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3320发布日期:2018-12-14 21:4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采果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



背景技术:

苹果采收是花果管理的最终环节,采收质量对于贮藏和销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具有结果早、管理简便等突出优势,已成为现代新建苹果园的主流方向,其树形不同于传统的乔砧大树,具有树矮冠小的特点,因此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园艺装置,在现有的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中,还都是通过采果梯进行苹果高处采收,由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中苹果树密度大,采果梯占用空间大,从而对苹果树产生伤害。

基于申请人于2018年3月20日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因此减小了采果占用空间,防止对对苹果树产生伤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放置苹果的果实上的托爪、设置为与托爪联接并且设置为与苹果的果实抱笼的活动爪、设置为与活动爪联接并且推动活动爪运动的推力杆、设置为与推力杆联接并且设置在托爪上的移动盘、设置在移动盘和托爪之间并且用于移动盘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设置为与托爪联接并且用于操作人员把持的手杆、设置为与手杆转动联接并且用于推动移动盘移动的转动杆。

由于设计了托爪、活动爪、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手杆和转动杆,通过托爪和活动爪,对苹果的果实抱笼,通过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和转动杆,对活动爪进行开合推动,通过手杆,把托爪进行升高处理,不再都是通过采果梯进行苹果高处采收,因此减小了采果占用空间,防止对对苹果树产生伤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伸杆摘采的方式把用于固定爪的托爪、用于抱笼爪的活动爪、用于转动推力的推力杆、用于运动的移动盘、具有弹簧蓄能的第一压缩弹簧、用于升高的手杆和用于推力的转动杆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夹持摘采的方式把托爪与活动爪、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手杆和转动杆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托爪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吸盘,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手杆联接,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板、螺杆、拉绳、托座、弹射舌、第二压缩弹簧、卡杆、第三压缩弹簧和刀头并且固定板、螺杆、拉绳、托座、弹射舌、第二压缩弹簧、卡杆、第三压缩弹簧和刀头设置为呈弹射切断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托爪上设置有活动爪并且移动盘设置在托爪上,吸盘设置在托爪上并且在移动盘和托爪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在移动盘和活动爪之间设置有推力杆并且托爪设置在手杆上,转动杆设置在手杆中并且转动杆设置为与移动盘接触式联接,固定板设置在手杆上,螺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并且刀头设置在托爪的上端端面,托座设置在螺杆上并且弹射舌设置在托座中,在弹射舌与托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并且刀头设置在弹射舌上,卡杆设置在托座中并且卡杆设置为与弹射舌卡位式联接,在卡杆与托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托爪设置为包含有上盘部、中间轴部、下盘部和爪片部并且上盘部和下盘部分别设置为与中间轴部的端头联接,爪片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上盘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在爪片部的上端头设置由转动孔体,上盘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吸盘联接并且中间轴部分别设置为与移动盘和第一压缩弹簧串接式联接,下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手杆联接并且转动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活动爪联接,上盘部和下盘部分别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中间轴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爪片部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三个爪片部设置为沿上盘部的周边间隔分布,转动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动爪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在活动爪的外端头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体和第二通孔体,第一通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爪联接并且第二通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推力杆联接,三个活动爪分别设置为与托爪联接并且第一通孔体和第二通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推力杆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在推力杆的端头分别设置有销轴孔,推力杆的上端头的销轴孔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活动爪联接并且推力杆的下端头的销轴孔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移动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移动盘的盘部的周边分别设置有开口槽体并且在开口槽体中设置有第三通孔体,在盘部的中间部设置有贯串孔体并且贯串孔体设置为与托爪联接,第三通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推力杆联接并且盘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压缩弹簧联接,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转动杆接触式联接,盘部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开口槽体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贯串孔体和第三通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压缩弹簧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一压缩弹簧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爪联接,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吸盘设置为圆形吸盘并且吸盘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爪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杆设置为包含有把持部和支撑条部并且支撑条部设置为与把持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在把持部中设置有透露窗口和连接螺纹孔并且连接螺纹孔设置为在把持部的上端端面部与透露窗口之间延伸,连接螺纹孔设置为与转动杆联接并且支撑条部设置为与托爪联接,把持部设置为与固定板联接并且把持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支撑条部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