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637发布日期:2018-11-27 21:0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采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耕地近18亿亩,棉花是主要作物之一。目前,棉花的种植有人工采棉和机采棉两种形式,机采棉无论在采摘投入成本方面还是在综合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较明显优势。无论是人工采棉还是机采棉的种植方式,均需要进行喷洒药物防止病虫害,机采棉的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两病,即:棉蚜、红白蜘蛛、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由于机采棉种植面积大,依靠人工背负喷雾机喷洒农药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高效机动植保机械装备数量不足,机械化植保作业水平不高,在用植保机械中手动机械依然占很大比例,“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影响了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易造成环境污染、人身药害事故和农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隐患。现有的机采棉喷雾机有的是简易的采用小四轮拖拉机为动力,以喷杆喷雾机对棉田进行植保作业,有的从国外引进了风幕式喷杆喷雾机、自走式全液压大型喷杆喷雾机,喷雾效果不好。机采棉区种植密度大,现有的风幕式喷杆喷雾机都是液压一级雾化,风幕式风量很小,不能将机采棉的主冠层喷透;常规的自走式全液压大型喷杆喷雾机存在以下问题:(1)在棉花苗期,对棉蚜的防治只能靠正打反死,防效不理想,对棉花苗期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苗期对微肥的喷施保证不了叶片背面的着液率,微肥的利用率低,不利于棉花苗期的迅速发苗;(2)中后期对棉花红白蜘蛛的防治,效果非常差,因为常规喷杆喷雾机对棉花中下部叶片背面的着液率很低,杀卵剂不能充分接触到卵的体壁,致使杀卵剂的药效得不到发挥;(3)常规喷杆喷雾机对棉花棉铃虫中后期的防效不理想;(4)脱叶效果差,一次喷施脱叶剂,脱叶率在60%左右,通过二次脱叶,不但脱叶剂和机力费的成本会成本增加,还会增加机械损伤率。(5)多采用机械化植保喷雾设备进行喷雾喷粉,每年10次左右的喷雾作业,大型拖拉机的后轮轮胎宽,前轮地隙不够高,喷杆上加装的吊喷装置,以及封行后无法走直线造成的辗轧,对机采棉的机械损伤在8%左右,影响棉花生长,产生经济损失;现有的喷雾机在车辆前轮加装防护板进行分禾,由于棉花植株低矮,防护板地隙高,分禾效果差,机械损伤较严重,如果提前加装,喷雾机在行进过程中,防护板拖地,造成误机,分禾防护板只能在到达田间时加装,在转移时再拆卸下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的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行走车轮、安装在行走车轮外侧的分禾器以及设置在车体上且位于行走车轮正前方的摄像头;

所述车体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前部的控制室、设置在车架上的升降平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悬臂、固定在悬臂上且位于车架后部的高压喷雾风箱、设置在车架上的药液输送机构、设置在车架下方的行走车轮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装置;

所述分禾器包括设置在行走车轮两侧的支撑轴承、固定设置在支撑轴承外侧的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升降机构上且位于行走车轮前方的分禾护板;

所述支撑轴承的内部旋转部与行走车轮的中心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喷雾风箱包括风箱箱体、固定设置在风箱箱体下部的根茎喷雾喷头、开设在风箱箱体上部的安装孔以及设置在安装孔内的株冠层喷雾喷头;

所述风箱箱体上部还开设有备用安装孔,所述备用安装孔上盖合有封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喷雾风箱的数量为个以上,其间隔分布在悬臂上;所述悬臂为折叠式悬臂;所述升降平台与车架之间设置有液压起升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液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发动机、设置在车架上盛装药液的药液罐、通过隔膜泵进水管与药液罐相连通的隔膜泵、连接在隔膜泵出水口上的隔膜泵出水管以及设置在升降平台上与隔膜泵出水管相连接的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的出风口连通风箱箱体;所述隔膜泵设置在升降平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风机的风机动力轴通过第一飞轮传送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轴配合连接;

所述风机动力轴上设置有控制风机动力轴与传动轴传动比的风机飞轮离合;

所述隔膜泵的隔膜片动力轴通过第二飞轮传送机构与传动轴配合连接;

所述隔膜泵上设置有控制隔膜片动力轴与传动轴传动关系的隔膜飞轮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膜泵出水管上设置有观测水压的压力表、自动卸压的卸压阀门、连接在卸压阀门与药液罐之间的卸压管和回流搅拌管以及控制药液通断的出液开关;所述根茎喷雾喷头和株冠层喷雾喷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弧形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连接臂以及设置在连接臂上的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位于分禾护板上方;所述升降油缸的推杆固定连接在分禾护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平行四杆机构以及两端分别铰连在安装座与平行四杆机构之间的液压缸;

所述平行四边机构连接分禾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行四边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和分别铰连在两个连接杆之间的两个铰连杆;

