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立体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014发布日期:2019-02-15 19:4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立体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立体种植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草莓立体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草莓的种植通常是在地面上进行的。立体种植方兴未艾,其是一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植模式。

与立体种植关联的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草莓立体种植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草莓立体种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草莓立体种植系统,其构成如下:支架1、种植盒2;其中:支架1为上小下大的落地支架,它是整个机构的基础件,种植盒2布置在支架1上;

其特征在于:种植盒2为横截面外轮廓是“V”型或者下小上大的等腰梯形的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培养基和种植草莓的向上开口的空腔。这种结构利于放置土壤等培养基,也利于种植草莓。

所述草莓立体种植系统,优选的技术要求是:

种植盒2通过挂钩或者锁扣结构布置在支架1上。

支架1上至少设置有上下两个种植箱2,实现立体种植,增大可利用面积;

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调整其高度的高度调整单元3;其具体是管状且多节中空能够伸出缩入的结构。以便能在需要时调节支架1的高度,增大可利用采光面积。

支架1下部的支脚上设置有能够调整其在垂直于种植盒2的正投影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宽度调整单元4;其具体是管状且多节中空能够伸出缩入的结构。以便能使得支架1更为稳固,且更适合高度调整为更高的支架1的稳定性要求。

支架1的高度为100~350cm,支架1底部在垂直于种植盒2的正投影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50~250cm;

草莓立体种植系统中的支架1至少有2个支脚11且其共同匹配使用,种植盒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支脚11之间;

种植盒2上部近边缘处还设置有向种植盒2宽度方向上伸出的飞檐结构21。飞檐结构21用于盛放或称托举草莓的地上部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是草莓立体栽培技术配套的最重要的典型实施基础之一;其阳光利用率高;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支架1上部的高度、支架1下部的宽度方向的调节;便于适合各种阳光射入视角的针对性调节使用;其还使用对称的立体的种植盒2,飞檐结构21有效地帮助实现了草莓地上部分的空间铺展;其综合技术效果优良;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草莓立体种植系统结构组成示意简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种植盒2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草莓立体种植系统,其构成如下:支架1、种植盒2;其中:支架1为上小下大的落地支架,它是整个机构的基础件,种植盒2布置在支架1上;种植盒2为横截面外轮廓是“V”型的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培养基和种植草莓的向上开口的空腔。这种结构利于放置土壤等培养基,也利于种植草莓。

种植盒2通过挂钩或者锁扣结构布置在支架1上。

支架1上至少设置有上下两个种植箱2,实现立体种植,增大可利用面积;

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调整其高度的高度调整单元3。以便能在需要时调节支架1的高度,增大可利用采光面积。

支架1下部的支脚上设置有能够调整其在垂直于种植盒2的正投影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宽度调整单元4。以便能使得支架1更为稳固,且更适合高度调整为更高的支架1的稳定性要求。

支架1的高度为120~150cm(可调),支架1底部在垂直于种植盒2的正投影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65~120cm(可调);

草莓立体种植系统中的支架1至少有2个支脚11且其共同匹配使用,种植盒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支脚11之间;

种植盒2上部近边缘处还设置有向种植盒2宽度方向上伸出的飞檐结构21。飞檐结构21用于盛放或称托举草莓的地上部分。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是草莓立体栽培技术配套的最重要的典型实施基础之一;其阳光利用率高;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支架1上部的高度、支架1下部的宽度方向的调节;便于适合各种阳光射入视角的针对性调节使用;其还使用对称的立体的种植盒2,飞檐结构21有效地帮助实现了草莓地上部分的空间铺展;其综合技术效果优良;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种植盒2为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结构,且上边沿还带有飞檐结构21。

支架1上设置有上下共6层多个种植箱2,实现立体种植,增大可利用面积;

支架1的高度为280~350cm(可调),支架1底部在垂直于种植盒2的正投影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190~250cm(可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