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135发布日期:2019-01-22 21:08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水产动物育苗都需要动物性活饵,丰年虾是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现有的丰年虾卵孵后,虾壳和孵化后的丰年虾活体混合在一起,收集比较繁琐,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解决现有丰年虾孵化后不易收集、收集繁琐等缺陷。

(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型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所述孵化分离装置包括孵化桶,所述孵化桶下设有支撑架,所述孵化桶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和设置在孵化桶一侧的收集桶相互配合;所述孵化桶内设有圆形卡环,所述圆形卡环上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四个通孔中任意两通孔内设有加热棒、其余两通孔内设有氧气管,所述加热棒和氧气管上均设有卡块;所述孵化桶顶部设有分离式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提手,所述桶盖下还设有布罩,即当桶盖将孵化桶盖住,桶盖下的布罩罩住孵化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盘直径小于孵化桶直径,大于圆形卡环内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桶内设有收集网,所述收集桶一侧还设有第二出水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圆盘卡在圆形卡环上,通过圆盘上设有四个通孔,可以设置加热棒和氧气管,这样当出现加热棒和氧气管损坏时,更换比较容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桶盖下设有布罩,即当桶盖将孵化桶盖住,桶盖下的布罩罩住孵化桶,未罩住孵化桶底部,通过丰年虾活体的趋光性使丰年虾活体和虾壳分离,之后通过出水管进入收集桶中,在收集桶中设置收集网,可以对孵化后的丰年虾活体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孵化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孵化后丰年虾活体和虾壳分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孵化桶被布罩套住后丰年虾活体和虾壳分布图;

图中:1、提手,2、桶盖,3、氧气管,4、卡块,5、圆形卡环,6、加热棒,7、孵化桶,8、布罩,9、支撑架,10、阀门, 11、收集桶,12、收集网,13、第二出水口,14、圆盘,15、通孔,1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小型丰年虾卵孵化分离装置,所述孵化分离装置包括孵化桶7,所述孵化桶下设有支撑架9,所述孵化桶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6和设置在孵化桶一侧的收集桶11相互配合;所述孵化桶内设有圆形卡环5,所述圆形卡环上设有圆盘14,所述圆盘上设有四个通孔15,所述四个通孔中任意两通孔内设有加热棒6、其余两通孔内设有氧气管3,所述加热棒和氧气管上均设有卡块4;所述孵化桶顶部设有分离式桶盖 2,所述桶盖上设有提手1,所述桶盖下还设有布罩8,即当桶盖将孵化桶盖住,桶盖下的布罩罩住孵化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10。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盘直径小于孵化桶直径,大于圆形卡环内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桶内设有收集网12,所述收集桶一侧还设有第二出水口13。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孵化桶中放入适量的孵化用水,放入适量的盐,之后将丰年虾休眠卵导入孵化桶中,之后将圆盘放置在孵化桶内的圆形卡环上,在将氧气管和加热棒通过圆盘对孵化桶内加热和加氧,氧气管可以和氧气罐连接,加热棒可以通过电进行加热,使之孵化桶内的丰年虾休眠卵孵化,从而孵化成丰年虾活体,之后将圆盘取出,在将桶盖改在孵化桶上,桶盖下的布罩罩住孵化桶,未罩住孵化桶底部,通过丰年虾活体的趋光性使丰年虾活体和虾壳分离,之后将桶盖与孵化桶分离,在把孵化桶内的虾壳捞出,之后打开阀门,将丰年虾活体通过出水管进入收集箱中,收集箱内设有收集网,通过收集网对丰年虾活体收集,之后在通过清水清洗丰年虾活体上残留盐水,得到丰年虾活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