm;所述的连接口,形状为不规则的圆形,为直径125mm的圆切除掉四分之一面积后剩下的圆。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主体为一根横向设置的横管,横管的两端各自竖向设有一根竖管,一根竖管的末端为进水口I、另一个竖管的末端为出水口I,进水口I、出水口I的朝向均向上,出水口I位于产卵池池壁的外侧;进水口I与排水口相连通,出水口I与导管或可拆卸的管子相连通,横管上设有出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为两根互相垂直的PVC管连通后设置而成的管体,一根PVC管的长度为50cm、另一根PVC管的长度为25cm,长50cm的PVC管的末端为进水口II,长25cm的PVC管的末端为出水口II;进水口II与出水管的出水口I相连通,出水口II与进液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集卵桶为PVC材质制成的塑料白桶,容积1500升,上口直径1.6米,底部直径1.4米,桶高1.2米,出液口及排水阀门的直径5cm。

优选的,所述的水泵扬程10米。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为黑色硅胶软管,长5cm,管内径5cm。

本实用新型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制作及使用方法为:

(1)将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纵向贯穿的切除掉一部分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作为集卵管;在产卵池中央位置的排水管上部分开设相同形状的连接口后,将集卵管的一端与连接口进行连接,接口处用防水胶带将其固定好,注意集卵管的纵切口向上且与水平面平行,确保水面漂浮的鱼卵可以由此进入。

(2)正常养殖时,产卵池的池底的排水口向上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向下还连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主体为一根横向设置的横管,横管的两端各自竖向设有一根竖管;一根竖管的末端与排水口相连通,另一个竖管的末端连接一根可拆卸的管子用作排除废液用,横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则可以进行排水。

(3)如果需要收集鱼卵,则在集卵桶桶壁的一侧上部分开设进液口、相对称的一侧下部分开设出液口,出液口配设有排水阀门;将两根互相垂直、一长一短的PVC管连通后设置而成的管体作为导管;将可拆卸的管子拆除后,再将长管的末端与排除废液用的竖管的末端连通,短管的末端插入集卵桶的进液口内;将水泵的进口与排水阀门相连通;将水泵的出口与回流管相连通,回流管的末端伸入产卵池;连接时均可以用卡箍固定;

收集鱼卵时需要关掉气石,在集卵桶中装入适量产卵池水,防止鱼卵从高处落下而造成损伤;打开出水阀门,由于产卵池与排水管内形成液面差,且银鲳为浮性卵,产出的鱼卵会漂浮在水面上;因此,水面的鱼卵会随水流一起通过集卵管进入产卵池中央的排水管中,并且最终随水流进入集卵桶中;待集卵桶中的鱼卵增多,用水泵从另一侧底部的排水阀们中将多余的水抽出,并且通过回流管将其输送回产卵池中,且水流方向与集卵管开口方向相反。水流就会按特定方向循环,将鱼卵不断运送到集卵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制作简单、易操作,不仅减少了鱼卵收集过程中拖网对亲鱼的擦伤以及对鱼卵的损伤,提升了鱼卵的品质,从而提高了受精卵数量和孵化率;同时,降低了人工繁殖过程中的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集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排水管、出水管、导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中集卵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集卵管,11为进卵口,12为排卵口;2为排水管,21为连接口;3为出水管,31为横管,32为竖管,33为进水口I,34为出水口I,35为出水阀门;4为导管,41为进水口II,42为出水口II;5为集卵桶,51为进液口,52为出液口,53为排水阀门;6为水泵;7为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卵管1、排水管2、出水管3、导管4、集卵桶5、水泵6和回流管7,集卵管放置于产卵池中,鱼卵依次流经集卵管、排水管、出水管、导管后进入到集卵桶中,集卵通中随着鱼卵而来的水体依次流进水泵、回流管后返回至产卵池中,如图1-7所示:

所述的集卵管1,如图2所示:为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纵向贯穿的切除掉一部分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切口为进卵口11,集卵管的末端为排卵口12;集卵管的长度与产卵池的半径相同;

所述的排水管2,如图3所示:为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竖向的设置于产卵池内,管体的上部开设有一个连接口21,连接口的形状与排卵口的形状相同;集卵管的排卵口12与排水管的连接口21相连接从而使集卵管位于产卵池内,集卵管的切口所在的平面与产卵池内的水面相平行;

