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528发布日期:2019-01-22 20:5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

技术背景

2016年,国内鲜食玉米总量达到100万公顷,不仅如此,今后几年鲜食玉米需求量和出口量都有可能增加,国内种植规模还会扩大。按照我国的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数量计算,我国种植鲜食玉米潜力将达到1500万亩,每亩创造纯产值按600元计算,将创造90亿元巨大市场。随着鲜食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鲜食玉米生产机械化却没有实现,目前鲜食玉米的生产过程还依靠人力,尤其是收获过程完全依靠人工完成,极大的增加了农户的劳动负担,也严重阻碍了鲜食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

由于鲜食玉米采收的特殊作业环境以及国内研究的缺乏,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现有鲜食玉米收获机割台中的夹持摘穗机构是由对应的两组夹持管错开后由主动带轮上所安装的液压马达驱动,带动被动带轮和拨禾盘转动,带穗玉米秸秆被拨禾盘夹住,并被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上的皮带夹紧,再由摘穗辊上安装的液压马达带动摘穗辊摘穗,两组皮带是同向运动的。但是该机构结构复杂,需要两组液压马达同时提供动力,提高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益低。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关键部件为摘穗机构,现有摘穗设备对鲜食玉米进行摘穗作业时。其摘穗效果不够理想、摘穗损失大、对果穗损伤严重和机械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时,摘穗效果不够理想、摘穗损失大、对果穗损伤严重和机械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包括机架以及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置于机架上层的摘穗台、输送装置、驾驶台和果穗收集箱,轮式行进装置置于机架下层,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整机前进,摘穗台和输送装置开始运作,摘穗台对鲜食玉米果穗进行采摘作业,经过输送装置输送到后部果穗收集箱;

