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8873发布日期:2019-01-08 21:0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线轮的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能改变鱼线轮的滴答声大小并能相应改变刹车力大小的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操作手感,或及时提醒垂钓者了解鱼儿上钩的情况,在现有的鱼线轮中大多安装有滴答结构,并且已呈现结构多样化。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5757U的专利文献中就披露了能改变鱼线轮的滴答声大小的声音调节装置,它包括有穿设在主体安装孔中的旋钮和随旋钮一起转动的凸轮以及固定在主体上的定位销,在该定位销中套设有一具有第一、第二力臂的弹性件,第一力臂与凸轮的边缘相抵,而第二力臂用来与鱼线轮的滴答结构中的弹性片相抵。该装置巧妙地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凸轮推动弹性件的第一力臂,将力通过第二力臂传递至滴答结构中的弹性片,使滴答片的预紧力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按需调节滴答声的大小,即通过一个简单的“旋”动作,就可以方便地改变滴答声,因此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同样简单的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在按需能改变鱼线轮的滴答声大小的同时还能改变刹车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包括有安装在鱼线轮的线轮上的滴答齿、穿设在鱼线轮的主体的安装孔中的旋钮和随旋钮一起转动的凸轮以及固定在主体上的第一定位销,在所述第一定位销上设有一具有第一、第二力臂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位于刹车座的内腔中,该刹车座限位在主体的导向结构中,且所述凸轮的周边与该刹车座的内腔相抵而能驱动该刹车座沿导向结构上下移动,同时在所述滴答齿旁还设有能径向滑动的扇形块,该扇形块的内端插入到所述滴答齿的齿槽中,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力臂与刹车座相连而使该弹性件随刹车座的移动而转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力臂则压持在所述扇形块的周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刹车座的内腔的内壁上具有凸起,所述的凸轮的周边与该凸起相抵。这样既有利于推动刹车座的移动,又可利用凸起与凸轮的配合进行限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刹车座的外侧壁上具有台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力臂抵在该台阶处,这样装配方便,易于施力。

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件为抵靠在第一定位销处的成W形的弹性片,即此时弹性件类似于支撑在第一定位销处的杠杆,更易于力的传递和实施。

为了使扇形块径向滑动自如,较好的是,所述主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插置在扇形块的滑槽中。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使用习惯,所述的弹性件有两个,相应的,所述扇形块也有两个,分别分布在所述滴答齿的两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凸轮推动刹车座上下移动,进而迫使弹性件转动,使该弹性件的第二力臂以更大的力或更小的力压持扇形块,当该压持力传递至扇形块与齿轮之间时,就可以按需调节滴答声的大小,并且由于此压持力的方向是径向指向滴答轮,因此同样可以调节扇形块与滴答齿之间的阻力(即刹车力),压持力越大则阻力越大,滴答声越响;反之则阻力越小,滴答声也越轻,故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旋”动作,既可以方便地改变滴答声的大小,又能改变刹车力的大小,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尤其是设置两个弹性件和相应的扇形块时,可以提供左、右手两种驱动模式,以满足不同钓者用左手或右手进行驱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鱼线轮主体后的立体示意图(最大刹车力);

图3为图1中去掉鱼线轮主体后的立体示意图(最小刹车力);

图4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主体上的示意图(即图1中去掉线轮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鱼线轮为摇轮,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类型的鱼线轮上,以调节不同滴答结构的声音大小和刹车力大小。

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安装在摇轮的线轮10的端面与主体20之间,它包括有滴答齿1、旋钮2、凸轮3、刹车座4、弹性件5和扇形块6,其中,滴答齿1安装在摇轮的线轮10上,可以随线轮10一起转动;旋钮2穿设在鱼线轮的主体20的安装孔中,且旋钮2部分露于主体20外,以便于操作。凸轮3通过螺钉与旋钮2相固定,使得凸轮3可以随旋钮2一起转动。摇轮主体20的内壁上具有限定刹车座4上下移动的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可以是滑轨和滑槽的配合,本实施例中,在主体20内壁上设有两直立的限位筋201,上述刹车座4位于两限位筋201之间,该刹车座4上具有供凸轮3插入的内腔41,刹车座4的内腔的内壁上具有凸起42,凸轮3的周边与该凸起42相抵。这样当凸轮3随旋钮2转动时,因凸轮3的半径逐渐增大,可以推动刹车座4移动。同时该刹车座4的两侧外壁上有具有台阶43,用来与下述的弹性件5的第一力臂相抵。

为了满足钓者的不同使用习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和扇形块6分别配置两个,分别分布在滴答齿1的两旁,此时在上述主体20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销A和两个第二定位销B。各弹性件5具有第一、第二力臂,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5设计成W形的弹性片,其中部抵靠在第一定位销A处,而上述扇形块6上具有滑槽61,第二定位销B位于该滑槽61中,可以使扇形块6在滴答齿1转动时可以作径向移动。各弹性件5的第一力臂51与刹车座4的一侧台阶相抵而使该弹性件5随刹车座4的移动而转动,各弹性件5的第二力臂52则压持在对应侧的扇形块6的周面上。

使用时,当滴答齿1在转动一个齿形的过程中,扇形块6的内端受滴答齿1的拨动转动一定角度,当扇形块6脱离滴答齿1的拨动后,在相应侧弹性件5的作用下回转,直至碰到滴答齿1的下一个齿而发出清脆的滴答声,即滴答声的产生过程为扇形块6的内端被滴答齿1拨动及弹性件5的推动过程。就这样周而复始,获得所需的周期性滴答声。

为了在旋转旋钮2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手感,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辅助滴答结构,即,朝向旋钮2的主体20端面上开有依次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凹槽202,而在旋钮2上设有一定位槽21,在该定位槽21中坐落有头部能插入上述凹槽202中的滴答柱7,并在滴答柱7与定位槽之间设有弹簧8。当旋钮2转动过程中,在弹簧8的作用下,滴答柱7头部可以依次落入到凹槽202中发生撞击而产生滴答声来。

使用时,当需要调节滴答声大小和刹车力大小时,如图3所示,当旋转旋钮2,使凸轮3顺时针转动时,随着凸轮半径的增大,将推动刹车座4下移至图2状态,此时刹车座4的台阶对弹性件的压力最大,这时使弹性件5的第二力臂有更大的力径向压持扇形块,使扇形块与滴答齿1之间具有更大的阻力,同时答滴声也会更响,反之则刹车力小,滴答声也小。

若钓者具有右手操作的习惯,则如图2中,将右侧的扇形块6转动一方向,使之内端偏离滴答齿1,即只要使左侧的扇形块6起作用。若用左手操作的钓者,则只要将左侧的扇形块6转动一个方向即可,所以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