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108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循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受消费与市场需求影响,小龙虾十分受农业养殖户青睐,在稻虾共作、稻虾轮作等养殖方式中,通常采用虾沟围田的布局,即稻田四周均分布1-1.5m宽的虾沟,以田块为单元内部连通。这种小范围的水体连通方式其目的在于小龙虾的疫病防控,但同时对水的水质及循环方式提出了较高要求。通常情况下,虾沟下部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溶氧偏低,容易小龙虾健康养殖造成危害,采用化学方法改底又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现有水体整治方案为人工投放化学物质或底排下部水体同时表层补充新鲜水来改善水体环境,这种方案既有二次污染风险又不节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底水改良水循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潜在二次污染和水资源浪费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包括:潜水泵、水循环管及封盖,所述水循环管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循环管依次连通,每个所述水循环管均包括软管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及喷水管,所述连接管本体水平布置,所述连接管本体的进水端与所述软管的出水端连通,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出水端与相邻的另一所述软管的进水端连通,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喷水管竖直布置,所述喷水管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管本体固定连接,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喷水管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口;

其中,靠近所述潜水泵布置的一所述软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连通;远离所述潜水泵布置的一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出水端被所述封盖密封,并且所述封盖与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出水端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的水循环管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循环管依次连通,并铺设于虾沟的底部,并且沿着所述虾沟的走向布置;所述潜水泵放置于所述虾沟中,用于抽取所述虾沟中的表层水体,并把抽取的水体从每个所述喷水管的喷水口喷出,对虾沟中的水体起到扰动作用,实现上下水体交换,改善下部水质,从而消除小龙虾氨氮和亚硝酸盐危害,减少改底化学品投入,有利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用户可以根据虾沟的长度,进行多个所述水循环管的拼接,从而保证虾沟底部更多水体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包括:潜水泵1、水循环管2、封盖3及安置台4。

所述水循环管2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循环管2依次连通,每个所述水循环管2均包括软管21及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包括连接管本体221、喷水管222及配重罐223,所述连接管本体221水平布置,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进水端与所述软管21的出水端连通,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出水端与相邻的另一所述软管21的进水端连通,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喷水管222竖直布置,所述喷水管22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管本体221固定连接,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喷水管222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口222a。

靠近所述潜水泵1布置的一所述软管21的进水端与所述潜水泵1的出水端连通;具体的,所述软管21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法兰接头21a,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二法兰连接头221a,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进水端与所述软管21的出水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法兰接头21a、所述第二法兰接头221a可拆卸连接;所述潜水泵1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三法兰接头1a,所述潜水泵1的出水端与一所述软管21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三法兰接头1a、所述第一法兰接头21a可拆卸连接。

远离所述潜水泵1布置的一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出水端被所述封盖3密封,避免所述连接管本体221内的水流直接从其出水端流入虾沟中,进而避免造成所述连接管22内水压的下降,并且所述封盖3与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出水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封盖3为法兰盖,所述封盖3与远离所述潜水泵1布置的一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法兰接头221a可拆卸连接。

该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的水循环管2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循环管2依次连通,并铺设于虾沟的底部,并且沿着所述虾沟的走向布置;所述潜水泵1放置于所述虾沟中,用于抽取所述虾沟中的水体,并把抽取的水体从每个所述喷水管222的喷水口222a喷出,对虾沟中的水体起到扰动作用,实现上下水体交换,改善下部水质,从而消除小龙虾氨氮和亚硝酸盐危害,减少改底化学品投入,有利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用户可以根据虾沟的长度,进行多个所述水循环管2的拼接,从而保证虾沟的多个位置均可产生水流的扰动。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222上设置有阀体222b,便于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喷水管222的开闭。

所述配重罐223包括罐体及铅块,所述罐体竖直布置所述连接管本体221的下侧,且所述罐体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本体221固定连接;所述铅块内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使得所述连接管22的重心处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从而保证了所述喷水管22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所述喷水管222倒插于虾沟底部的淤泥中。

所述安置台4包括安装板41、定位杆42及第一锁紧螺钉43,所述安装板41包括安装板本体411及沿所述安装板本体411的外周缘均匀布置的三个连接块412,所述安装板本体411为圆形,所述潜水泵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本体411的上表面,对所述潜水泵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其完全陷入虾沟底部的淤泥中;每个所述连接块412上均设置有转动孔及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孔的轴线平行于与其距离最近的所述安装板本体411的切线;所述第一螺纹孔垂直连通于所述转动孔;所述定位杆42为三个,每个所述定位杆42均包括第一转动杆421及第二转动杆422,所述第一转动杆421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42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21的中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3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3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且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3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21,用户可旋松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3后,调节所述定位杆42的角度,从而便于在不同地形上安装;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422均包括第二转动杆本体4221、套管4222及第二锁紧螺钉4223,所述套管4222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杆本体4221的下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套管4222的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垂直连通所述套管4222的内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422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4223的末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本体4221,用户可旋松所述第二锁紧螺钉4223后,调节所述第二转动杆422的长度。

工作原理:该适用于小龙虾养殖沟塘底水改良的水循环装置的水循环管2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循环管2依次连通,并铺设于虾沟的底部,并且沿着所述虾沟的走向布置;所述潜水泵1放置于所述虾沟中,用于抽取所述虾沟中的表层水体,并把抽取的水体从每个所述喷水管222的喷水口222a喷出,对虾沟中的水体起到扰动作用,从而实现上下水体交换,改善下部水质,从而消除小龙虾氨氮和亚硝酸盐危害,减少改底化学品投入,有利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用户可以根据虾沟的长度,进行多个所述水循环管2的拼接,从而保证虾沟底部更多水体得到改善。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