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668发布日期:2019-02-22 21:1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花草树木的种植和栽培,需要提供水分和养分以提高花草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目前,提供植物水分的方法中,人们普遍采用的植物浇灌方法,具体为大水漫灌、喷洒、滴灌和人工浇灌,而在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时,通过另外手动添加或者挂营养液袋的方式进行,整个过程中,需要过多的人力打理,存在工作量大,费力又费时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减少人力、物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包括容器以及设于所述容器内且与所述容器连接的载液装置,所述载液装置下设置与其底部抵接的阀体,所述阀体在水的浮力下向上推动所述载液装置使其底部产生形变,以使所述载液装置内的液体流向所述容器内。

优选的,所述载液装置包括顶部开设通孔的罐体、定位卡扣以及导液管,所述罐体套设于所述阀体内且其底部与所述阀体抵接,所述定位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固定,所述导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罐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罐体外。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浮力外壳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浮力外壳底部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载液装置的底部抵接,所述载液装置套设于所述浮力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形变部件,所述阀体与所述形变部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形变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罐体的底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圈以及封接于所述连接圈的内圈的弹性体,所述阀体与所述弹性体抵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直径至少是所述顶杆的直径的20倍,所述弹性体采用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阀体采用超轻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圈和所述罐体采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扣包括与所述罐体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端部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内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防滑垫,所述安装槽卡接在所述容器的侧壁上,且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容器的侧壁外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容器的侧壁通过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容积等于所述容器的容积的1/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通过所述阀体在装有水的所述容器内利用水的浮力将所述载液装置的底部推动至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载液装置内的营养液受到挤压而流向所述容器内,无需人工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辅助,有效的实现了自动添加营养液至所述容器内的目的,结构简单,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加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罐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无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加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100包括容器1以及设于所述容器1内的载液装置3,密封的所述载液装置3下设置与其底部抵接的阀体5,所述阀体5在水的浮力下向上顶所述载液装置3使其底部产生形变,以使所述载液装置3内的营养液的流向所述容器1内,所述容器1与自来水的进水管连接,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容器1内混合有营养液的水经所述排水口排放给植物。

所述载液装置3包括顶部开有通孔的罐体31、定位卡扣33以及导液管35,所述罐体31套设于所述阀体5内且其底部与所述阀体5抵接,所述定位卡扣33的一端与所述罐体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器1连接固定,所述导液管35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所述罐体31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罐体31外且位于所述容器1内的水面的上方,所述营养液自所述罐体31经所述导液管35排出至所述容器1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35为软质的塑料导液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罐体31与所述容器1连接固定,且所述罐体31的底部与所述阀体5抵接,因所述罐体31固定不动,所述阀体5在水的浮力下向上顶产生推力,由于所述罐体31内装有营养液,所述导液管35插在液体内使所述罐体31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此时,所述罐体31的底部在所述顶杆53的推力下使其产生向内凹陷的变形,从而使所述罐体3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导液管35流向所述容器1内,这样,所述罐体31内的营养液与所述容器1内的水混合,再排放给所需植物。

请参阅图2,为图1所示的罐体的结构分解图。所述罐体31呈圆柱状,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用封盖密封。所述罐体31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一个安装孔311,所述安装孔311内安装形变部件313,所述阀体5与所述形变部件313抵接。

所述形变部件313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311内且与所述罐体31的底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圈315以及封接于所述连接圈315的内圈的弹性体317,所述阀体5与所述弹性体317抵接。

所述弹性体317采用橡胶制成,具体为一种拉伸力较大的橡胶片体,其厚度为1-2mm,即所述弹性体317的厚度为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7mm、1.8mm、1.9mm或者2.0mm。可以理解的,从材料本身的物理情况来看,一般材料的厚度越大,其形变能力就越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所述弹性体317的形变能力差的问题,设定所述弹性体317的厚度为1.5mm,所述顶杆53往上的推力使所述弹性体317的变形就越小,这样,流出所述罐体31的营养液的量就越小,因此,可以根据所述容器1内所需的营养液的给液量来设置所述弹性体317的厚度,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植物所需的营养液的分量来进行有效调节,有效的扩大了使用范围。

所述定位卡扣33卡接于所述容器1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圈315和所述罐体31的底部采用螺纹连接。即所述安装孔311的孔壁上开设内螺纹,所述连接圈315的外壁上开设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配合连接,这样方便所述形变部件313拆装。

请参阅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所述定位卡扣33包括与所述罐体31连接的连接杆331、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31端部的夹持结构333,所述夹持结构333内部开设安装槽335,所述安装槽335内设置防滑垫337,所述安装槽335卡接在所述容器1的侧壁上,且所述防滑垫337与所述容器1的侧壁外表面接触以增强两者的摩擦力。

所述防滑垫337采用橡胶制成,且与所述容器1的侧壁通过过盈配合,这样在所述防滑垫337弹性变形下将所述罐体31牢固地固定在所述容器1上。

所述罐体31的容积等于所述容器1的容积的1/20,按照水比营养液1000:1的比例计算,满载的所述罐体31可以满足所述容器1加水50次所需要添加的营养液。

所述阀体5包括套设于所述罐体31外的浮力外壳51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浮力外壳51底部中心位置的顶杆53,所述顶杆53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体317抵接。所述顶杆53设于所述浮力外壳51的中心位置,与位于所述阀体5底部的所述弹性体317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所述顶杆53正好对应所述弹性体317。所述顶杆53推动所述弹性体317向内凹陷,密封的所述罐体31内的压力增加,从而通过端部位于营养液中的所述导液管35将所述罐体31内的营养液挤出所述罐体31,滴入所述容器1内,实现自动添加营养液的目的,通过纯机械结构完成,完全取代了现有的繁琐的手动添加或者复杂的电子设备的方式。同时,根据对加水量的控制,以控制所述浮力外壳51所受到的浮力,从而控制所述顶杆53对所述弹性体317的推力,进而控制所述罐体31内的营养液的滴出量。

所述弹性体317的直径至少是所述顶杆53的直径的20倍,不仅用于保证所述弹性体317足够的形变能力,而且防止所述弹性体317的面积过小而使所述顶杆53无法推动所述弹性体317产生变形。

需要提出的是,所述容器1内的进水总量最大不能超过所述浮力外壳51的最高平面。

具体的,所述浮力外壳51呈上端开口的筒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浮力外壳51还可以为其他异型结构。

所述阀体5采用超轻防水材料制成,由于水的浮力所述阀体5的重量越轻越好,这样,水的浮力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5由高密度泡沫塑料制成,其成型方式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动添加营养液供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根据物理计算公式P=ρυh和公式F=ρgv可以得知,当水的深度h增加时,由于所述罐体31是固定不动的,所述罐体31的压强P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此时由于所述顶杆53与所述罐体31连接的,因而受到压强也增大,所述浮力外壳51在水中的体积V增加,从而使得所述浮力外壳51受到的浮力F增加,这样,在所述容器1的水量增加的过程中,所述浮力外壳51在浮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顶杆53的推力逐渐加大,以将所述罐体31内的营养液慢慢的挤压至所述容器1内。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无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容器1内无水的状态下,所述阀体5沉于所述容器1的底部,所述顶杆53与所述弹性体317仅仅只是抵接,没有产生推力,所述罐体31的状态与所述容器1加满水的状态相同,固定在所述容器1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添加营养液的供水装置通过所述阀体5在装有水的所述容器1内利用水的浮力将所述载液装置3的底部推动至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载液装置3内的营养液受到挤压而流向所述容器1内,无需人工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辅助,有效的实现了自动添加营养液至所述容器1内的目的,结构简单,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