三个支撑条部设置为沿托爪的周边间隔分布,透露窗口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连接螺纹孔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杆设置为包含有杆部、爪盘部和轮部并且杆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爪盘部转动式联接,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轮部联接并且杆部设置为与手杆螺纹式联接,爪盘部设置为与手杆交错式联接并且爪盘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移动盘接触式联接,杆部设置为螺纹杆状体并且爪盘部设置有具有爪条的盘状体,轮部设置为端面轮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固定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在固定板中分别设置有透漏孔和螺纹孔,固定板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手杆联接并且固定板的螺纹孔设置为与螺杆联接,固定板的透漏孔设置为与拉绳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螺杆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托座联接并且螺杆设置为与固定板螺纹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托座设置为T字形块状体并且在托座的横块部中设置有横通腔体,在托座的竖块部中设置有竖通腔体并且横通腔体设置为与弹射舌滑动式联接,横通腔体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包容式联接并且横块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螺杆联接,竖通腔体设置为与卡杆联接并且竖通腔体设置为与第三压缩弹簧包容式联接,横块部和竖块部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横通腔体和竖通腔体分别设置为矩形台阶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射舌设置为前头部、中间杆部和后拉部并且在中间杆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卡口槽体,中间杆部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前头部的左端头联接并且中间杆部的左端头设置为与后拉部联接,前头部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刀头联接并且前头部的左端头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接触式联接,中间杆部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串接式联接并且卡口槽体设置为与卡杆沉入式联接,前头部和中间杆部分别设置为与托座串接式联接并且前头部和中间杆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棒状体,后拉部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卡口槽体设置为锯齿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压缩弹簧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座联接,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卡杆设置为台阶轴状体并且卡杆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斜面,卡杆设置为与托座滑动式联接并且卡杆设置为与第三压缩弹簧串接式联接,卡杆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接触式联接并且卡杆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拉绳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三压缩弹簧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三压缩弹簧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座联接,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卡杆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拉绳设置为纺织绳状体并且拉绳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卡杆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刀头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刀头的左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托爪与活动爪、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手杆和转动杆设置为按照抱笼夹持的方式分布并且托爪与吸盘设置为按照吸附固定的方式分布,托爪、活动爪、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手杆和转动杆与固定板、螺杆、拉绳、托座、弹射舌、第二压缩弹簧、卡杆、第三压缩弹簧和刀头设置为按照弹射切断的方式分布,托爪的中心线、移动盘的中心线、第一压缩弹簧的中心线、吸盘的中心线、手杆的中心线、转动杆的中心线和手动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托座的中心线、弹射舌的中心线、第二压缩弹簧的中心线和刀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齿轮设置为沿手动轴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手柄位于操纵杆底部,上部为三爪式采果夹,采果夹上带有刀片,瞄准要采摘的果实,移动操纵杆,使果实落在操纵杆上端的采果夹内,利用手柄触动位于采果夹上的刀片,切断果柄,从而将果实采摘下来,免去了攀爬采果梯或上树采果的危险性;小巧轻便,避开了电动采果器笨重、累手、不能长期操作的缺点;便于操作,可采摘树冠顶部任何方向的果实;配有刀片,避免了现有高空采果器仅靠抓手硬拽采收、费力、伤果带枝的弊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伸杆摘采的托爪、活动爪、推力杆、移动盘、第一压缩弹簧、手杆和转动杆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高处采果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托爪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爪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移动盘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杆7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动杆8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和第三压缩弹簧9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托爪-1、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吸盘-6、手杆-7、转动杆-8、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刀头-101、上盘部-11、中间轴部-12、下盘部-13、爪片部-14、转动孔体-15、第一通孔体-21、第二通孔体-22、盘部-41、贯串孔体-42、开口槽体-43、第三通孔体-44、把持部-71、支撑条部-72、透露窗口-73、连接螺纹孔-74、杆部-81、爪盘部-82、轮部-83、横块部-951、竖块部-952、横通腔体-953、竖通腔体-954、前头部-961、中间杆部-962、卡口槽体-963、后拉部-964。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托爪1、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吸盘6、手杆7、转动杆8、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和刀头101,

