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776发布日期:2018-12-11 19:4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开花后到成熟期间,鸟类喜欢啄食水稻谷粒,造成水稻减产欠收,而对用于科研试验的水稻育种田,鸟害危害后造成科研试验数据不准确。架设防鸟装置后可以大大降低鸟类对于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损害,保证水稻等作物的正常的生长和成熟,确保水稻等作物的高产丰收。

目前田间架设的防鸟设施以焊接钢架为主,通过固定钢丝绳来支撑防鸟网,这种防鸟设施架设成本高,不能拆下来重复利用。此外,架设防鸟设施后不利于大型机械进入田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拆装及重复利用的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网状防鸟部,所述固定部为间隔设置于田埂四周的固定杆以及设于田地中央的托杆,所述固定杆顶部沿纵向间隔设有第一对穿孔、第二对穿孔和第三对穿孔,第一对穿孔和第二对穿孔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第三对穿孔,位于田埂四个角上的固定杆通过斜拉锚固定,所述斜拉锚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对穿孔进行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托杆顶端均布有四个凹槽;所述支撑部为横向和纵向贯穿第一对穿孔和/或第三对穿孔将固定杆连成网格状的钢丝绳,位于田地中央的钢丝绳还贯穿托杆顶端的凹槽;所述网状防鸟部为覆盖在支撑部及固定部外侧的防鸟网,所述防鸟网通过绑绳与支撑部及固定部固定。

使用时,先沿田埂四周插入固定杆,并在田地中央插设托杆,每亩地可只设一个托杆。然后沿固定杆的横向和纵向拉设钢丝绳,使钢丝绳分别贯穿第一对穿孔或第三对穿孔并固定。贯穿托杆的钢丝绳设于其它钢丝绳下方,即可起到支撑作用,又可减少托杆的用量,方便田间管理。接着拉设斜拉锚。最后将防鸟网搭放在钢丝绳上方,按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将防鸟网拉开并铺设在钢丝绳上方,并用绑绳固定;接着沿田埂四周的固定杆拉设防鸟网,并用绑绳固定好。拆卸时,先解开防鸟网,再解开钢丝绳,最后将固定杆及托杆拔出(部分固定杆也可不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和托杆均为中空的钢管,且固定杆和托杆的顶部套设有可拆卸的封口塞。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托杆的封口塞上方还设有防鸟模型,所述防鸟模型为稻草人。防鸟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一端贯穿田埂一侧固定杆的第一对穿孔或第三对穿孔,并通过钢丝绳单夹头固定,钢丝绳另一端贯穿田埂对侧固定杆的第一对穿孔或第三对穿孔,然后连接花篮螺丝紧线器并固定在固定杆的中部,通过收紧花篮螺丝来将钢丝绳拉紧。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锚与地面的倾斜角为45°。受力更好。

进一步的,相邻两根固定杆的间距为6-7m,每亩地设一个托杆。架设时间少,两个人可以一天架设完成2-3亩水田的防鸟设施。水田中间的固定部少,每亩水田中央只安装一个固定部,方便田间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穿孔距离固定杆顶端的距离为1cm,所述第二对穿孔距离固定杆顶端的距离为2cm,所述第三对穿孔距离固定杆顶端的距离为1.5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cm,宽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防鸟网采用25丝-30丝聚乙烯单丝线材料,防鸟网网孔为2cm或2.5cm或3cm网目。

进一步的,所述防鸟网为红色、黄色、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鲜艳,容易引起小鸟的警觉。

本实用新型优点:带三对穿孔的固定杆及带凹槽的托杆的设置,方便架设及拆装,两个人一天可以架设完成2-3亩水田的防鸟装置,造价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贯穿托杆的钢丝绳设于其它钢丝绳下方,即可起到支撑作用,又可减少托杆的用量,每亩水田中央只安装一个托杆,方便田间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部及支撑部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杆与封口塞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A处放大图。

