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740发布日期:2019-01-08 20:5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苗温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育苗温室。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

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大棚只是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结构,其内部设施很少,没有温室要求的高。因此严格说来,温室比大棚设备要求更高,可能要用到比较先进的仪器来严格控温。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温室在建造的过程中,其存在建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苗温室,该育苗温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通风性能,且保温性能好,建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育苗温室,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对设置,第三墙体与第四墙体相对设置;

第一墙体的高度大于第二墙体的高度;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分别与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的两端对应连接,并且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的顶部均具备弧形轮廓;

育苗温室还包括顶部框架,顶部框架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的顶端连接,并具备与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的顶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道及第二通风道。

该育苗温室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对设置,第三墙体与第四墙体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对育苗温室的顶部框架进行支撑,从而通过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第四墙体以及顶部框架共同形成内部用于进行育苗的空间。

由于第一墙体的高度大于第二墙体的高度,且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分别与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的两端对应连接,故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存在高度差,为了过渡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高度差,故在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的顶部均设置有进行过渡的弧形轮廓,并且由于顶部框架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以及第四墙体的顶端连接,在顶部框架与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的顶端连接后,为了保证其与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的连接的紧密性,故顶部框架具备与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的顶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另外,在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道及第二通风道,第一通风道及第二通风道用于相互配合以提高育苗温室内部的通风性能。

由此,该育苗温室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对顶部框架的支撑作用,便可形成内部用于育苗的空间,同时该育苗温室具备弧形的顶部形状,并且在其弧形形状的一侧两侧设置有通风结构,故在提高内部的保温效能的同时,能够提高该育苗温室的通风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育苗温室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该育苗温室的建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通风道为设置在第一墙体上的多个第一通风管,并且多个第一通风管的开口均正对于第二墙体;

第二通风道为设置在第二墙体上的多个第二通风管,并且多个第二通风管的开口均正对于第一墙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第一墙体上还设置有通风帘,通风帘用于敞开或是封闭第一通风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第三墙体上设置有温室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育苗温室的顶部还设置有卷帘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卷帘机构包括卷帘电机、保温卷帘以及沿第三墙体及第四墙体设置的卷帘轨道;

保温卷帘设置在顶部框架上,并与卷帘电机连接;

卷帘电机用于带动保温卷帘在卷帘轨道上运动以敞开或封闭育苗温室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育苗温室内设置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与顶部框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喷淋机构包括架体以及喷淋管道;

架体与顶部框架连接,喷淋管道与架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育苗温室外还设有透光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苗温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通风性能,且保温性能好,建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育苗温室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育苗温室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育苗温室第三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卷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墙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育苗温室;210-第一墙体;220-第二墙体;230-第三墙体;240-第四墙体;250-顶部框架;260-第一通风道;270-第二通风道;261-第一通风管;271-第二通风管;231-温室入口;280-卷帘机构;281-卷帘电机;282-保温卷帘;283-卷帘轨道;290-喷淋机构;291-架体;292-喷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实施例中提供的育苗温室200的具体结构。

从图1-图3中可以看出,该育苗温室200包括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以及第四墙体240,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相对设置,第三墙体230与第四墙体240相对设置。

第一墙体210的高度大于第二墙体220的高度;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分别与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的两端对应连接,并且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的顶部均具备弧形轮廓。

育苗温室200还包括顶部框架250,顶部框架250与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以及第四墙体240的顶端连接,并具备与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的顶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在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道260及第二通风道270。

该育苗温室200包括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以及第四墙体240,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相对设置,第三墙体230与第四墙体240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以及第四墙体240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对育苗温室200的顶部框架250进行支撑,从而通过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第四墙体240以及顶部框架250共同形成内部用于进行育苗的空间。

