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4921发布日期:2019-04-29 11:3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巢脾,具体的,涉及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



背景技术:

蜜蜂养殖是一个传统行业,将蜜蜂圈养在蜂箱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的开花周期进形追逐式放养,达到最大限度采蜜的目的。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不单能采集蜂蜜,还能通过不断的变换花丛完成授粉过程,对自然界中植被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蜂大国,现有蜂群800多万群,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在养蜂生产的蜂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巢脾,巢脾是蜜蜂产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由巢础和巢框两部分组成,巢础和巢框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养蜂的成败。

目前,蜂农使用的蜂巢脾是木框结构蜡底,做工粗糙,大小不一,厚薄不一,蜂巢区较大,导致蜂王卵在蜂巢脾上相对分散,无法在移虫机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可以用于专用的移虫设备内,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所述蜂巢脾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有蜂巢区,蜂巢区设置在蜂巢脾的中间位置,在蜂巢脾的侧面上设有把手,蜂巢脾的长度为475-490mm,蜂巢脾的宽度为220-230mm,把手的长度为38-42mm。

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蜂巢区每一行内设有70-75个蜂巢,每一列内设有22-25个蜂巢。

每个蜂巢的底面均为平面,每个蜂巢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蜂巢脾是由两块相同的分板组合而成的。

蜂巢脾是由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板组合而成的,蜂巢区位于分板的正面。

在分板的背面设有固定柱和固定环,固定柱的直径与固定环的内径一致,通过将固定柱安装到固定环内从而将两块分板固定连接。

在分板的背面分为固定柱区和固定环区,固定环区与固定柱区相互对称,固定柱均布在固定柱区内,固定环均布在固定环区内。

固定柱所在中心轴的位置与固定环所在中心轴的位置呈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把手的背面设有固定柱,在另一个把手的背面设有固定环。

分板的厚度为5-7mm,固定柱的长度和固定环的长度均为10-12mm。

固定柱在固定柱区边上的分布相对于固定柱区的中部密集,相对应的,固定环在固定环区边上的分布相对于固定环区的中部密集,在固定柱区与固定环区之间设有空隙带,在空隙带内不设有固定柱和固定环。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分板背面设有分隔框,在靠近固定柱区的边界上的每个分隔框内均设有固定柱,在固定柱区的中部每隔一行分隔框内设有固定柱,对应的,在靠近固定环区的边界上的每个分隔框内均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区的中部每隔一行分隔框内设有固定环,在固定柱区与固定环区之间设有一列分隔框。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固定柱在固定柱区内呈“回”字形分布,相对应的,固定环在固定环区内也呈“回”字形分布。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蜂巢脾的侧面设有防蜡条,防止蜜蜂在没有蜂巢的区域进行筑巢,提高蜂巢脾内蜂王虫卵的密集型,从而提高移虫的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相邻的两个防蜡条之间可转动连接,便于对防蜡条进行收纳,减小收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缩小蜂巢的大小,从而使得蜂卵在蜂巢脾内相对集中,提高移虫机的移虫效率。

(2)将分板的结构设置成相同的结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安装的贴合度。

(3)在蜂巢脾外设置防蜡条,防止蜜蜂在蜂巢外建立蜂巢,提高蜂卵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分板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蜂巢脾1,蜂巢区2,把手3,分板4,固定柱6,固定环5,防蜡条7,平整带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移虫机专用蜂巢脾,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脾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有蜂巢区2,蜂巢区2设置在蜂巢脾1的中间位置,在蜂巢脾1的侧面上设有把手3,把手3用于将蜂巢脾1安装在蜂箱内,并且把手3便于用户对蜂巢脾1的抓取,蜂巢脾1的长度为475-490mm,蜂巢脾1的宽度为220-230mm,把手的长度为38-42mm,传统蜂巢脾的长度为440mm,宽度为235mm,把手长度为22mm,本实用新型的蜂巢脾相对较小,对应的蜂巢区的范围也相对减小,蜂巢区的范围减小,使得在单位面积上的蜂王卵密度变大,当移虫机对蜂巢内的蜂卵进行取样时所要移动的距离较短,相对的,移虫机放样的时候移动的距离也较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移虫机的移虫效率。