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安装座上,另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分禾护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缸一端铰连在安装座上,其另一端铰连在一个连接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作业效率高,分禾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棉花喷雾机车轮前部设置的分合器护板可以方便快速的上下调整其位置,既能满足喷雾机在路上高速移动,避免拖地,又可方便进入机采棉进行喷雾作业时的分禾作业,减少对棉花植株的机械损伤,无需反复拆卸,操作简单,节省物力人力,提高分禾喷雾效率。采用高压螺旋风送对机采棉进行喷雾作业,能极大的降低雾滴的粒谱范围,高压风和喷头体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能使药液穿透果树的株冠层,并能大大提高叶片的着液率。高压喷雾风箱的整体高度可由起升液压缸进行调节,在不作业时,抬起方便车辆行驶,在作业时放低,能够同时对机采棉根茎和株冠层进行喷洒雾化药液,高压喷雾风箱上部的株冠层喷雾喷头位置可调整,随着棉花植株的生长选用合适的安装位置;在喷施效果、作业效率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喷施效果好,叶片正反面的着液率达到95%以上,且喷均喷透,药液的利用率达到85%以上,机采棉的根茎和株冠层均能喷均喷透。喷透是指用眼睛直观,看上去就像在药液里涮了一下,湿淋淋的,有少量的药液从叶片上滴下来。只有这样的喷施效果,农药的触杀性、内渗性和内吸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是一台针对机采棉的高效植保设备,机械稳定性,对棉花常见的红白蜘蛛、棉铃虫等病虫害给予有效防治,一次性将机采棉叶片的脱叶率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雾流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悬臂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禾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禾器实施例二分禾护板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禾器实施例二分禾护板抬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禾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支撑轴承、2高压风机、3安装座、4连接臂、5升降油缸、6分禾护板、7出液开关、8连接杆、9液压缸、17铰连杆、19隔膜泵、25发动机、29隔膜片传动轴、30高压喷雾风箱、32药液罐、35传动轴、36隔膜泵飞轮离合、37隔膜泵进水管、38隔膜泵出水管、39卸压管、40回流搅拌管、41风机飞轮离合、42水压表、43卸压阀门、44风机动力轴、61车架、62行走车轮、63驱动装置、64悬臂、65控制室、301风箱箱体、302根茎喷雾喷头、303株冠层喷雾喷头、304封盖板、305弧形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机采棉专用高效喷雾机,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行走车轮62、安装在行走车轮62外侧的分禾器以及设置在车体上且位于行走车轮62正前方的摄像头;所述车体包括车架61、设置在车架61前部的控制室65、设置在车架61上的升降平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悬臂64、固定在悬臂64上且位于车架61后部的高压喷雾风箱30、设置在车架61上的药液输送机构、设置在车架61下方的行走车轮62以及设置在车架61上的驱动装置63;所述分禾器包括设置在行走车轮62两侧的支撑轴承1、固定设置在支撑轴承1外侧的安装座 3、连接在安装座3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升降机构上且位于行走车轮62前方的分禾护板6;所述支撑轴承1的内部旋转部与行走车轮62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高压喷雾风箱30包括风箱箱体301、固定设置在风箱箱体301下部的根茎喷雾喷头302、开设在风箱箱体301上部的安装孔以及设置在安装孔内的株冠层喷雾喷头303;所述风箱箱体301上部还开设有备用安装孔,所述备用安装孔上盖合有封盖板304。所述高压喷雾风箱30的数量为3个以上,其间隔分布在悬臂64上;所述悬臂64为折叠式悬臂;所述升降平台与车架61之间设置有液压起升缸。所述药液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发动机25、设置在车架61上盛装药液的药液罐32、通过隔膜泵进水管37与药液罐32相连通的隔膜泵19、连接在隔膜泵19出水口上的隔膜泵出水管38以及设置在升降平台上与隔膜泵出水管38相连接的高压风机2;所述高压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风箱箱体301;所述隔膜泵19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所述高压风机2的风机动力轴44通过第一飞轮传送机构与发动机25的传动轴35配合连接;所述风机动力轴44上设置有控制风机动力轴44与传动轴35传动比的风机飞轮离合41;所述隔膜泵19的隔膜片动力轴29通过第二飞轮传送机构与传动轴35配合连接;所述隔膜泵19上设置有控制隔膜片动力轴29与传动轴35传动关系的隔膜飞轮离合36。所述隔膜泵出水管38上设置有观测水压的压力表42、自动卸压的卸压阀门43、连接在卸压阀门43与药液罐32之间的卸压管39和回流搅拌管40以及控制药液通断的出液开关7;所述根茎喷雾喷头302和株冠层喷雾喷头303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弧形叶片305。所述高压风机2采用高压离心风机,具体可选用石家庄风机厂生产的型号9828的离心式高压鼓风机,具体参数为风压6000Pa,风量8000m3/h,转速2900转/分钟。所述高压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风箱箱体301;所述隔膜泵19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所述高压风机2的风机动力轴44通过第一飞轮传送机构与发动机25的传动轴35配合连接;所述风机动力轴44上设置有控制风机动力轴44与传动轴35传动比的风机飞轮离合41;所述隔膜泵19的隔膜片动力轴29通过第二飞轮传送机构与传动轴35配合连接;所述隔膜泵19上设置有控制隔膜片动力轴29与传动轴35传动关系的隔膜飞轮离合36。所述隔膜泵出水管38上设置有观测水压的压力表42、自动卸压的卸压阀门43、连接在卸压阀门43与药液罐32之间的卸压管39和回流搅拌管40以及控制药液通断的出液开关7。所述根茎喷雾喷头302和株冠层喷雾喷头303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弧形叶片305。所述高压风机2的风机动力轴44通过第一飞轮传送机构与传动轴35配合连接,第一飞轮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轴35上的主动飞轮、设置在风机动力轴44上的从动飞轮和连接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的传送带。所述风机动力轴44上设置有控制风机动力轴44与传动轴35传动关系的风机飞轮离合41,通过风机飞轮离合41的离合实现对高压风机2供风的启止。所述隔膜泵19的隔膜片动力轴29通过第二飞轮传送机构与传动轴35配合连接,第一飞轮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轴35上的主动飞轮、设置在隔膜片动力轴29上的从动飞轮和连接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的传送带。所述隔膜泵19上设置有控制隔膜片动力轴29与传动轴35传动关系的隔膜飞轮离合36,通过隔膜飞轮离合36的离合实现隔膜泵19液体流量控制的启止。所述隔膜泵出水管38上设置有观测水压的压力表42、自动卸压的卸压阀门43、连接在卸压阀门43与药液罐32之间的卸压管39和回流搅拌管40以及控制药液通断的出液开关7,在压力不正常时可及时发现进行调整,在压力过大时,卸压阀门43自动卸压,卸压的药液通过卸压管39回流到药液罐32中,回流搅拌管40不断的与药液罐32循环回流,具有搅拌混合作用,避免沉淀造成农药浓度上下不均。

