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蛙多功能立体养殖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349发布日期:2019-01-22 21:1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蛙多功能立体养殖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蛙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蛙多功能立体养殖沟。



背景技术:

石蛙,学名为棘胸蛙,属无尾目,蛙科,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或在流溪的迥水潭内,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喜穴居于山溪的潭内或溪边石洞或土洞中;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6℃:当水温降至12℃以下,蛙代谢很弱,活动较少,生长停滞,直至进入冬眠,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石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一般情况下,夜晚大量摄食,白天则进行消化吸收。幼蛙主食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成蛙肉食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昆虫为主要食物。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深受我国东南沿海民众的喜爱。

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223374.1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石蛙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场构建、养殖时间、流水沟水位、养殖密度、饵料投喂、温度调控和疾病预防步骤,构建的养殖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可以让石蛙有较好的嬉戏活动空间,促进石蛙新陈代谢,使石蛙生长较好,流水沟水位平沟至高于沟面2-3厘米,可以保持石蛙的皮肤较湿润,抗病力较强,饵料较经济和营养较平衡,石蛙体内的化学药残留量相对较低;本发明是一种养殖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石蛙的嬉戏活动空间适宜,病菌不易滋生,石蛙的营养较平衡,生长较好,抗病菌能力强,成活率较高的石蛙的生态养殖方法。

但是,上述养殖场结构单一,场地的利用率较低。上述养殖场仅使用流水沟养殖石蛙,空间利用率较低,使得石蛙养殖的成本提高。并且,石蛙、蝌蚪分散较远,这增加了工人投食、查看等工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培育蝌蚪和饲养成蛙的多功能立体养殖沟,解决了现有石蛙养殖沟空间利用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蛙多功能立体养殖沟,包括若干用于养殖石蛙的水沟和用于石蛙栖息的洞穴沟,若干水沟和若干洞穴沟间隔设置,洞穴沟上铺设有若干石板,洞穴沟和水沟的交界处安装有立体架,立体架的上端固定有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位于水沟的上方,水槽在洞穴沟的上方留出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洞穴沟上设置有供石蛙进出的穴口,石板在穴口上方留出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立体架的高度为0.2~0.4m,水槽的宽为1~1.4m,水槽的深度为0.3~0.5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用于春季孵化蛙卵时,水槽水深为0.3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用于全年培育蝌蚪时,水槽水深为0.2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用于全年饲养幼蛙和成蛙时,水槽水深为0.1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沟可用于养殖成蛙或种蛙,石板与洞穴沟之间形成的洞穴可供石蛙栖息。石板可供养殖人员过路或对石蛙投食。立体架上的水槽可用于孵化蛙卵、培育蝌蚪或饲养幼蛙和成蛙,从而节省了养殖空间,可降低养殖成本。工作人员可一并对水沟中的成蛙或种蛙、水槽中的蛙卵或蝌蚪或幼蛙成蛙进行管理,减少养殖人员劳动强度。

2、水槽位于水沟上方,不对洞穴沟造成遮挡,方便养殖人员从石板过路。养殖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一并对水沟和水槽进行查看,方便管理。

3、石蛙可从穴口往返水沟和洞穴沟,模拟石蛙野外生活环境,保证石蛙良好生长。石蛙的嬉戏活动空间适宜,病菌不易滋生,石蛙的营养较平衡,生长较好,抗病菌能力强,可相应降低石蛙的死亡率。

4、立体架的高度适宜,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水槽的宽度和深度适宜,保证蝌蚪或蛙卵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成活率。

5、水槽内水深为0.3m时,水槽可在春季用于孵化蛙卵,保证蛙卵良好的孵化环境,提高成活率。

6、水槽内水深为0.2m时,水槽可在全年用于培育蝌蚪,模拟蝌蚪野外生存环境,保证蝌蚪良好生长。

7、水槽内水深为0.15m时,水槽可在全年用于饲养幼蛙和成蛙,模拟幼蛙或成蛙的野外生存环境,保证石蛙良好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水沟,2-洞穴沟,3-石板,4-立体架,5-水槽,21-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石蛙多功能立体养殖沟,包括若干用于养殖石蛙的水沟1和用于石蛙栖息的洞穴沟2,若干水沟1和若干洞穴沟2间隔设置,洞穴沟2上铺设有若干石板3,洞穴沟2和水沟1的交界处安装有立体架4,立体架4的上端固定有水槽5。

本实用新型的水沟1可用于养殖成蛙或种蛙,石板3与洞穴沟2之间形成的洞穴可供石蛙栖息。石板3可供养殖人员过路或对石蛙投食。立体架4上的水槽5可用于孵化蛙卵、培育蝌蚪或饲养幼蛙和成蛙,从而节省了养殖空间,可降低养殖成本。工作人员可一并对水沟1中的成蛙或种蛙、水槽5中的蛙卵或蝌蚪或幼蛙成蛙进行管理,减少养殖人员劳动强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水槽5位于水沟1的上方,水槽5在洞穴沟2的上方留出间隙。

水槽5位于水沟1上方,不对洞穴沟2造成遮挡,方便养殖人员从石板3过路。养殖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一并对水沟1和水槽5进行查看,方便管理。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洞穴沟2上设置有供石蛙进出的穴口21,石板3在穴口21上方留出间隙。

石蛙可从穴口21往返水沟1和洞穴沟2,模拟石蛙野外生活环境,保证石蛙良好生长。石蛙的嬉戏活动空间适宜,病菌不易滋生,石蛙的营养较平衡,生长较好,抗病菌能力强,可相应降低石蛙的死亡率。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立体架4的高度为0.2~0.4m,水槽5的宽为1~1.4m,水槽5的深度为0.3~0.5m。

立体架4的高度适宜,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水槽5的宽度和深度适宜,保证蝌蚪或蛙卵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成活率。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槽5用于春季孵化蛙卵时,水槽5内水深为0.3m。

水槽5内水深为0.3m时,水槽5可在春季用于孵化蛙卵,保证蛙卵良好的孵化环境,提高成活率。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槽5用于全年培育蝌蚪时,水槽5内水深为0.2m。

水槽5内水深为0.2m时,水槽5可在全年用于培育蝌蚪,模拟蝌蚪野外生存环境,保证蝌蚪良好生长。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槽5用于全年饲养幼蛙和成蛙时,水槽5内水深为0.15m。

水槽5内水深为0.15m时,水槽5可在全年用于饲养幼蛙和成蛙,模拟幼蛙或成蛙的野外生存环境,保证石蛙良好生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