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5666发布日期:2019-03-02 02:0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猴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



背景技术:

灵长类实验动物与人类遗传物质有75~98.5%的同源性,与人类在解剖、生理学、行为学、等的特点最接近,灵长类动物包括恒河猴、食蟹猴、熊猴、豚尾猴、红面猴、日本猕猴和狒狒等。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灵长类实验动物在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国内主要是使用标准化的饲养栏舍饲养灵长类动物,标准化的饲养不仅容易识别个体、定时定量饲喂,而且便于观察个体的精神状态,以及采食、粪便和尿液等状况,对培育合格的实验用猴意义重大。

在标准化的养殖场,猴子一般饲养在养殖房内。而需要进行实验前,一般都是将需要实验的猴子单养于饲养笼内。由于猴子喜好攀援,因此在动物栖息笼内一般设有栖息架,但是目前的栖息架一般直接是用1-2根杆焊接在笼体中下部,这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便安装,清洁不便,容易损坏。无法拆卸的,而且影响猴子的动物福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易于饲养笼整体安装,更换清洁方便,不容易被损坏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和笼体中的栖息架,在笼体中下部的一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片,在相对的另一侧壁中下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上活动固定有第一活动片,第二固定片上活动固定有第二活动片,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内侧都设有固定套管,所述的栖息架的两端分别套于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固定套管上,或所述的栖息架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固定套管中,从而将栖息架固定住。

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上的固定孔,再拧上固紧螺丝,从而将第一活动片活动固定住;所述的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上的固定孔,再拧上固紧螺丝,从而将第二活动片活动固定住。

所述的栖息架可以为栖息杆。

本实用新型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由于可移动的栖息架固定于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固定套管中或上,当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拧开固紧螺丝,卸下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从而将栖息架取出。从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方便安装和清洁,不容易损坏。猴子的动物福利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好);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的结构示意图(将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固定螺栓和固紧螺丝拆除后);

其中1、笼体;2、栖息架;3、第一固定片;4、第二固定片;5、第一活动片;6、第二活动片;7、8、固定套管;9、固定孔;10、固定螺栓;11、固紧螺丝;12、固定孔;13、固定螺栓;14、固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含可移动栖息架的饲养笼,包括笼体1和笼体中的栖息架2,在笼体中下部的左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片3(第一固定片设有左侧壁横向中部),在相对的右侧壁中下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片4(第二固定片设有右侧壁横向中部),第一固定片上活动固定有第一活动片5,第二固定片上活动固定有第二活动片6,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内侧都设有不锈钢固定套管7、8,所述的栖息架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固定套管中,从而将栖息架固定住。所述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9,固定螺栓10穿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上的固定孔,再拧上固紧螺丝11,从而将第一活动片活动固定住;所述的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12,固定螺栓13穿过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上的固定孔,再拧上固紧螺丝 14,从而将第二活动片活动固定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