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587发布日期:2018-12-14 21:5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海产运送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多个内容置槽的活海产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买到新鲜的活海产,并提高活海产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运送活海产时会使用特定的运输装置加以运送;常见的活海产运输装置,系为将活海产置纳于注水的水槽中,并于水槽一侧设置氧气罐,该氧气罐以气管组接于水槽,并将氧气注入水槽中供活海产维生,以做为活海产运输时的存活容器,再藉由货车等交通工具运送至目的地。

此类型的活海产运输装置,通常会于水槽内约莫分隔成二至四格,将活海产作简略的分类放置,送达目的地后,需要将活海产从装置中捞起,再依活海产的品种及规格作较细节的分类并分装至储置槽中,较为麻烦;另,现有的活海产运输装置的置于货车上时,大多仅能并列摆放,而无法有效利用货车的乘载空间,较为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将活海产分类盛装的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让活海产运输装置可以堆栈放置,提高单次的货车运送数量,降低活海产的运送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其包括有:

一主槽体,该主槽体为顶端具有一开口的容置槽,并于近底端处设置有与外部给水及供氧设备连接的一供水系统,及与外部排污设备连接的一排污系统,该主槽体底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其中,该供水系统包括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入水管路及设于主槽体内并具有多个穿孔的至少一通气管,该排污系统包括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出水管路;

一上盖,盖置于该主槽体顶端开口处,该上盖设有多个通气孔,并于顶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主槽体的第一连接部与上盖的第二连接部为相契合的凹凸配合;以及

多个内容置槽,叠放于该主槽体内,并位于供水系统及排污系统上方,各内容置槽均为顶端具有一开口且于底面设有多个穿孔的容置槽,各内容置槽的截面尺寸相同,并于顶、底二端均设有相匹配的卡合部,以及各内容置槽均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提取部。

可选的,主槽体内底端处沿内周壁设有多个方形的固定块,且该供水系统的通气管穿设于各固定块内。

可选的,该供水系统的入水管路及排污系统的出水管路各设有一阀体。

可选的,该主槽体外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提把。

可选的,该主槽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凹凸结构。

利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功效:

1.本实用新型的活海产运输装置内设有多层可叠放的内容置槽,有利于将活海产依品种及规格分类盛装。

2.本实用新型的各装置可以互相叠放,可有效利用货车的乘载空间,增加货车运送的活海产数量。

3.本实用新型的各内容置槽设有多个穿孔,除了让主槽体盛装的水在各内容置槽中流通外,且活海产物产生的排泄物可向下沉淀,并被排污装置排出。

4.抵达目的地后,移装活海产物只需将内容置槽自主槽体提出,即可将活海产物取出,并同时将水滤除,可避免活海产物因捕捞作业而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叠放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叠放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供氧管路的俯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车台上的使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主槽体 15提把

17凹凸结构 20上盖

21通气孔 23第二连接部

40供水系统 41入水管路

43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配合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包括有一主槽体10、一上盖20及多个内容置槽30,其中:

该主槽体10,为于顶端具有一开口11的容置槽,并于近底端处设置有与外部给水及供氧设备连接的一供水系统40,及与外部排污设备连接的一排污系统50;该主槽体10底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13,主槽体10的外侧面设有用以搬运的两个相对应的提把15,较佳的是,主槽体10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用以增加结构刚性的凹凸结构17,提升主槽体10的支撑力。

该供水系统40,请配合参考图7,包括有与外部给水及供氧设备连接的入水管路41、用以控制入水管路41的一阀体43,及设于主槽体10内并具有多个通孔451的通气管45,较佳的是,该主槽体10内底端处沿主槽体10内周壁设有多个方形的固定块47,且该供水系统40的通气管45穿设固定于各固定块47内;该排污系统50包括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出水管路51及一阀体53。

该上盖20,请配合参考图3及图4,盖置于主槽体10顶面开口11处,该上盖20的盖合面上设有多个通气孔21,使主槽体10内部的空气能与外界流通,并于上盖20顶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23,其中该主槽体10的第一连接部13与上盖20的第二连接部23为相契合的凹凸配合,请配合参考图4,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3为主槽体10底端向下延伸的凸部,该第二连接部23为上盖20顶端凹设的卡槽,请配合参考图5及图6,以此方式即可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的上盖20上叠放另一个模块化活海产运输装置,并利用上方装置的主槽体10的第一连接部13与下方装置的上盖20的第二连接部23凹凸配合而卡固连接;该第一连接部13及第二连接部23的凹凸配合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型态,亦可为多个形状相匹配凸部及卡槽,或是利用上盖20及主槽体10周缘的相契合的形状卡合等等。

多个内容置槽30,请配合参考图3及图4,叠置于主槽体10内,并位于供水系统40及排污系统50上方,较佳的是,最下方的内容置槽30置于主槽体10内方形的固定块47顶面;各内容置槽30均为顶端具有一开口且于底面设有多个穿孔31且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提取部35的容置槽,各内容置槽30的截面尺寸相同,并于顶、底二端均设有相匹配的卡合部33,33A,于本实施例中,卡合部33为设于内容置槽30顶端的开口,卡合部33A为内容置槽30底端向下延伸且与顶端开口契合的凸部或环形凸肋,亦或二卡合部33,33A分别为设置于内容置槽30顶、底二端其他类型的凹凸配合结构等等,各提取部35,可为设置为内容置槽30侧壁上的设置的穿孔、凹部、提绳、提把等等,以利于使用者提拿或利用吊挂装置提吊,且各容置槽30的容积大小不尽相同,使用者可依据所盛装的活海产物所需要的空间,选用不同容积的内容置槽30。

使用时,利用供水系统40于主槽体10内注入清水,将要运送的活海产依品种及规格分别盛装于各内容置槽30内后,依序叠放至主槽体10中,并盖上上盖20,因各内容置槽30设有多个穿孔31,因此主槽体10内的清水可于各内容置槽30中流通;该供水系统40会与外部的供氧装置连接,并持续对主箱体10注入氧气,且各内容置槽30内盛装的活海产的排泄物会从各内容置槽30的多个穿孔向下掉落,最后沉淀堆积于主槽体10内底端,并利用排污系统50将该些排泄物及污水自主槽体10排出,以此方式维持主槽体10内清水的含氧量及清洁度,提升运输时活海产存活率;请配合参考图8,运输时,可于货车上装载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活海产运输装置,并于货车上配置有氧气罐60及水循环设备70等等,并以管线分别与各活海产运输装置连接;各活海产运输装置除了可以并列摆放外,还可以利用上下二装置的第一连接部13及第二连接部23互相卡制叠放,提高提高单次的货车运送数量,降低活海产的运送成本。

送达目的地后,移装活海产物只需将内容置槽30自主槽体10提出,即可将活海产物取出并同时将水滤除,移装至储置槽中;因盛装于内容置槽30时,已对活海产物分类盛装,因此移至储置槽时不需再另外对活海产物进行分类,减少打捞移装时对活海产物造成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