在托爪1上设置有活动爪2并且移动盘4设置在托爪1上,吸盘6设置在托爪1上并且在移动盘4和托爪1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5,在移动盘4和活动爪2之间设置有推力杆3并且托爪1设置在手杆7上,转动杆8设置在手杆7中并且转动杆8设置为与移动盘4接触式联接,固定板92设置在手杆7上,螺杆93设置在固定板92上并且刀头101设置在托爪1的上端端面,托座95设置在螺杆93上并且弹射舌96设置在托座95中,在弹射舌96与托座95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97并且刀头101设置在弹射舌96上,卡杆98设置在托座95中并且卡杆98设置为与弹射舌96卡位式联接,在卡杆98与托座95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99。

在本实施例中,托爪1设置为包含有上盘部11、中间轴部12、下盘部13和爪片部14并且上盘部11和下盘部13分别设置为与中间轴部12的端头联接,爪片部14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上盘部1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在爪片部14的上端头设置由转动孔体15,上盘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吸盘6联接并且中间轴部12分别设置为与移动盘4和第一压缩弹簧5串接式联接,下盘部1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手杆7联接并且转动孔体1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活动爪2联接,上盘部11和下盘部13分别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中间轴部1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爪片部14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三个爪片部14设置为沿上盘部11的周边间隔分布,转动孔体15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托爪1,形成了对活动爪2、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吸盘6和手杆7的支撑连接点,由爪片部14和转动孔体15,实现了与活动爪2的连接,由中间轴部12,实现了与移动盘4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压缩弹簧5的载体连接,由上盘部11,实现了与吸盘6的载体连接,由下盘部13,实现了与手杆7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爪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在活动爪2的外端头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体21和第二通孔体22,第一通孔体21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爪1联接并且第二通孔体2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推力杆3联接,三个活动爪2分别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并且第一通孔体21和第二通孔体22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活动爪2,形成了对托爪1和推力杆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通孔体21,实现了与托爪1的连接,由第二通孔体22,实现了与推力杆3的连接,由活动爪2,实现了对果实的抱笼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推力杆3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在推力杆3的端头分别设置有销轴孔,推力杆3的上端头的销轴孔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活动爪2联接并且推力杆3的下端头的销轴孔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移动盘4联接。

通过推力杆3,形成了对活动爪2和移动盘4的支撑连接点,由推力杆3,实现了与活动爪2的推力连接,实现了与移动盘4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盘4的盘部41的周边分别设置有开口槽体43并且在开口槽体43中设置有第三通孔体44,在盘部41的中间部设置有贯串孔体42并且贯串孔体42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第三通孔体4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推力杆3联接并且盘部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压缩弹簧5联接,盘部4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转动杆8接触式联接,盘部41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开口槽体43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贯串孔体42和第三通孔体4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移动盘4,形成了对托爪1、推力杆3、第一压缩弹簧5和转动杆8的支撑连接点,由贯串孔体42,实现了与托爪1的连接,由开口槽体43和第三通孔体44,实现了与推力杆3的连接,由盘部41,实现了与第一压缩弹簧5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杆8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缩弹簧5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一压缩弹簧5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第一压缩弹簧5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盘4联接。

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形成了对托爪1和移动盘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压缩弹簧5,实现了与托爪1的连接,实现了与移动盘4的复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吸盘6设置为圆形吸盘并且吸盘6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

