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笼式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034发布日期:2019-01-13 16:0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筛笼式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留地膜回收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筛笼式残留地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因此如今地膜覆盖农业栽培技术被大面积广泛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巨大危害。一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分子化合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二是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据环境部门测定,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1.19%,子叶期棉苗死亡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公顷有187.5Kg残膜的土地,生产9420kg玉米,比无残膜的对照田减产玉米909kg,减产率8.8%。三是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四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总之,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此,有人就发明制造了残膜回收机,但现有残膜回收机由于结构不够科学,存在地膜回收率低、地膜与土分离不彻底、地膜缠绕机械死机、操作复杂、造价高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膜回收率高、地膜与土分离彻底、地膜不会缠绕机械死机、操作简单、造价低的筛笼式残膜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筛笼式残膜回收机,在机架前端上方设牵引架,机架前端下方设开沟盘、起膜铲、耙膜笼,在机架两侧挡板中间紧挨着耙膜笼依次向后密布设有数个筛笼,机动车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的主传动轴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套设第一齿轮、另一端套设第二齿轮和第一皮带轮,第一齿轮经链条与第四筛笼转轴上的第三齿轮相连,与第三齿轮同轴的第四齿轮经链条与第三筛笼转轴上的第五齿轮相连,与第五齿轮同轴的第六齿轮经链条与第二筛笼转轴上的第七齿轮相连,与第七齿轮同轴的第八齿轮经链条与第一筛笼转轴上的第九齿轮相连,第二齿轮经链条与第五筛笼转轴上的第十齿轮相连,与第十齿轮同轴的第十一齿轮经链条与第六筛笼转轴上的第十二齿轮相连,与第十二齿轮同轴的第十三齿轮经链条与第七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四齿轮相连,与第十四齿轮同轴的第十五齿轮经链条与第八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六齿轮相连,与第十六齿轮同轴的第十七齿轮经链条与第九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八齿轮相连,第九筛笼后部接设可翻转的集膜斗,第一皮带轮经皮带与耙膜笼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相连,在机架的中部下方设覆土磙。

进一步,耙膜笼的转轴上间隔套设并固定有四个圆盘,每相邻两个圆盘之间固定一圈横杆一,在一圈横杆一上间隔设置耙齿。

进一步,每个筛笼的转轴两端各套设一圆形挡板,两个圆形挡板之间设一圈横杆二,构成笼子形状。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机动车的牵引下,机动车的动力输出轴驱动变速箱的主传动轴转动,继而带动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变速箱一端的动力输出轴带动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筛笼转动,与此同时,变速箱另一端的动力输出轴带动耙膜笼、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筛笼转动,开沟盘前行,起膜铲入土地表层将地膜和土铲起,耙膜笼连土带膜耙起,并向后方设置的筛笼上输送,在多个筛笼的连续转动及振动下,土块与土块之间相互撞击而破碎并筛落,残膜留在筛笼上,并被转动的筛笼输送至集膜斗中,与此同时,覆土磙将铲起及筛落的土覆平,当集膜斗集满残膜时,可翻转的集膜斗将残膜卸下,然后继续工作。操作简单,残膜回收率高,达到98%以上;可使地膜和土彻底分离,分净率高,达99%以上;而且不会发生地膜缠绕机械致使死机现象,工作效率高,每小时可回收15亩地的残膜;造价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前方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筛笼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这种筛笼式残膜回收机,在机架1前端上方设牵引架2,机架1前端下方设开沟盘36、起膜铲3、耙膜笼4,在机架1两侧挡板5中间紧挨着耙膜笼4依次向后密布设有数个筛笼6,机动车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7的主传动轴8连接,变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9的一端套设第一齿轮10、另一端套设第二齿轮11和第一皮带轮12,第一齿轮10经链条与第四筛笼转轴上的第三齿轮13相连,与第三齿轮13同轴的第四齿轮14经链条与第三筛笼转轴上的第五齿轮15相连,与第五齿轮同轴的第六齿轮16经链条与第二筛笼转轴上的第七齿轮17相连,与第七齿轮同轴的第八齿轮18经链条与第一筛笼转轴上的第九齿轮19相连,第二齿轮11经链条与第五筛笼转轴上的第十齿轮20相连,与第十齿轮同轴的第十一齿轮21经链条与第六筛笼转轴上的第十二齿轮22相连,与第十二齿轮同轴的第十三齿轮23经链条与第七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四齿轮24相连,与第十四齿轮同轴的第十五齿轮25经链条与第八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六齿轮26相连,与第十六齿轮同轴的第十七齿轮27 经链条与第九筛笼转轴上的第十八齿轮28相连,第九筛笼后部接设可翻转的集膜斗29,第一皮带轮12经皮带与耙膜笼4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30相连,在机架的中部下方设覆土磙31。传动齿轮、链条、皮带轮、皮带均设于机架1两侧挡板5外,输送方式采用筛笼结构,可有效防止地膜缠绕死机。设置了九个筛笼可使地膜和土彻底分离,提高分净率。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筛笼式残膜回收机,耙膜笼4的转轴上间隔套设并固定有四个圆盘32,每相邻两个圆盘之间固定一圈横杆一33,在一圈横杆一33上间隔设置耙齿34。

实施例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筛笼式残膜回收机,每个筛笼的转轴两端各套设一圆形挡板35,两个圆形挡板之间设一圈横杆二37,构成笼子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