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7955发布日期:2019-04-16 22:1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籽石榴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而软籽石榴中数全山蒙自石榴口感最好,汁水多,甜度高。

在种植软籽石榴的过程中,需要对软籽石榴种进行施肥,而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存在:1、需要人工提前将需要使用的肥料进行混合,从而加大了农民的劳动程度,也降低了施肥的效率;2、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肥料在下料不均匀、肥料下料过程中容易掉落在施肥坑基的外部,从而对后续的软籽石榴的生长也带来一定的影响;3、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肥料进行定量施肥,进而造成了肥料的浪费,提高了软籽石榴种植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存在:1、需要人工提前将需要使用的肥料进行混合,从而加大了农民的劳动程度,也降低了施肥的效率;2、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肥料在下料不均匀、肥料下料过程中容易掉落在施肥坑基的外部,从而对后续的软籽石榴的生长也带来一定的影响;3、现有的软籽石榴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肥料进行定量施肥,进而造成了肥料的浪费,提高了软籽石榴种植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主体,所述施肥装置主体顶端安装有柴油发动机,且柴油发动机正面连接有皮带,所述施肥装置主体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且施肥装置主体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连接有置肥筒,且支架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料限位斗,所述置肥筒前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置肥筒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置肥筒右侧活动连接有手动转轴,且手动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下料限位斗外端边缘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置肥筒外侧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扇形结构,其挡板通过手动转轴与置肥筒构成转动结构,且置肥筒底部为开口结构,并且置肥筒底部开口结构的面积小于挡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关于转动杆的纵向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结构,且搅拌杆的长度小于置肥筒二分之一的宽度,并且置肥筒的纵向中心线与下料限位斗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出料板底部端面的二分之一处为网孔结构,其出料板近下料限位斗一端为倾斜结构,且出料板横向最大长度大于下料限位斗的横向最大长度,并且下料限位斗远出料板一端的宽度小于下料限位斗近出料板一端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关于下料限位斗的横向中心线呈上下对称结构,其连接座均与下料限位斗和套筒构成固定结构,且套筒的直径大于伸缩杆的直径,并且伸缩杆与套筒构成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转动杆表面的搅拌杆带动置肥筒内部的多种肥料进行混合,进而节省了人工混合肥料的时间,提高了施肥的工作效率。该装置的挡板为扇形结构,其挡板通过手动转轴与置肥筒构成转动结构,且置肥筒底部为开口结构,并且置肥筒底部开口结构的面积小于挡板的面积,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手动拨动手动转轴,可以使手动转轴带动挡板,从而通过转动挡板对置肥筒底部开口的大小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控量的目的,搅拌杆关于转动杆的纵向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结构,且搅拌杆的长度小于置肥筒二分之一的宽度,并且置肥筒的纵向中心线与下料限位斗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转动杆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带动,使转动杆表面的搅拌杆带动置肥筒内部的多种肥料进行混合,进而节省了人工混合肥料的时间,提高了施肥的工作效率,出料板底部端面的二分之一处为网孔结构,其出料板近下料限位斗一端为倾斜结构,且出料板横向最大长度大于下料限位斗的横向最大长度,并且下料限位斗远出料板一端的宽度小于下料限位斗近出料板一端的宽度,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下料限位斗可以对肥料进行限位,从而避免肥料在下料的过程中不能够精准的掉落在施肥土坑中,进而一定程度的节省了肥料的浪费;而出料板底部端面的二分之一处为网孔结构,则可以使肥料聚集,从而提高了肥料下料位置的精准度,连接座关于下料限位斗的横向中心线呈上下对称结构,其连接座均与下料限位斗和套筒构成固定结构,且套筒的直径大于伸缩杆的直径,并且伸缩杆与套筒构成伸缩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伸缩杆可以带动出料板与套筒活动,从而在施肥装置主体运行的过程中,通过震动可以使出料板上下抖动,由此在抖动的过程中达到使肥料均匀下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置肥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2、施肥装置主体,3、柴油发动机,4、置肥筒,5、手柄,6、挡板,7、手动转轴,8、支架,9、下料限位斗,10、移动轮,11、搅拌杆,12、驱动电机,13、转动杆,14、转轴,15、套筒,16、出料板,17、连接座,18、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主体2,施肥装置主体2顶端安装有柴油发动机3,且柴油发动机3正面连接有皮带1,施肥装置主体2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0,且施肥装置主体2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8,支架8上方连接有置肥筒4,且支架8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料限位斗9,置肥筒4前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2,且置肥筒4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且转动杆13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关于转动杆13的纵向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结构,且搅拌杆11的长度小于置肥筒4二分之一的宽度,并且置肥筒4的纵向中心线与下料限位斗9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转动杆13可以通过驱动电机12的带动,使转动杆13表面的搅拌杆11带动置肥筒4内部的多种肥料进行混合,进而节省了人工混合肥料的时间,提高了施肥的工作效率,置肥筒4右侧活动连接有手动转轴7,且手动转轴7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为扇形结构,其挡板6通过手动转轴7与置肥筒4构成转动结构,且置肥筒4底部为开口结构,并且置肥筒4底部开口结构的面积小于挡板6的面积,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手动拨动手动转轴7,可以使手动转轴7带动挡板6,从而通过转动挡板6对置肥筒4底部开口的大小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控量的目的,下料限位斗9外端边缘连接有连接座17,且连接座17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筒15,连接座17关于下料限位斗9的横向中心线呈上下对称结构,其连接座17均与下料限位斗9和套筒15构成固定结构,且套筒15的直径大于伸缩杆18的直径,并且伸缩杆18与套筒15构成伸缩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伸缩杆18可以带动出料板16与套筒15活动,从而在施肥装置主体2运行的过程中,通过震动可以使出料板16上下抖动,由此在抖动的过程中达到使肥料均匀下料的目的,套筒15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且伸缩杆18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6,出料板16底部端面的二分之一处为网孔结构,其出料板16近下料限位斗9一端为倾斜结构,且出料板16横向最大长度大于下料限位斗9的横向最大长度,并且下料限位斗9远出料板16一端的宽度小于下料限位斗9近出料板16一端的宽度,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下料限位斗9可以对肥料进行限位,从而避免肥料在下料的过程中不能够精准的掉落在施肥土坑中,进而一定程度的节省了肥料的浪费;而出料板16底部端面的二分之一处为网孔结构,则可以使肥料聚集,从而提高了肥料下料位置的精准度,置肥筒4外侧连接有手柄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时,首先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了解过后再对本装置的重要零件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没有损坏后再正式进入使用,使用先手动转动手动转轴7,使手动转轴7带动挡板6将置肥筒4底部的开口密封,随后将需要使用的肥料倒入置肥筒4中,接着将驱动电机12启动,驱动电机12启动后驱动电机12会带动转动杆13以及转动杆13表面的搅拌杆11开始对置肥筒4内部的肥料进行混合,当置肥筒4内部的肥料混合充分中,将驱动电机12关闭,随后将柴油发动机3启动,使柴油发动机3带动皮带1转动,使皮带1转动带动移动轮10移动,而在施肥装置主体2移动的过程中,使下料限位斗9对准需要施肥的坑基,随后转动手动转轴7,使挡板6停在合适的位置,而当置肥筒4底部的开口展开时,置肥筒4内部的肥料会通过置肥筒4底部的开口落下,随后通过下料限位斗9落在出料板16的表面,由于施肥装置主体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出料板16会通过伸缩杆18和套筒15上下活动,从而使肥料穿过出料板16落在需要施肥的坑基中,这就是该软籽石榴种植用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