通过吸盘6,形成了对托爪1的支撑连接点,由吸盘6,实现了与托爪1的连接,实现了对果实的吸附固定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手杆7设置为包含有把持部71和支撑条部72并且支撑条部72设置为与把持部7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在把持部71中设置有透露窗口73和连接螺纹孔74并且连接螺纹孔74设置为在把持部71的上端端面部与透露窗口73之间延伸,连接螺纹孔74设置为与转动杆8联接并且支撑条部72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把持部71设置为与固定板92联接并且把持部7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支撑条部7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三个支撑条部72设置为沿托爪1的周边间隔分布,透露窗口7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连接螺纹孔7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手杆7,形成了对托爪1、转动杆8和固定板92的支撑连接点,由支撑条部72,实现了与托爪1的连接,由连接螺纹孔74,实现了与转动杆8的连接,由透露窗口73,实现了对转动杆8的施加转动力,由把持部71,实现了与固定板92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8设置为包含有杆部81、爪盘部82和轮部83并且杆部8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爪盘部82转动式联接,杆部8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轮部83联接并且杆部81设置为与手杆7螺纹式联接,爪盘部82设置为与手杆7交错式联接并且爪盘部8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移动盘4接触式联接,杆部81设置为螺纹杆状体并且爪盘部82设置有具有爪条的盘状体,轮部83设置为端面轮体。

通过转动杆8,形成了对移动盘4和手杆7的支撑连接点,由爪盘部82,实现了与移动盘4的推动连接,由杆部81,实现了与手杆7的连接,由轮部83,实现了与转动杆8的转动推力。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9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在固定板92中分别设置有透漏孔和螺纹孔,固定板92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手杆7联接并且固定板92的螺纹孔设置为与螺杆93联接,固定板92的透漏孔设置为与拉绳94联接。

通过固定板92,形成了对手杆7、螺杆93和拉绳94的支撑连接点,由固定板92,实现了与手杆7的连接,实现了与螺杆93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拉绳94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9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托座95联接并且螺杆93设置为与固定板92螺纹式联接。

通过螺杆93,形成了对固定板92和托座95的支撑连接点,由螺杆93,实现了与固定板92的连接,实现了与托座95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托座95设置为T字形块状体并且在托座95的横块部951中设置有横通腔体953,在托座95的竖块部952中设置有竖通腔体954并且横通腔体953设置为与弹射舌96滑动式联接,横通腔体953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97包容式联接并且横块部95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螺杆93联接,竖通腔体954设置为与卡杆98联接并且竖通腔体954设置为与第三压缩弹簧99包容式联接,横块部951和竖块部952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横通腔体953和竖通腔体954分别设置为矩形台阶孔状体。

通过托座95,形成了对螺杆93、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和第三压缩弹簧99的支撑连接点,由横块部951,实现了与螺杆93的连接,由横通腔体953,实现了与弹射舌9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压缩弹簧97的连接,由竖块部952和竖通腔体954,实现了与卡杆98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三压缩弹簧99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射舌96设置为前头部961、中间杆部962和后拉部964并且在中间杆部96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卡口槽体963,中间杆部962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前头部961的左端头联接并且中间杆部962的左端头设置为与后拉部964联接,前头部961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刀头101联接并且前头部961的左端头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97接触式联接,中间杆部962设置为与第二压缩弹簧97串接式联接并且卡口槽体963设置为与卡杆98沉入式联接,前头部961和中间杆部962分别设置为与托座95串接式联接并且前头部961和中间杆部962分别设置为矩形棒状体,后拉部964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卡口槽体963设置为锯齿体。

通过弹射舌96,形成了对托座95、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和刀头101的支撑连接点,由前头部961和中间杆部962,实现了与托座95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压缩弹簧97的连接,由卡口槽体963,实现了与卡杆98的连接,由前头部961,实现了与刀头101的连接,由后拉部964,实现了对弹射舌96的拉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缩弹簧97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二压缩弹簧97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座95联接,第二压缩弹簧97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96联接。

通过第二压缩弹簧97,形成了对托座95和弹射舌9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压缩弹簧97,实现了与托座95的连接,实现了与弹射舌96的复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杆98设置为台阶轴状体并且卡杆98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斜面,卡杆98设置为与托座95滑动式联接并且卡杆98设置为与第三压缩弹簧99串接式联接,卡杆98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96接触式联接并且卡杆98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拉绳94联接。

通过卡杆98,形成了对拉绳94、托座95和第三压缩弹簧99的支撑连接点,由卡杆98,实现了与托座95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三压缩弹簧99的连接,实现了与拉绳94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压缩弹簧99设置为圆柱形弹簧并且第三压缩弹簧99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座95联接,第三压缩弹簧99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卡杆98联接。

