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式双膜大棚骨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740发布日期:2018-12-18 20:3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式双膜大棚骨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领域,涉及农业大棚,具体涉及一种网式双膜大棚骨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棚室种植越来越普及,棚室种植品种越来越多,得以广泛的使用,塑料薄膜大棚骨架的结构决定大棚建造选用的塑料薄膜材质、棚内采光度、保温效果及生产成本等,因此大棚骨架结构在大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有国内塑料薄膜大棚有暖棚和春秋大棚两种,它们都是采用上压式膜线来固定塑料薄膜,因大棚骨架都采用纵向骨架,尽管大棚骨架设置的较密集,但塑料薄膜仍长期处于拉伸状态,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塑料薄膜无法随温度变化冷缩热胀,不能自由收缩,严重影响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由于骨架结构的原因,塑料薄膜在会形成凹凸不平的棚面,这些凹凸不平的棚面影响了光的直射,产生的光折射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的凹凸会加快塑料薄膜的老化、破损,增加了大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式双膜大棚骨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附图所示,一种网式双膜大棚骨架装置,包括纵向骨架、基础梁和固定环,纵向骨架安装在基础梁上,固定环固定在基础梁上,纵向骨架包括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之间通过支梁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纵向骨架的上梁上固定上棚膜线,第一层塑料薄膜固定在上棚膜线上形成第一层棚面,在纵向骨架的下梁上固定下棚膜线,通过磁铁块3将第二层塑料薄膜固定在下棚模线上形成第二棚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棚膜线结构形成了对大棚棚面的支撑,可使大棚纵向骨架的间距加长到现有技术的5—10倍,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极大地节省了制作大棚骨架的原料,降低了大棚的制造成本,保温性能提高,增加了植物的生长期。由于膜线可以较密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凹凸不平棚面现象的产生,采光性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棚面的下拉式结构可使塑料薄膜随热胀冷缩自由伸缩,解决了现有技术塑料薄膜易老化、易破损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大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向骨架,2、上棚膜线,3、磁铁块,4、下棚膜线,5、固定环,6、基础梁。

具体方式

大棚宽15米,长80米,纵向骨架间距8米,上棚膜线2间距1.2米,下棚膜线4间距1.2米。上棚膜线2和下棚膜线4采用直径6毫米的圆钢,上棚膜线2焊接在纵向骨架1的上梁上,下棚膜线4焊接在纵向骨架的下梁上。用钢线将第一层塑料薄膜压在上棚膜线2上形成第一层棚面,第二层塑料薄膜通过多个磁铁块3固定在下棚膜线4上形成第二层棚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