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培植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845发布日期:2019-01-15 22:1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培植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培植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种植也成为居家和办公场所比较常见的种植模式。

但在居家和办公场所中,对盆裁植物或水培植物的管理和种植环境,均比较麻烦,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培植花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培植花盆,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扁平状的座体,所述底座下设置有防滑垫。

水植筒,呈圆柱状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中部上方,所述水植筒具有盛水腔。

所述水植筒里面盛装有自来水,用于种植水培类植物。

挂篮,固定于所述水植筒的外侧部,所述挂篮的内部与所述水植筒的盛水腔之间通过渗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渗水通道处填充有渗水材料,所述挂篮的底部还设有沥水孔。

所述挂篮主要用于种植泥培类植物。

渗水通道可以使得水植筒里面盛装有自来水通过渗水通道进入到挂篮内部,但为了防止水流过大造成挂篮内部的水份过多,因此填充有渗水材料。填充的渗水材料通过慢慢渗水的方式,使得挂篮内的泥土长期湿润。

引水棉,所述引水棉的一端与所述渗水材料相互固定,所述引水棉的另一端自由悬挂于所述盛水腔内。

引水棉是当水植筒里面盛装有自来水的水位较底时,引水棉可以使水再次引到渗水材料内。

接水盆,所述接水盆扣设于所述挂篮的底部。

接水盆的作用是当挂篮内的水份过多时,流到接水盆处盛装,以免弄脏室内环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植筒的下端还包括有呈圆锥状的储水筒,所述水植筒与储水筒之间相互连通。

圆锥状的储水筒,使得储水的容易加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引水棉为多束。多束的引水或导水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引水棉的部分与渗水材料相互重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渗水材料为椰壳、棉花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植筒的上端部还设置有花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挂篮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水植筒的不同两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可以同时水培和泥培两种方式,美化室内环境,可以随时摆放于室或办公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合培植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水植筒,3、挂篮,4、渗水材料,5、引水棉,6、花篮,7、接水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下文所述的零部件,均为现在市面上容易购得的产品。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培植花盆,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具有扁平状的座体,所述底座1下设置有防滑垫。

水植筒2,呈圆柱状并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上方,所述水植筒2具有盛水腔。

所述水植筒2里面盛装有自来水,用于种植水培类植物。

挂篮3,固定于所述水植筒2的外侧部,所述挂篮3的内部与所述水植筒2的盛水腔之间通过渗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渗水通道处填充有渗水材料4,所述挂篮3的底部还设有沥水孔。

所述挂篮3主要用于种植泥培类植物。

渗水通道可以使得水植筒2里面盛装有自来水通过渗水通道进入到挂篮3内部,但为了防止水流过大造成挂篮3内部的水份过多,因此填充有渗水材料4。填充的渗水材料4通过慢慢渗水的方式,使得挂篮3内的泥土长期湿润。

引水棉5,所述引水棉5的一端与所述渗水材料4相互固定,所述引水棉5的另一端自由悬挂于所述盛水腔内。

引水棉5是当水植筒2里面盛装有自来水的水位较底时,引水棉5可以使水再次引到渗水材料4内。但引水棉5只是个辅助作用,主要湿润挂篮3泥土的还是通过渗水材料4直接渗水。

接水盆7,所述接水盆7扣设于所述挂篮3的底部。

接水盆7的作用是当挂篮3内的水份过多时,流到接水盆7处盛装,以免弄脏室内环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植筒2的下端还包括有呈圆锥状的储水筒,所述水植筒2与储水筒之间相互连通。

圆锥状的储水筒,使得储水的容易加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水棉5为多束。多束的引水或导水效果更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水棉5的部分与渗水材料4相互重叠。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渗水材料4为椰壳、棉花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植筒2的上端部还设置有花篮6。花篮6用于放置水培类的植物。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篮3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水植筒2的不同两个侧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