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807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在分析传统城市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城市农业垂直模式的重要性前提下,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而在生态农业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尤为重要,普通的生态农业灌溉装置大多数都是人工控制,同时由于各种生态种植的植物不一样,其消耗的水量也不一样,人工控制灌溉容易产生一定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包括建筑物和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建筑物的两侧,两个所述集水槽的内底壁通过连接管固定连通,两个所述集水槽的顶部均滑动插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积水孔。

所述建筑物包括窗户,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花卉种植槽,所述花卉种植槽位于窗户的下方,所述建筑物的上表面设置有农作物种植槽,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落水管和灌溉主管,所述落水管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箱盖的下表面,所述灌溉主管的底端贯穿建筑物和集水槽并延伸至集水槽的内部。

所述集水槽的内顶侧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的外表面,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集水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的内侧壁开设有升降槽,所述控制管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接触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电连接,所述停止开关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与升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顿啊延伸至控制管的外表面,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浮力球。

所述灌溉主管的顶部延伸至建筑物的上表面,所述灌溉主管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灌溉分管,所述灌溉分管的表面开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分别位于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的上方,所述灌溉分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变速模块,所述变速模块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单路继电器模块,所述单路继电器模块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所述集水槽的内底壁通过垫块固定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与灌溉主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潜水泵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管的内底壁与集水槽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的外表面,所述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水薄膜,两个所述防水薄膜的表面分别与控制管的内顶壁和内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软管,所述弹簧软管的中部与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花卉种植槽的底部内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落水管的内壁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积水孔的内壁、落水管顶部内壁和排水管的顶部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通过设置控制管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启动开关通过接触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电连接,停止开关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控制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连杆的一顿啊延伸至控制管的外表面,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浮力球,达到了对集水槽内的水进行自动感应添加的效果,当集水槽内的水位下降时,浮力球、连杆和顶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当顶杆压到启动开关时,接触器内的线圈通电发出电信号,接触器内的主触点被接通,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通电换向,进水管被打开,水进入到集水槽内,随着水位上升,浮力球通过连杆带动顶杆向上滑动,当顶杆触碰到停止开关时,主电源被切断,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第一电磁换向阀断电复位,进水管被关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2.该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通过设置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变速模块,变速模块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单路继电器模块,单路继电器模块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潜水泵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达到了对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内的植物的水分湿度进行自动感应灌溉的效果,当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内的土壤湿度不够时,土壤湿度传感器感应发出电信号,通过变速模块变速和单路继电器模块变压后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开启和潜水泵启动,潜水泵将水抽出通过喷头对花卉种植槽和农作物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当水流到土壤湿度传感器表面受到感应时,再发出电信号控制潜水泵停止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换向关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管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卉种植槽结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农作物种植槽结构电气原理图。

图中:1建筑物、2集水槽、3连接管、4箱盖、5积水孔、6窗户、7花卉种植槽、8农作物种植槽、9落水管、10灌溉主管、11进水管、111第一电磁换向阀、112控制管、1121升降槽、1122启动开关、1123停止开关、1124顶杆、1125连杆、1126浮力球、1127穿线孔、1128防水薄膜、1129弹簧软管、12灌溉分管、121喷头、122第二电磁换向阀、123土壤湿度传感器、124变速模块、125单路继电器模块、126潜水泵、127垫块、13排污管、14阀门、15排水管、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参阅图1-4,包括建筑物1和集水槽2,集水槽2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污管13,排污管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14,便于处理集水槽2内底壁长期积累的污泥和杂物,集水槽2位于建筑物1的两侧,两个集水槽2的内底壁通过连接管3固定连通,两个集水槽2的顶部均滑动插接有箱盖4,箱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积水孔5。

建筑物1包括窗户6,建筑物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花卉种植槽7,花卉种植槽7位于窗户6的下方,花卉种植槽7的底部内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的底端与落水管9的内壁固定连通,设置排水管15能够有效的将雨天落入花卉种植槽7的水进行收集导入至集水槽2内,节约水资源,建筑物1的上表面设置有农作物种植槽8,建筑物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落水管9和灌溉主管10,落水管9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箱盖4的下表面,积水孔5的内壁、落水管9顶部内壁和排水管15的顶部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6,设置过滤网16,能够有效防止发生堵塞,灌溉主管10的底端贯穿建筑物1和集水槽2并延伸至集水槽2的内部。