所有工作部件安装于整机机架上,左右两个后轮和前轮作为整机的轮式行进装置驱使整机前进,后轮安装在整机机架的后轮转轴上绕其转动,后轮的主要作用是为整机导向,前轮安装在整机机架的前轮转轴上绕其转动,前轮为动力轮,柴油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前轮驱动整机前进,整机机架上表面安装有果穗收集箱,果穗收集箱可由液压马达驱使其沿整机机架上的转轴Ⅰ转动,其转动角度为60°~75°,卸下采得的玉米果穗,整机机架中部设置有驾驶座,驾驶座前方安装有转向盘,转向盘和驾驶座联合组成收获机整机的驾驶室,驾驶室右侧设置有储油箱和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由柴油发动机机带动产生高压液体,用于驱动后续的各类液压马达,整机机架前端设置摘穗台安装架,摘穗台安装架上,转轴Ⅱ安装于机架上,安装架横轴长度为800mm~1000mm,安装架纵轴和安装架竖轴均垂直于安装架横轴,安装架竖轴上表面与摘穗台焊接固连,液压马达驱动转轴Ⅱ转动,带动摘穗台安装架转动,摘穗台安装架的转轴转动角度为20°~35°,配合一定的整机底盘高度,可适应作业的果穗高度为350mm~750mm,加强机具适应性,摘穗台安装架前端设置新型摘穗台,摘穗台摘下鲜食玉米果穗,再由挡板和传送道组成的输送装置将玉米果穗输送到果穗收集箱,其中,传送道下表面与摘穗台安装架中的安装架纵轴的上表面焊接固连;所述摘穗台由摘穗台机架、拉茎装置、掰穗辊和往复式割刀组成,所述摘穗台机架的内部安装有掰穗辊,且所述摘穗台机架的另一端外侧壁安装有往复式割刀;所述摘穗台机架中,前后两个互相平行的纵梁Ⅰ和左右两个互相平行的横梁Ⅰ组成矩形机架的底框,后侧纵梁的下表面与摘穗台安装架上的安装架竖轴上表面焊接固连,矩形底框的四个垂直角处焊接有竖梁,长度为950mm,即摘穗台高度为950mm,距横梁Ⅰ上表面200mm处设置左右两个互相平行的横梁Ⅱ,距后侧纵梁上表面200mm处设置一条间断的纵梁Ⅱ,间断处焊接安装轴,用于安装掰穗辊,竖梁上表面焊接前后两个互相平行的纵梁Ⅲ,纵梁Ⅲ间断处焊接有安装座Ⅰ,用于安装拉茎架,肋板加强机架的结构强度,前侧纵梁的内表面焊接有竖板,竖板与两个斜板形成一个漏斗,将掰穗辊采下的鲜玉米果穗收集;所述拉茎装置中,拉茎架作为其他辅助零件的载具,拉茎架主干为“L”形空心钢架,其内侧面焊接液压马达座,其上均布六个直径为12mm螺纹孔,用于安装BMR-80-L液压马达,轴孔Ⅰ可容纳直径为60mm的转动轴,轴孔Ⅱ直径为16mm,贯穿拉茎架主干的上下表面,安装座Ⅱ与安装座Ⅰ配合,将拉茎架安装在摘穗台机架上,张紧轮座垂直焊接于拉茎架主干内侧,张紧轮座上有宽度为16mm的长孔,长孔贯穿张紧轮座的上下表面,在距“L”形空心钢架的拐角处150mm,于拉茎架主干的下表面焊接有掰穗辊座,其长度为200mm,“L”形空心钢架的末端焊接焊接从动轮座,其直径为60mm,用于安装拉茎装置的从动轮,拉茎架为拉茎装置的主干部分,BMR-80-L液压马达安装在拉茎架的液压马达座上,并利用M12×32螺栓安装,在BMR-80-L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抛禾轮和主动轮进行顺时针旋转,主动轮上安装三角带,三角带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轮上,带动拨禾轮转动,从动轮和拨禾轮同时安装在转动轴,张紧轮安装在轴销上,张紧轮对三角带进行张紧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比为1:1,拉茎装置一共有四具,分别两两镜像对称分布并安装于摘穗台机架,形成两行喂入式拉茎装置,两镜像对称安装的拉茎装置的距离不大于5mm;所述掰穗辊中,掰穗辊主轴直径为60mm,长度为750mm,安装孔Ⅰ的孔直径为20mm,其与摘穗台机架上的安装轴配合,将掰穗辊一端安装于摘穗台,安装孔Ⅱ的孔直径为10mm,其安装于拉茎架上的掰穗辊座,掰穗辊安装在摘穗台中,致使掰穗辊主轴安装倾斜角为50°~75°;所述往复式割刀长度不小于1000mm,其安装板的后表面焊接于摘穗台机架的前侧纵梁,往复式割刀上的定刀焊接于安装板的前表面的下部,动刀在定刀上表面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摘穗装置可进行两行摘穗,一对摘穗装置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拉茎装置和一对镜像对称的掰穗辊组成,则其拉茎装置和掰穗辊的数量都是四具,两具镜像对称的掰穗辊距离不小于35mm,两具镜像对称的摘穗装置距离不大于5mm。