图5为托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固定部及支撑部的架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号为:1-固定部,2-支撑部, 3-网状防鸟部,4-固定杆,5-托杆, 6-第一对穿孔,7-第二对穿孔,8-第三对穿孔,9-凹槽,10-封口塞,11-钢丝绳,12-钢丝绳单夹头,13-花篮螺丝紧线器,14-斜拉锚,15-防鸟网,16-防鸟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拆卸的田间防鸟装置,包括固定部1、支撑部2和网状防鸟部3。所述固定部1为间隔设置于田埂四周的固定杆4以及设于田地中央的托杆5。相邻两根固定杆4的间距为6-7m,每亩地设一个托杆5。所述固定杆4顶部沿纵向间隔设有第一对穿孔6、第二对穿孔7和第三对穿孔8,第一对穿孔1和第二对穿孔7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第三对穿孔8。所述第一对穿孔6距离固定杆4顶端的距离为1cm,所述第二对穿孔7距离固定杆4顶端的距离为2cm,所述第三对穿孔8距离固定杆4顶端的距离为1.5cm。第一对穿孔61、第二对穿孔7和第三对穿孔8的孔径均为3mm。所述托杆5顶端均布有四个凹槽9。所述凹槽9的深度为1cm,宽度为3mm。所述固定杆4和托杆5均为中空的钢管,且固定杆4和托杆5的顶部套设有可拆卸的封口塞10。

所述支撑部2为横向和纵向贯穿第一对穿孔6和/或第三对穿孔8将固定杆4连成网格状的钢丝绳11,位于田地中央的钢丝绳11还贯穿托杆5顶端的凹槽9。所述钢丝绳11一端贯穿田埂一侧固定杆4的第一对穿孔6或第三对穿孔8,并通过钢丝绳单夹头12固定,钢丝绳11另一端贯穿田埂对侧固定杆4的第一对穿孔6或第三对穿孔8,然后连接花篮螺丝紧线器13并固定在固定杆4的中部,通过收紧花篮螺丝来将钢丝绳11拉紧。所述钢丝绳11的直径为2mm。

位于田埂对称两侧的固定杆4还通过斜拉锚14固定,所述斜拉锚14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对穿孔7进行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斜拉锚14与地面的倾斜角为45°。

所述网状防鸟部3为覆盖在支撑部2及固定部1外侧的防鸟网15,所述防鸟网15通过绑绳与支撑部2及固定部1固定。所述防鸟网15采用25丝-30丝聚乙烯单丝线材料,防鸟网15网孔为2cm网目。所述防鸟网15为红色。

使用时,先沿田埂四周插入固定杆4,并在田地中央插设托杆5。然后沿固定杆4的横向和纵向拉设钢丝绳11,使钢丝绳11分别贯穿第一对穿孔6或第三对穿孔8并固定。贯穿托杆5的钢丝绳11设于其它钢丝绳11下方,即可起到支撑作用,又可减少托杆5的用量,方便田间管理。接着拉设斜拉锚14。最后将防鸟网15搭放在钢丝绳11上方,按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将防鸟网15拉开并铺设在钢丝绳11上方,并用绑绳固定;接着沿田埂四周的固定杆4拉设防鸟网15,并用绑绳固定好。拆卸时,先解开防鸟网,再解开钢丝绳11,最后将固定杆4及托杆5拔出。本防鸟装置拆装方便,重复利用率高。

实施例2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防鸟装置与实施1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所述斜拉锚14仅设于田埂的四个角,且对称设置。所述托杆5的封口塞10上方还设有防鸟模型16,所述防鸟模型16为稻草人。所述防鸟网15的网孔为3cm网目,且防鸟网15为蓝色。

使用本实施例的防鸟装置后,对预防鸟害有明显效果,安装了本实施例的防鸟装置的水田未发生鸟害导致的水稻减产和影响试验效果。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