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线轮用轮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292发布日期:2019-01-13 16:1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渔线轮用轮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线轮领域,尤其是渔线轮用轮脚。



背景技术:

渔线轮脚掌是渔线轮主体的重要部分之一,其用于方便将渔线轮直接固装于钓竿上,目前,轮脚跟渔线轮主体部分为一体状,重量较大,使用体验不佳,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渔线轮用轮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渔线轮用轮脚,包括脚掌和脚杆,所述脚杆一端设有脚掌,脚杆另一端设有壳体连接体,脚杆包括杆体a、杆体b和杆体c,壳体连接体右侧上部连接杆体a一端,壳体连接体右侧下部连接杆体b一端,杆体a另一端和杆体b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处通过杆体c连接脚掌,脚杆上设有镂空,壳体连接体通过在渔线轮主体上设置的穿孔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由螺钉紧固。

所述壳体连接体、杆体a、杆体b形成镂空部a。

所述杆体a设有镂空部b。

所述杆体b形成镂空部c。

所述杆体c形成镂空部d。

所述壳体连接体下部呈 C字型,左侧顶部设有凸起,右侧顶部设有限位孔,底部和右侧上设有穿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轮杆的多处镂空设计,不仅有极强的结构强度,且加工工艺简易,且使用铝合金材质,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实用且耐用。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3、4、5所示的渔线轮用轮脚,包括脚掌1和脚杆,所述脚杆一端设有脚掌1,脚杆另一端设有壳体连接体4,脚杆包括杆体a3、杆体b6和杆体c2,壳体连接体4右侧上部连接杆体a3一端,壳体连接体4右侧下部连接杆体b6一端,杆体a3另一端和杆体b6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处通过杆体c2连接脚掌1,脚杆上设有镂空,壳体连接体4通过在渔线轮主体上设置的穿孔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由螺钉紧固。

所述壳体连接体4、杆体a3、杆体b6形成镂空部a。镂空部a形似三角形,三角强度大,不易断。

所述杆体a3设有镂空部b。镂空部b为一长条镂空部。

所述杆体b6形成镂空部c。镂空部c为一长条镂空部。

所述杆体c2形成镂空部d。镂空部d为一短条镂空部。

所述壳体连接体4下部呈 C字型,左侧顶部设有凸起5,右侧顶部设有限位孔7,底部和右侧上设有穿孔。

使用时,壳体连接体4右侧上部内壁设有凹陷口,下部内壁平滑,底部弯曲,是为了安装在壳体的边缘,避免与壳体内部价碰触留有空间,且凸起5与渔线轮主体卡槽配合,右侧上部的限位孔7安装在卡柱上,加上底部和右侧的穿孔通过螺钉固定,牢固可靠,轮杆的多处镂空设计,使得整体重量减轻,材料节省,成本降低,且强度好,使用效果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