优选的,所述往复式割刀的定刀高度为80mm,刀齿数为33,动刀高度为40mm,刀齿数为32,动刀单向移动的距离为44mm。

工作时,启动柴油发动机,整机空载运转待摘穗装置运行平稳,并启动液压装置检查果穗收集箱和摘穗台升降是否正常,根据采收鲜食玉米果穗高度调整摘穗台以达到最佳摘穗高度,对整机挂前进1挡,使其平稳前进,再由驾驶人员调整方向对准两行鲜食玉米植株,采收鲜食玉米时,往复式割刀对鲜食玉米茎秆进行切割作业,同时,夹持装置完成对玉米茎秆上部的夹持,玉米茎秆随着运动的三角带向摘穗台后方输送,玉米茎秆下端的果穗在随着茎秆向后输送的过程中,被倾斜的掰穗辊掰下,落入摘穗台机架的斜板滚入由挡板和传送道组成的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将玉米果穗输送到果穗收集箱,完成鲜食玉米的收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采用斜辊摘穗和拉茎装置的配合,完成鲜食玉米的采摘,实现鲜食玉米的机械化收获,不仅采摘结构新颖,而且机械效率高、采摘损失率和果穗损伤率低,特别适用于鲜食玉米主产区的鲜食玉米收获,同时减轻鲜食玉米种植户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摘穗台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摘穗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摘穗台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掰穗辊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茎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拉茎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拉茎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掰穗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割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轮,2-整机机架,3-柴油发动机,4-驾驶座,5-前轮,6-储油箱,7-摘穗台安装架,8-摘穗台机架,9-拉茎架,10-转向盘,11-挡板,12-传送道,13-液压油泵,14-果穗收集箱,15-BMR-80-L液压马达,16-掰穗辊,17-M12×32螺栓,18-抛禾轮,19-主动轮,20-张紧轮,21-轴销,22-三角带,23-拨禾轮,24-从动轮,25-转动轴,26-往复式割刀,201-转轴Ⅰ,202-后轮转轴,203-前轮转轴,701-转轴Ⅱ,702-安装架横轴,703-安装架竖轴,801-纵梁Ⅰ,802-横梁Ⅰ,803-横梁Ⅱ,804-竖梁,805-纵梁Ⅱ,806-安装轴,807-纵梁Ⅲ,808-安装座Ⅰ,809-肋板,810-竖板,811-斜板,901-拉茎架主干,902-液压马达座,903-螺纹孔,904-轴孔Ⅰ,905-轴孔Ⅱ,906-安装座Ⅱ,907-张紧轮座,908-长孔,909-掰穗辊座,910-从动轮座,1601-安装孔Ⅰ,1602-掰穗辊主轴,1603-安装孔Ⅱ,2601-安装板,2602-定刀,2603-动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新型斜辊掰穗式鲜食玉米收获机整机中,所有工作部件安装于整机机架2上,左右2个后轮1和前轮5作为整机的轮式行进装置驱使整机前进,后轮1安装在整机机架2的后轮转轴202上绕其转动,后轮1的主要作用是为整机导向,前轮5安装在整机机架2的前轮转轴203上绕其转动,前轮5为动力轮,柴油发动机3的动力传递到前轮5驱动整机前进,整机机架2上表面安装有果穗收集箱14,果穗收集箱14可由液压马达驱使其沿整机机架2上的转轴Ⅰ201转动,其转动角度为60°~75°,卸下采得的玉米果穗,整机机架2中部设置有驾驶座4,驾驶座前方安装有转向盘10,转向盘10和驾驶座4联合组成收获机整机的驾驶室,驾驶室右侧设置有储油箱6和液压油泵13,液压油泵13由柴油发动机3机带动产生高压液体,用于驱动后续的各类液压马达,整机机架2前端设置摘穗台安装架7,摘穗台安装架7上,转轴Ⅱ701安装于机架2上,安装架横轴702长度为800mm~1000mm,安装架纵轴704和安装架竖轴703均垂直于安装架横轴702,安装架竖轴703上表面与摘穗台焊接固连,液压马达驱动转轴Ⅱ701转动,带动摘穗台安装架7转动,从而调前端摘穗台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果穗生长高度,摘穗台安装架7的转轴转动角度为20°~35°,配合一定的整机底盘高度,可适应作业的果穗高度为350mm~750mm,加强机具适应性,摘穗台安装架7前端设置新型摘穗台,摘穗台摘下鲜食玉米果穗,再由挡板11和传送道12组成的输送装置将玉米果穗输送到果穗收集箱14,其中,传送道12下表面与摘穗台安装架7中的安装架纵轴704的上表面焊接固连。本说明中前后左右是人员坐在驾驶位置时的方向。