如附图6所示,分禾器实施例一,包括设置在行走车轮62两侧的支撑轴承1、固定设置在支撑轴承1外侧的安装座 3、连接在安装座3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升降机构上且位于行走车轮62前方的分禾护板6;所述支撑轴承1的内部旋转部与行走车轮62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3上的连接臂4以及设置在连接臂4上的升降油缸5;所述升降油缸5位于分禾护板6上方;所述升降油缸5的推杆固定连接在分禾护板6上。

如附图7-9所示,分禾器实施例二,包括设置在行走车轮62两侧的支撑轴承1、固定设置在支撑轴承1外侧的安装座 3、连接在安装座3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升降机构上且位于行走车轮62前方的分禾护板6;所述支撑轴承1的内部旋转部与行走车轮62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上的平行四杆机构以及两端分别铰连在安装座3与平行四杆机构之间的液压缸9;所述平行四边机构连接分禾护板6。所述平行四边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8和分别铰连在两个连接杆8之间的两个铰连杆17;一个所述连接杆8固定在安装座3上,另一个所述连接杆8固定在分禾护板6上;所述液压缸9一端铰连在安装座3上,其另一端铰连在一个连接杆8上。

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禾护板6的横截面为V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棉花喷雾机车轮前部设置的分合器护板可以方便快速的上下调整其位置,既能满足喷雾机在路上高速移动,避免拖地,又可方便进入机采棉进行喷雾作业时的分禾作业,减少对棉花植株的机械损伤,无需反复拆卸,操作简单,节省物力人力,提高分禾喷雾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发动机25起动前将隔膜泵19的隔膜泵飞轮离合36闭合。在控制室65内将发动机25起动,闭合机飞轮离合将高压风机2起动。通过手动油门将发动机25的转速提升到相应的工作转速,使高压风机2达到相应的工作转速,产生相应的风量、风压和风速,打开出液开关7,302根茎喷雾喷头和303株冠层喷雾喷头开始喷雾,同时打开回流搅拌管40。在控制室65内踩下行走离合器,挂相应档位,行走车轮62开始转动前行,行进过程中依靠摄像头采集的影像及时调整方向,避免偏移而造成碾压棉花植株,在控制室65内通过全液压方向机和方向盘,操控车辆进行行走喷雾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系统采用高压螺旋风送对机采棉进行喷雾作业,能极大的降低雾滴的粒谱范围,高压风和喷头体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能使药液穿透果树的株冠层,并能大大提高叶片的着液率。高压喷雾风箱的整体高度可由起升液压缸进行调节,在不作业时,抬起方便车辆行驶,在作业时放低,能够同时对机采棉根茎和株冠层进行喷洒雾化药液,高压喷雾风箱上部的株冠层喷雾喷头位置可调整,随着棉花植株的生长选用合适的安装位置;在喷施效果、作业效率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喷施效果好,叶片正反面的着液率达到95%以上,且喷均喷透,药液的利用率达到85%以上,机采棉的根茎和株冠层均能喷均喷透。喷透是指用眼睛直观,看上去就像在药液里涮了一下,湿淋淋的,有少量的药液从叶片上滴下来。只有这样的喷施效果,农药的触杀性、内渗性和内吸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是一台针对机采棉的高效植保设备,机械稳定性,对棉花常见的红白蜘蛛、棉铃虫等病虫害给予有效防治,一次性将机采棉叶片的脱叶率达到95%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