由于第一墙体210的高度大于第二墙体220的高度,且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分别与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的两端对应连接,故在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之间存在高度差,为了过渡第一墙体210与第二墙体220之间的高度差,故在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的顶部均设置有进行过渡的弧形轮廓,并且由于顶部框架250与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以及第四墙体240的顶端连接,在顶部框架250与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的顶端连接后,为了保证其与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的连接的紧密性,故顶部框架250具备与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的顶部相适应的弧形轮廓。

另外,在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道260及第二通风道270,第一通风道260及第二通风道270用于相互配合以提高育苗温室200内部的通风性能。

由此,该育苗温室200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墙体210、第二墙体220、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对顶部框架250的支撑作用,便可形成内部用于育苗的空间,同时该育苗温室200具备弧形的顶部形状,并且在其弧形形状的一侧两侧设置有通风结构,故在提高内部的保温效能的同时,能够提高该育苗温室200的通风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育苗温室200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该育苗温室200的建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第一墙体21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墙体210的高度大于第二墙体220的高度,故在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由此,在建造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时,可以依赖于建造地的地形结构,即选用存在高度差的坡状地形等结构,从而形成存在高度差的第一墙体210及第二墙体220,以进一步减小建造育苗温室200的成本。

其外,为进一步起到保温的作用,故在本实施例中,在育苗温室200外还设有透光膜层。

进一步地,第一通风道260为设置在第一墙体210上的多个第一通风管261,并且多个第一通风管261的开口均正对于第二墙体220;第二通风道270为设置在第二墙体220上的多个第二通风管271,并且多个第二通风管271的开口均正对于第一墙体2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通风管261及第二通风管271能够在该育苗温室200内部形成空气的对流,从而提高了该育苗温室200的通风性能。另外,为对其通风效果进行控制,故在第一墙体210上还设置有通风帘,通风帘用于敞开或是封闭第一通风管261,并且通风帘能够控制第一通风管261的敞开程度,即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控制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道260及第二通风道270均采用的是通风管类型的设置方式,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吗,为实现通风的效果,第一通风道260及第二通风道270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上述效果的实施方式。

另外,为方便进入育苗温室200的内部,在第三墙体230上设置有温室入口231。

其外,请参照图4,在设有透光膜层的同时,在育苗温室200的顶部还设置有卷帘机构280,通过卷帘机构280能够对该育苗温室200的顶部进行封闭或是敞开,并且卷帘机构280能够在封闭育苗温室200的顶部时,对育苗温室200起到保温的作用;而当其敞开育苗温室200的顶部时,使得阳光能够穿过透光膜层照进育苗温室200的内部,并且需要说明的是,该卷帘机构280能够选择性的完全敞开育苗温室200的顶部、部分敞开育苗温室200的顶部或对育苗温室200的顶部进行封闭。

具体的,卷帘机构280包括卷帘电机281、保温卷帘282以及沿第三墙体230及第四墙体240设置的卷帘轨道283;保温卷帘282设置在顶部框架250上,并与卷帘电机281连接;卷帘电机281用于带动保温卷帘282在卷帘轨道283上运动以敞开或封闭育苗温室200的顶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为对育苗温室200内部培育的作物进行喷淋,故在育苗温室200内设置有喷淋机构290,并且喷淋机构290与顶部框架250连接,由于该育苗温室200的顶部框架250通过墙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故在育苗温室200的内部不存在横梁或是立柱等结构,从而能够减小安装喷淋系统的难度,降低了喷淋系统的安装使用成本。具体的,喷淋机构290包括架体291以及喷淋管道292。其中,架体291与顶部框架250连接,喷淋管道292与架体29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6,在实际制造该育苗温室200的过程中,为提高该育苗温室200的保温效果,尤其是当该育苗温室200在北方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运用时,可以将第一墙体210设置为加厚的土墙,从而在保温性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避免在气温较低时对该育苗温室200进行加温。另外,为防止土墙的强度较低,在土墙的内部可以设置加固结构,并且加固结构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层或是砖墙层。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5,第一墙体210可以采用砖墙,其表面可以设置保温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