所述的产卵池为圆柱形,池底中央位置设有排水口,排水管竖向的设置在产卵池内、且末端与排水口相连通,顶端与产卵池的上沿齐平;排水口向下设置出水管3,如图6所示,出水管向外延伸至产卵池的外部;不收集鱼卵时,出水管的末端由一根可拆卸的管子堵住出水口以控制排水,收集鱼卵时由导管4与集卵桶5相连通;

所述的出水管3,如图4所示:主体为一根横向设置的横管31,横管的两端各自竖向设有一根竖管32,一根竖管的末端为进水口I 33、另一个竖管的末端为出水口I 34,进水口I、出水口I的朝向均向上,出水口I位于产卵池池壁的外侧;进水口I与排水口相连通,出水口I与导管或可拆卸的管子相连通,横管上设有出水阀门35;

所述的导管4,如图5所示:为两根互相垂直的PVC管连通后设置而成的管体,一根PVC管的长度为50cm、另一根PVC管的长度为25cm,长50cm的PVC管的末端为进水口II 41,长25cm的PVC管的末端为出水口II 42;如图6所示,进水口II与出水管的出水口I 34相连通,出水口II与进液口51相连通;

所述的集卵桶5,如图7所示:桶壁的一侧上部分开设有进液口51、相对称的一侧下部分开设有出液口52,导管与进液口相连通,出液口配设有排水阀门53后与水泵6的进口相连通,水泵的出口与回流管7相连通,回流管的末端伸入产卵池内从而使水体循环流动,回流管回流水的水流方向与集卵管的切口的开口相反。

所述的集卵管,为外径125mm、壁厚4.8mm、长2.5米的PVC管纵向贯穿的切除掉四分之一的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

所述的排水管,为PVC管,外径200mm,壁厚6.8mm,长1.2米;所述的连接口,距离排水管的顶端的距离为80cm;所述的连接口,形状为不规则的圆形,为直径125mm的圆切除掉四分之一面积后剩下的圆。

所述的集卵桶,为PVC材质制成的塑料白桶,容积1500升,上口直径1.6米,底部直径1.4米,桶高1.2米,出液口及排水阀门的直径5cm。

所述的水泵扬程10米。

所述的回流管为黑色硅胶软管,长5cm,管内径5cm。

(1)将一根中空的圆柱形管体纵向贯穿的切除掉一部分管体后所剩下的管体作为集卵管;在产卵池中央位置的排水管上部分开设相同形状的连接口后,将集卵管的一端与连接口进行连接,接口处用防水胶带将其固定好,注意集卵管的纵切口向上且与水平面平行,确保水面漂浮的鱼卵可以由此进入。

(2)正常养殖时,产卵池的池底的排水口向上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向下还连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主体为一根横向设置的横管,横管的两端各自竖向设有一根竖管;一根竖管的末端与排水口相连通,另一个竖管的末端连接一根可拆卸的管子用作排除废液用,横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则可以进行排水。

(3)如果需要收集鱼卵,则在集卵桶桶壁的一侧上部分开设进液口、相对称的一侧下部分开设出液口,出液口配设有排水阀门;将两根互相垂直、一长一短的PVC管连通后设置而成的管体作为导管;将可拆卸的管子拆除后,再将长管的末端与排除废液用的竖管的末端连通,短管的末端插入集卵桶的进液口内;将水泵的进口与排水阀门相连通;将水泵的出口与回流管相连通,回流管的末端伸入产卵池;连接时均可以用卡箍固定;

收集鱼卵时需要关掉气石,在集卵桶中装入适量产卵池水,防止鱼卵从高处落下而造成损伤;打开出水阀门,由于产卵池与排水管内形成液面差,且银鲳为浮性卵,产出的鱼卵会漂浮在水面上;因此,水面的鱼卵会随水流一起通过集卵管进入产卵池中央的排水管中,并且最终随水流进入集卵桶中;待集卵桶中的鱼卵增多,用水泵从另一侧底部的排水阀们中将多余的水抽出,并且通过回流管将其输送回产卵池中,且水流方向与集卵管开口方向相反。水流就会按特定方向循环,将鱼卵不断运送到集卵管中。

本实用新型简便易行、实用性强,整个集卵过程避免使用网具,不仅可以降低对亲鱼和鱼卵的损伤,还能减少人工成本,可以极大程度上解决生产过程鱼卵质量不佳,导致受精率、孵化率低的问题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