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106发布日期:2019-01-22 20:5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进一步是播种机,特别是玉米大豆精播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玉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原来玉米大豆播种大都为麦垅播种(人工点播、点播机播种),现在由于小麦普遍较稠密,农民外出打工,缺乏劳动力,玉米麦垅播种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开始采用麦收后播种,优良的玉米大豆播种成为一大难题。

市场上的播种机排种器较低,地轮较小,播种时,麦秸麦茬容易聚成堆,造成种子成堆或不盖子,深浅不一,干地地轮镇压轻,造成缺苗。由于播种机自身笨重,安装困难,播种时,前轻后重,拖拉机容易前翘,农民普遍反映不满意。看到这种现象,我研究所决心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经深入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发明出“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其采用大型地轮,避免麦秸麦茬的影响;自身轻,安装简单;方便可调,以适应不同的作业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包括机架,肥料箱,种子斗,地轮,其特征在于:机架后部设置地轮;机架前部两侧固定有纵向架板,架板上固定肥料箱,肥料箱下设置有播肥器,播肥器的播肥轴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地轮轴上的链轮A,从而实现由地轮转动带动播肥器播肥;播肥器通过下肥管和施肥腿播施肥料;在肥料箱后方,设置有种子斗,种子斗下设置有播种器,播种器上的播种轮通过链条连接地轮轴上的链轮B,从而实现由地轮转动带动播种器播种;播种器通过播种腿下播种子;所述地轮的结构是:外部为钢板制作的轮沿,轮沿与轴套连接辐条为板或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所述机架的组成是:左右两个纵杆,纵杆前端部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施肥腿活动固定于第一横杆上,可在第一横杆上左右横向移动固定;播种腿活动固定于第二横杆上,可在第二横杆上左右横向移动固定;地轮的轴设置于纵杆的后部。

所述地轮,其轴套套于地轮轴上,可在地轮的轴上左右横向移动固定。

所述地轮轴为可移动结构,即轮轴的两端置于左右轴承中,轴承置于轴承座中,轴承座通过螺杆设置在机架纵杆的条孔中,螺杆可在条孔中移动固定。

所述的播肥器、下肥管、施肥腿有两套;并排设置。

所述的种子斗、播种腿有两套;并排设置。

所述播种器离地面40厘米以上。

所述地轮直径为50-80厘米,地轮轮沿的宽度为4-8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排种器在上面,离麦茬高,采用大型地轮,使轴和链条离地高,播种时不会出现麦秸麦茬聚成堆的现象,减少缺苗断垅;2、地轮与播种腿不是一体,可根据墒情移动地轮,选择镇压或不镇压;3、施肥腿与播种腿深浅宽窄方便可调;4、播种机自身轻,一人即可安装使用;5、耧铧附焊高碳钢,更耐磨,经试验,比原来同类型的播种机拉着轻,不怕硬地,深浅一致;6、广泛适用于玉米大豆播种。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肥料箱1,播肥轴2,架板3,机架4,施肥腿5,下肥管6,播种腿7,支撑架8,地轮9,地轮轴10,链条11,播种器12,播种轮13,种子斗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易调轻型玉米大豆精播机,包括机架4,机架4的组成是:左右两个纵杆,纵杆前端有第一横杆,该横杆后,还有一个横杆,即第二横杆;肥料箱1(铆钉所围部分),种子斗14,地轮9,机架4前部两侧固定有纵向架板3,架板3上固定肥料箱1,肥料箱1下设置有播肥器,播肥器的播肥轴2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地轮轴10链轮,从而实现由地轮9转动带动播肥器播肥;播肥器的下肥管6通向施肥腿5后部;施肥腿5活动固定于第一横杆上,可在第一横杆上左右移动固定;在肥料箱1后方,设置有种子斗14,种子斗14下设置有播种器12(也称排种器,一般采用精细播种器),播种器12离地面40厘米以上,进一步可以是45厘米以上;播种器12上播种轮13,通过链条11连接地轮轴10链轮,从而实现由地轮9转动带动播种器12播种;播种器12的通向播种腿7,播种腿7为空心结构,上部嗽叭状开口承接种子;播种腿7活动固定于第二横杆上,可在第二横杆上左右移动固定。种子斗14与播种器12上端固定于支撑架8上部,支撑架8下端活动固定于第二横杆上。

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牵引架,与拖拉机连接。

所述地轮9的结构是:外部为钢板制作的轮沿,轮沿与轴套连接辐条采用板(如钢板)或筋(如钢筋)。地轮9直径为50-80厘米,优选55-70厘米。地轮9轮沿的宽度为4-8厘米,优选4.5-6厘米。

所述地轮轴10为可移动结构,即,轮轴9的两端置于左右轴承中,轴承置于轴承座中,轴承座通过螺杆设置在机架4纵杆的条孔中,螺杆可在条孔中前后移动固定,从而能使地轮9前后移动;同时,螺杆可在条孔中上下移动固定,从而能使地轮9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地轮9的作用是:调节链条的松紧;上下移动地轮9的作用是:可调节地轮9的高度,从而调节施肥腿5,播种腿7入土的深浅。

所述地轮9可在地轮轴10上左右移动固定,从而可调节地轮9相对前面播种腿7的位置。当土地墒情较小时,需要压实保墒,这时,将地轮9调节到播种腿7正后方,播种腿7播种后,地轮9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镇压,从而起到保墒作用。当土地墒情较大时,不需要压实保墒,这时,将地轮9调节到播种腿7一侧,便于减少行走阻力。

所述的播肥器、下肥管6、施肥腿5有两套;并排设置。

所述的种子斗14、播种腿7有两套;并排设置。

所述施肥腿5置于播种腿7的前左侧。

所述施肥腿5与下肥管6下部可以是合二为一结构,即,施肥腿5为中空结构,下肥管6下部直接插入施肥腿5内。

所述耧铧采用高碳钢,更耐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