通过第三压缩弹簧99,形成了对托座95和卡杆98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三压缩弹簧99,实现了与托座95的连接,实现了与卡杆98的复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拉绳94设置为纺织绳状体并且拉绳94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卡杆98联接。

通过拉绳94,形成了对固定板92和卡杆98的支撑连接点,由拉绳94,实现了与固定板92的连接,实现了与卡杆98的拉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刀头10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刀头101的左端头设置为与弹射舌96联接。

通过刀头101,形成了对弹射舌96的支撑连接点,由刀头101,实现了与弹射舌96的连接,实现了对苹果梗蒂的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托爪1与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手杆7和转动杆8设置为按照抱笼夹持的方式分布并且托爪1与吸盘6设置为按照吸附固定的方式分布,托爪1、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手杆7和转动杆8与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和刀头101设置为按照弹射切断的方式分布,托爪1的中心线、移动盘4的中心线、第一压缩弹簧5的中心线、吸盘6的中心线、手杆7的中心线、转动杆8的中心线和手动轴91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托座95的中心线、弹射舌96的中心线、第二压缩弹簧97的中心线和刀头101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齿轮9设置为沿手动轴9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操作人员转动轮部83,使杆部81在连接螺纹孔74和爪盘部82转动,使爪盘部82向下移动,在第一压缩弹簧5作用下,使移动盘4在中间轴部12向下移动,推力杆3带动活动爪2张开,把苹果的果实放到上盘部11上,使吸盘6对苹果的果实吸附固定,操作人员在透露窗口73中转动轮部83,使杆部81在连接螺纹孔74和爪盘部82转动,使爪盘部82向上移动,第一压缩弹簧5被压缩,使移动盘4在中间轴部12向上移动,推力杆3带动活动爪2合拢,活动爪2对苹果的果实夹持,操作人员拉动后拉部964,使前头部961对第二压缩弹簧97压缩,卡杆98在第三压缩弹簧99作用下,卡杆98插入到卡口槽体963中,当活动爪2对苹果的果实夹持时,操作人员拉动拉绳94,卡杆98在竖通腔体954向下移动,第三压缩弹簧99被压缩,卡杆98与卡口槽体963分离,第二压缩弹簧97恢复原位,前头部961在横通腔体953中移动被弹射,刀头101对苹果的果实的果梗进行切断,从而把苹果的果实的采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伸杆摘采的方式把用于固定爪的托爪1、用于抱笼爪的活动爪2、用于转动推力的推力杆3、用于运动的移动盘4、具有弹簧蓄能的第一压缩弹簧5、用于升高的手杆7和用于推力的转动杆8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夹持摘采的方式把托爪1与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手杆7和转动杆8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吸盘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手杆7联接,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和刀头101并且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和刀头101设置为呈弹射切断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托爪1、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手杆7和转动杆8,通过托爪1和活动爪2,对苹果的果实抱笼,通过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和转动杆8,对活动爪2进行开合推动,通过手杆7,把托爪1进行升高处理,不再都是通过采果梯进行苹果高处采收,因此减小了采果占用空间,防止对对苹果树产生伤害。

2、由于设计了吸盘6,实现了对苹果的果实的辅助固定。

3、由于设计了固定板92、螺杆93、拉绳94、托座95、弹射舌96、第二压缩弹簧97、卡杆98、第三压缩弹簧99和刀头101,实现了对果梗进行切断处理。

4、由于设计了固定板92和螺杆93,实现了对刀头101的高度调节。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伸杆摘采的托爪1、活动爪2、推力杆3、移动盘4、第一压缩弹簧5、手杆7和转动杆8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放置苹果的果实上的托爪1、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并且设置为与苹果的果实抱笼的活动爪2、设置为与活动爪2联接并且推动活动爪2运动的推力杆3、设置为与推力杆3联接并且设置在托爪1上的移动盘4、设置在移动盘4和托爪1之间并且用于移动盘4复位的第一压缩弹簧5、设置为与托爪1联接并且用于操作人员把持的手杆7、设置为与手杆7转动联接并且用于推动移动盘4移动的转动杆8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