集水槽2的内顶侧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2的外表面,进水管11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换向阀111,集水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管112,控制管112的内侧壁开设有升降槽1121,控制管112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122和停止开关1123,启动开关1122通过接触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电连接,停止开关1123与启动开关1122电连接,控制管1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1124,顶杆11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125,连杆1125的表面与升降槽112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槽112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软管1129,弹簧软管1129的中部与连杆1125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弹簧软管1129,能够防止水进入到控制管112的内部,连杆1125的一顿啊延伸至控制管112的外表面,连杆11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浮力球1126,控制管112的内底壁与集水槽2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穿线孔1127,穿线孔1127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2的外表面,开设穿线孔1127,便于穿线和布线,启动开关1122和停止开关112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水薄膜1128,两个防水薄膜1128的表面分别与控制管112的内顶壁和内顶壁固定连接,设置防水薄膜1128能够避免启动开关1122和停止开关1123的内部进水,通过设置控制管112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122和停止开关1123,启动开关1122通过接触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电连接,停止开关1123与启动开关1122电连接,控制管1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1124,连杆1125的一顿啊延伸至控制管112的外表面,连杆11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浮力球1126,达到了对集水槽2内的水进行自动感应添加的效果,当集水槽2内的水位下降时,浮力球1126、连杆1125和顶杆112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当顶杆1124压到启动开关1122时,接触器内的线圈通电发出电信号,接触器内的主触点被接通,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11通电换向,进水管11被打开,水进入到集水槽2内,随着水位上升,浮力球1126通过连杆1125带动顶杆1124向上滑动,当顶杆1124触碰到停止开关1123时,主电源被切断,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第一电磁换向阀111断电复位,进水管11被关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灌溉主管10的顶部延伸至建筑物1的上表面,灌溉主管10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灌溉分管12,灌溉分管12的表面开设有喷头121,喷头121分别位于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的上方,灌溉分管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换向阀122,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123,土壤湿度传感器123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变速模块124,变速模块124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单路继电器模块125,单路继电器模块125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集水槽2的内底壁通过垫块127固定安装有潜水泵126,潜水泵126的出水端与灌溉主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潜水泵126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通过设置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123,土壤湿度传感器123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变速模块124,变速模块124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单路继电器模块125,单路继电器模块125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潜水泵126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达到了对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植物的水分湿度进行自动感应灌溉的效果,当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土壤湿度不够时,土壤湿度传感器123感应发出电信号,通过变速模块124变速和单路继电器模块125变压后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122开启和潜水泵126启动,潜水泵126将水抽出通过喷头121对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当水流到土壤湿度传感器123表面受到感应时,再发出电信号控制潜水泵126停止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22换向关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生态循环的农业垂直建筑模式自动浇灌装置,通过设置控制管112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122和停止开关1123,启动开关1122通过接触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电连接,停止开关1123与启动开关1122电连接,控制管1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杆1124,连杆1125的一顿啊延伸至控制管112的外表面,连杆11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浮力球1126,达到了对集水槽2内的水进行自动感应添加的效果,当集水槽2内的水位下降时,浮力球1126、连杆1125和顶杆112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当顶杆1124压到启动开关1122时,接触器内的线圈通电发出电信号,接触器内的主触点被接通,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11通电换向,进水管11被打开,水进入到集水槽2内,随着水位上升,浮力球1126通过连杆1125带动顶杆1124向上滑动,当顶杆1124触碰到停止开关1123时,主电源被切断,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第一电磁换向阀111断电复位,进水管11被关闭,通过设置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123,土壤湿度传感器123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变速模块124,变速模块124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单路继电器模块125,单路继电器模块125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潜水泵126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22电连接,达到了对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植物的水分湿度进行自动感应灌溉的效果,当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土壤湿度不够时,土壤湿度传感器123感应发出电信号,通过变速模块124变速和单路继电器模块125变压后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122开启和潜水泵126启动,潜水泵126将水抽出通过喷头121对花卉种植槽7和农作物种植槽8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当水流到土壤湿度传感器123表面受到感应时,再发出电信号控制潜水泵126停止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22换向关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控制生态农业灌溉装置效率较低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