蜂巢区2每一行内设有70-75个蜂巢,每一列内设有22-25个蜂巢,传统蜂巢脾内每一行设有87-90个蜂巢,每一列设有47-50个蜂巢,蜂巢区2内的蜂巢数量明显减小,使得蜂卵在蜂巢脾上相对集中。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六角形蜂巢的内径为5.2-5.4mm,蜂巢区内蜂巢的高度为1.2mm,蜂巢区作为蜜蜂筑巢的基底,使得蜜蜂在每块蜂巢板上筑巢的位置固定,使得每块蜂巢脾内的蜂巢数量固定,提高统一性。

每个蜂巢的底面均为平面,每个蜂巢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把蜂巢底面设置成平面,是为了使得机械手能更好的对蜂巢内的蜂王虫卵进行抓取,传统的蜂巢底面呈弧形,移虫机的移虫针在对蜂卵进行拾取时,由于移虫针有一定宽度,导致移虫针无法到达蜂巢的最底端,对蜂卵造成伤害或者无法将蜂卵移出,影像移虫机的工作效率。

蜂巢脾1是由两块结构相同的分板4组合而成的,两块分板4的背面贴合,蜂巢区2位于分板的正面,在蜂巢脾1的两侧均设有蜂巢区,蜜蜂可以在蜂巢脾1的两个面上筑蜂巢,提高蜂巢脾1的利用率,并且在生产分板时,只需要准备一副分板模具,减少在生产分板时的开模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分板4的背面设有固定柱6和固定环5,固定柱6的直径与固定环5的内径一致,通过将固定柱6安装到固定环5内从而将两块分板固定连接,固定柱6与固定环5的结构简单,并且内径一致,为生产分板模具带来便利,同时减低开模成本。

在分板4的背面分为固定柱区和固定环区,由于分板4之间通过背面相互结合而形成蜂巢脾,在安装时,第一块分板的固定环区与另一块分板的固定柱区相结合,第一块分板的固定柱区与另一块分板的固定环区相结合,所以固定环区与固定柱区相互对称,即固定环区的位置关于对称轴对应的位置上是固定柱区,固定柱6均布在固定柱区内,固定环5均布在固定环区内。

固定柱6所在中心轴的位置与固定环5所在中心轴的位置呈对称设置,从而保证两块分板4的背面在贴合事,固定柱6与固定环5的位置相对应,保证固定柱6能安装到固定环5内,保证两块分板4能相互结合。

在其中一个把手的背面设有固定柱,在另一个把手的背面设有固定环,两块分板在安装时,由于是两个背面相互结合安装的,所以第一块分板的把手与另一块分板的把手是交叉对应的。

分板4的厚度为5-7mm,固定柱6的长度和固定环5的长度均为8-12mm,固定柱6安装在固定环5内,所以固定柱6的长度小于两块分板4的厚度,固定柱的长度越接近两块分板的厚度,固定柱6与固定环5之间的连接越紧密。

固定柱6在固定柱区边上的分布相对于固定柱区的中部密集,相对应的,固定环5在固定环区边上的分布相对于固定环区的中部密集,在固定柱区与固定环区之间设有空隙带,在空隙带内不设有固定柱6和固定环5。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分板背面设有分隔框,在靠近固定柱区的边界上的每个分隔框内均设有固定柱,在固定柱区的中部每隔一行分隔框内设有固定柱,对应的,在靠近固定环区的边界上的每个分隔框内均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区的中部每隔一行分隔框内设有固定环,在固定柱区与固定环区之间设有一列分隔框。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固定柱6在固定柱区内呈“回”字形分布,相对应的,固定环5在固定环区内也呈“回”字形分布,“回”字形分布可以尽量减少固定柱与固定环的设置,降低成产成本,并且“回”字形分布可以减小结合面上的间隙,加强结合面的强度,优选的,在回字形分布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固定柱6或者固定环5,防止蜂巢脾在回字形的中部的位置上发生鼓起现象。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移虫区的外侧设有平整带8,平整带8上不设有蜂巢,长度方向上的平整带8用于与移虫机进行连接,优选的,平整带8的宽度为1.3-1.8mm,在保证能与移虫机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平整带8的宽度,提高蜂巢脾1的利用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蜂巢脾1的侧面设有防蜡条7,防止蜜蜂在蜂巢区外进行筑巢,在将蜂巢脾1安装到移虫机内时,如果蜂巢脾与移虫机的连接处有蜂巢,蜂巢黏连在移虫机上,影像下一次安装蜂巢脾的效率,影像移虫的效率,优选的,在蜂巢脾的每个侧面均安装有防蜡条7,优选的,每个侧面的防蜡条7与侧面的长度相对应。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相邻的两个防蜡条7之间可转动连接,便于对防蜡条进行收纳,减小收纳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