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219发布日期:2018-12-28 18: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



背景技术:

浸种是利用清水或各种溶液浸泡种子的方法,如水稻或棉花,播种前都需要先浸种。浸种的目的是使种子快速吸水,达到正常发芽所需的含水量,促进种子发芽,缩短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时间。传统的浸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让种子自动进行吸收水分,浸种需要时间长,浸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能够对种子进行搅拌,使得种子能够充分与浸种液接触,提高浸种效率,浸种完毕后,方便沥掉种子上多余的液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包括浸种箱体、过滤网板和滤网升降装置,浸种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浸种箱体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的边沿与浸种箱体的内壁紧密接触,过滤网板的四角处连接有控制过滤网板升降的滤网升降装置,滤网升降装置为滚珠丝杠,包括螺杆和螺母座,螺母座设置在过滤网板的四角处,螺杆竖直设置并通过螺母座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杆的顶端穿过浸种箱体的顶壁且设置在浸种箱体的上方,螺杆的顶端连接有电机;浸种箱体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推板,推板的左侧面与浸种箱体右侧内壁的上部齐平,浸种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气缸,气缸的杆侧端盖的左端穿过浸种箱体的右侧内壁且与右侧内壁密封设置,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板的右侧面连接;当气缸的活塞杆拉伸时,推板向左移动至过滤网板的左端,当气缸的活塞杆压缩时,推板向右移动至过滤网板的右端且与浸种箱体右侧内壁的上部齐平;凹槽的下侧内壁向左下方倾斜并延伸至过滤网板上侧面的上方。

浸种箱体的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

浸种箱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料管。

出料管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出料管启闭的阀门。

出料管的底部设置底座,底部的中部上下贯穿设置有空腔,底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后侧内壁设置在空腔的后侧,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底部过滤网,底部过滤网的面积大于空腔的横截面积。

底部过滤网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挡块。

推板包括多个条形板,各个条形板横向平行,并且各个条形板间隔距离设置且沿竖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种子放入过滤网板上进行浸泡时,启动气缸,带动推板左右移动,搅动浸种箱体内的液体,使得种子能够与浸泡液充分接触,加速种子浸泡,提高种子浸泡速度;浸泡完毕后,通过滤网提升装置将过滤网板升至浸种箱体的上端,沥掉种子上多余的液体;凹槽的下侧内壁向左下方倾斜并延伸至过滤网板上侧面的上方,当种子被推板推至凹槽内后,种子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凹槽的下侧内壁落至过滤网板上;推板的左侧面与浸种箱体右侧内壁的上部齐平,防止在过滤网板上升的过程中,位于过滤网板边沿的种子沿着过滤网板与推板之间的空隙落入浸种箱体的底部。

浸种箱体的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方便落入过滤网板下方的种子进入到出料管,并从出料管排出;出料管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过滤网,在排出浸泡液时,将落入浸种箱体底部的种子遗留到底部过滤网上,方便对浸泡液进行回收利用;浸泡液排出后,可以将底部过滤网从滑槽内滑出,方便进入出料管的种子从空腔排出;底部过滤网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挡块,挡块对底部过滤网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将底部过滤网从滑槽内拉出;推板包括多个条形板,各个条形板间隔距离设置,推板左右移动时,方便液体穿过条形板之间的间距,向反方向流动,能够提高搅动幅度,并且减小搅动过程中,过滤网板上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种箱体,2-过滤网板,31-电机,32-螺杆,33-螺母座,41-气缸,42-推板,421-条形板,43-凹槽,5-出料管,51-阀门,6-底座,61-滑槽,62-底部过滤网,63-挡块,6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农业育苗用浸种装置,包括浸种箱体1、过滤网板2和滤网升降装置,浸种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浸种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板2,过滤网板2的边沿与浸种箱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过滤网板2的四角处连接有控制过滤网板2升降的滤网升降装置,滤网升降装置为滚珠丝杠,包括螺杆32和螺母座33,螺母座33设置在过滤网板2的四角处,螺母座33内设置有螺母,螺杆32竖直设置并通过螺母座33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杆32的顶端穿过浸种箱体1的顶壁且设置在浸种箱体1的上方,浸种箱体1的顶壁上设置有通孔,螺杆32穿过通孔并与浸种箱体1转动连接,螺杆32的顶端连接有电机31,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螺杆32转动,过滤网板2通过螺母座33和螺母与螺杆32连接,实现上下运动。

浸种箱体1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凹槽43,凹槽43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推板42,推板42的左侧面与浸种箱体1右侧内壁的上部齐平,浸种箱体1的右侧壁上设有气缸41,气缸41的杆侧端盖的左端穿过浸种箱体1的右侧内壁且与右侧内壁密封设置,例如可以采用迷宫密封,气缸41的活塞杆与推板42的右侧面连接;当气缸41的活塞杆拉伸时,推板42向左移动至过滤网板2的左端,当气缸41的活塞杆压缩时,推板42向右移动至过滤网板2的右端且与浸种箱体1右侧内壁的上部齐平;凹槽43的下侧内壁向左下方倾斜并延伸至过滤网板2上侧面的上方,当种子被推板42推至凹槽43内后,种子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凹槽43的下侧内壁落至过滤网板2上。

浸种箱体1的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浸种箱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料管5,方便落入过滤网板2下方的种子进入到出料管5,并从出料管5排出。

出料管5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出料管5启闭的阀门51,用于控制出料管5的开启和关闭。

出料管5的底部设置底座6,底部的中部上下贯穿设置有空腔64,底座6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滑槽61,滑槽61的后侧内壁设置在空腔64的后侧,滑槽61内滑动连接有底部过滤网62,底部过滤网62的面积大于空腔64的横截面积,在排出浸泡液时,将落入浸种箱体1底部的种子遗留到底部过滤网62上,方便对浸泡液进行回收利用;浸泡液排出后,可以将底部过滤网62从滑槽61内滑出,方便进入出料管5的种子从空腔64排出;底部过滤网62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挡块63,挡块63对底部过滤网62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将底部过滤网62从滑槽61内拉出。

推板42包括多个条形板421,各个条形板421横向平行,并且各个条形板421间隔距离设置且沿竖向分布,推板42左右移动时,方便液体穿过条形板421之间的间距,向反方向流动,能够提高搅动幅度,增强液体的流动性,并且减小搅动过程中,过滤网板2上承受的压力,例如,推板42向左移动时,过滤网板2左侧的液面升高,过滤网板2左侧的压强会增大,各个条形板421间隔距离设置,方便液体及时向右侧流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在使用时,种子倒入过滤网板2上,浸泡液通过上端开口倒入浸泡箱体内;启动气缸41,带动推板42左右移动,对种子进行搅动,使得种子能够与浸泡液充分接触,提高浸种效率;浸种完毕后,启动电机31,通过滤网升降装置将过滤网板2升至浸种箱体1的顶端并脱离浸泡液,方便沥掉种子上多余的液体,再将种子取出即可;再打开阀门51,将浸泡液从出料口排出,方便重新回收待下次再用;如果有种子落入过滤网板2下方的浸种箱体1底部,浸泡液排出后,将底部过滤网62从滑槽61内拉出,再将种子从底座6的空腔64排出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