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654发布日期:2019-02-15 19:5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

叶轮式增氧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池塘养鱼机械,它是通过叶轮搅拌等方式使水体增氧、曝气,改善水质而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鱼产量。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的叶轮通常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外周的多个叶片,叶片与主体部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多个叶片的在主体部外周的高度一致,这种现有的叶轮效率较低,推水范围较小,推水距离也较近,叶轮所提起的水在空气中的时间较短,使水的含氧量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叶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以解决现有叶轮效率较低,推水范围较小,推水距离也较近,叶轮所提起的水在空气中的时间较短,使水的含氧量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包括:叶轮骨架和设置于所述叶轮骨架外周面的多个叶片;

所述叶轮骨架包括环状侧壁、圆形底壁、第一加强筋、中心连接柱、叶片安装柱以及第二加强筋;所述圆形底壁设置于所述环状侧壁的底部,所述中心连接柱设置于所述中心连接柱的圆心位置,所述环状侧壁的外周面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弧状凹陷,每个所述弧状凹陷内壁与所述中心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圆形底壁上对应相连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扇形镂空部;每个所述弧状凹陷的外壁设置有一个所述叶片安装柱,所述叶片安装柱在所述叶轮骨架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两层,两层所述叶片安装柱相交错,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叶片安装柱与所述环状侧壁之间,所述环状侧壁上设置有叶片安装槽;

所述叶片包括鸭蹼状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鸭蹼状底板一端的安装块,所述鸭蹼状底板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凸棱,所述鸭蹼状底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凸棱垂直的第二凸棱,以及与所述第一凸棱垂直的两个第三凸棱,远离所述安装块的第二凸棱与所述第一凸棱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条状通孔,所述第一凸棱与两个第二凸棱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叶片安装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小于所述环状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在所述环状侧壁到所述中心连接柱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12个,所述叶轮骨架的外周面设置有两层叶片,每层叶片的数量为6个。

可选的,所述叶轮骨架的外径为33cm,所述叶轮骨架的高度为33cm,所述叶片安装柱的长度为8cm。

可选的,所述叶片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10cm。

可选的,所述叶轮骨架安装所述叶片后的外直径为66cm。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包括:叶轮骨架和设置于叶轮骨架外周面的多个叶片;叶轮骨架包括环状侧壁、圆形底壁、第一加强筋、中心连接柱、叶片安装柱以及第二加强筋;叶片安装柱在叶轮骨架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两层,两层叶片安装柱相交错,从而实现在叶轮骨架的外围安装双层叶片,与现有的增氧机叶轮相比,叶片可以自由安装拆卸以及任意组合,工作效率可大大提升,运行过程中的推水范围更广,推水距离更远,提水过程中水在空气中的时间更长,可显著提升水中的氧含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的叶片分布示意图。

图示说明:1-叶轮骨架;2-叶片;11-环状侧壁;12-圆形底壁;13-第一加强筋;14-中心连接柱;15-叶片安装柱;16-第二加强筋;111-弧状凹陷;121-扇形镂空部;151-叶片安装槽;20-鸭蹼状底板;21-第一凸棱;22-第二凸棱;23-第三凸棱;24-条状通孔;25-圆形通孔;26-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包括:叶轮骨架1和设置于叶轮骨架1外周面的多个叶片2。

其中,叶轮骨架1包括环状侧壁11、圆形底壁12、第一加强筋13、中心连接柱14、叶片安装柱15以及第二加强筋16。圆形底壁12设置于环状侧壁11的底部,中心连接柱14设置于中心连接柱14的圆心位置,用于将叶轮与驱动装置连接。

环状侧壁11的外周面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弧状凹陷111,用于设置叶片。每个弧状凹陷111内壁与中心连接柱14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筋13,第一加强筋13用于提升叶轮骨架1的强度。

圆形底壁12上对应相连两个第一加强筋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扇形镂空部121,可减轻叶轮的重量。每个弧状凹陷111的外壁设置有一个叶片安装柱15,用于安装叶片2。叶片安装柱15在叶轮骨架1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两层,两层叶片安装柱15相交错,每个弧状凹陷111处设置一个叶片安装柱15,每相邻两个叶片安装柱15的安装高度不同,从而使得叶片安装柱15分为两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的高度小于环状侧壁11的高度,第一加强筋13的高度在环状侧壁11到中心连接柱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一加强筋13的数量为12个,叶轮骨架1的外周面设置有两层叶片2,每层叶片2的数量为6个。

第二加强筋16连接于叶片安装柱15与环状侧壁11之间,用于增强叶片安装柱15的强度,环状侧壁11上设置有叶片安装槽151,用于安装叶片2。

其中,叶片2包括鸭蹼状底板20以及设置于鸭蹼状底板20一端的安装块26,鸭蹼状底板20可提升提水量,安装块26与叶片安装槽151相适配,以实现叶片2的安装。

具体地,鸭蹼状底板20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凸棱21,鸭蹼状底板20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凸棱21垂直的第二凸棱22,以及与第一凸棱21垂直的两个第三凸棱23。第一凸棱21、第二凸棱22以及第三凸棱23的设置可提升叶片2的强度,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远离安装块26的第二凸棱22与第一凸棱21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条状通孔24,第一凸棱21与两个第二凸棱22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5,安装块26设置于叶片安装槽15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叶轮骨架1的外径为33cm,叶轮骨架1的高度为33cm,叶片安装柱15的长度为8cm。叶片2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10cm。叶轮骨架1安装叶片2后的外直径为66cm。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水车增氧机组合式叶轮,包括:叶轮骨架1和设置于叶轮骨架1外周面的多个叶片2。其中,叶轮骨架1包括环状侧壁11、圆形底壁12、第一加强筋13、中心连接柱14、叶片安装柱15以及第二加强筋16;叶片安装柱15在叶轮骨架1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两层,两层叶片安装柱15相交错,从而实现在叶轮骨架1的外围安装双层叶片2,与现有的增氧机叶轮相比,叶片可以自由安装拆卸以及任意组合,工作效率可提升30%,运行过程中的推水范围更广,推水距离远30%,提水过程中水在空气中的时间更长,可显著提升水中的氧含量。

以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