如图4所示,摘穗台主要由摘穗台机架8、拉茎装置、掰穗辊16和往复式割刀26等一系列零件构成,正如前面所说,摘穗台可上下调整以配合不同鲜食玉米果穗高度。

如图5所示,摘穗台机架8中,前后2个互相平行的纵梁Ⅰ801和左右2个互相平行的横梁Ⅰ802组成矩形机架的底框,后侧纵梁801的下表面与摘穗台安装架7上的安装架竖轴703上表面焊接固连,矩形底框的四个垂直角处焊接有竖梁804,长度为950mm,即摘穗台高度为950mm,距横梁Ⅰ802上表面200mm处设置左右2个互相平行的横梁Ⅱ803,距后侧纵梁801上表面200处设置一条间断的纵梁Ⅱ805,间断处焊接安装轴806,用于安装掰穗辊16,竖梁804上表面焊接前后2个互相平行的纵梁Ⅲ807,纵梁Ⅲ807间断处焊接有安装座Ⅰ808,用于安装拉茎架9,肋板809加强机架的结构强度,前侧纵梁801的内表面焊接有竖板810,竖板810与2个斜板811形成一个漏斗,将掰穗辊16采下的鲜玉米果穗收集,进行后续输送作业;

如图6和图10所示,掰穗辊16中,掰穗辊主轴1602直径为60mm,长度为750mm,安装孔Ⅰ1601的孔直径为20mm,其与摘穗台机架8上的安装轴806配合,将掰穗辊16一端安装于摘穗台,安装孔Ⅱ1603的孔直径为10mm,其安装于拉茎架9上的掰穗辊座909,掰穗辊16安装在摘穗台中,致使掰穗辊主轴1602安装倾斜角为50°~75°;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拉茎装置中,拉茎架9作为其他辅助零件的载具,拉茎架主干901为“L”形空心钢架,其内侧面焊接液压马达座902,其上均布6个直径为12mm螺纹孔903,用于安装BMR-80-L液压马达15,轴孔Ⅰ904可容纳直径为60mm的转动轴,轴孔Ⅱ905直径为16mm,贯穿拉茎架主干901的上下表面,安装座Ⅱ906与安装座Ⅰ808配合,将拉茎架9安装在摘穗台机架8上,张紧轮座907垂直焊接于拉茎架主干901内侧,张紧轮座907上有宽度为16mm的长孔908,长孔908贯穿张紧轮座907的上下表面,在距“L”形空心钢架的拐角处150mm,于拉茎架主干901的下表面焊接有掰穗辊座909,其长度为200mm,“L”形空心钢架的末端焊接焊接从动轮座910,其直径为60mm,用于安装拉茎装置的从动轮24,拉茎架9为拉茎装置的主干部分,BMR-80-L液压马达15安装在拉茎架9的液压马达座902上,并利用M12×32螺栓17安装,在BMR-80-L液压马达15的驱动下,抛禾轮18和主动轮19进行顺时针旋转俯视,主动轮19上安装三角带22,三角带22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轮24上,带动拨禾轮23转动,从动轮24和拨禾轮23同时安装在转动轴25,张紧轮20安装在轴销21上,张紧轮20对三角带22进行张紧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比为1:1,拉茎装置一共有4具,分别两两镜像对称分布并安装于摘穗台机架8,形成两行喂入式拉茎装置,两镜像对称安装的拉茎装置的距离不大于5mm,在达到夹持茎秆目的的同时,也不会形成茎秆堵塞;

如图11所示,往复式割刀26长度不小于1000mm,定刀2602高度为80mm,刀齿数为33,动刀2603高度为40mm,刀齿数为32,动刀2603单向移动的距离为44mm,其安装板2601的后表面焊接于摘穗台机架8的前侧纵梁801,往复式割刀26上的定刀2602焊接于安装板2601的前表面的下部,动刀2603在定刀2602上表面左右滑动,形成切割作业,切割鲜食玉米茎秆;

摘穗装置可进行两行摘穗,1对摘穗装置包括1对镜像对称的拉茎装置和1对镜像对称的掰穗辊16组成,则其拉茎装置和掰穗辊的数量都是4具,2具镜像对称的掰穗辊16距离不小于35mm,2具镜像对称的摘穗装置距离不大于5mm,整机长度为4300mm,宽度为2000mm,高度为3000mm,其重量约为2.5t,果穗箱容量为1000kg。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香蕉主产区的香蕉茎秆综合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