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263发布日期:2019-03-08 17:1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面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田播种主要依靠人工播种或简易播种机具,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应用不广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老弱病残;国家近几年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深化技术创新,农机具扶持力度加大,更坚定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新动力。加之,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增量,地膜是一种自动寻迹依据,可根据地膜覆盖轨迹进行寻迹播种,既减免人工入田对播种田面的破坏,又可规范播种行距,株距,播种等播种性能要求。传统的滚轮式机械式排种器播种有速度限制。传统气吸式排种器从吸种到落种过程中,种子易混杂,造成重播、漏播等现象。同时传统气吸式排种器的风机由柴油机驱动,油门大小易使气压不稳,造成排种不均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排种轮,所述的排种轮一侧与牵引杆铰接,排种轮另一侧连接有气管,排种轮上设置有固定气吹盘和转动气吸盘,排种轮外圆上设置有多个鸭嘴,排种轮内对应鸭嘴设置有吹气管,吹气管与排种轮上的转动气吸盘连接,转动气吸盘与排种轮上的固定气吹盘面接触,固定气吹盘与牵引杆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管与转动气吸盘相连通,气管与风机连接,风机通过电线与电瓶连接。

所述的排种轮内的吹气管与鸭嘴对应设置并数量相等,所述的转动气吸盘上设置有与鸭嘴数量等同的孔,所述的固定气吸盘上设有一个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其机械式排种器内部布设气吹管,排种期间辅助气力将种子吹入穴孔,减小种子在鸭嘴内的逗留时间。在播种作业时大幅度减少排种器的排种时间,大幅度减少单籽粒排种周期,提高排种效率,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定向播种效果,为作物高效播种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结构原理右视图。

图中所示:1.排种轮;2.鸭嘴;3.牵引杆;4.地膜;5.气管;6.转动气吸盘;7.吹气管;8.风机;9.电线;10.电瓶;11.固定气吹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排种轮1,所述的排种轮1一侧与牵引杆3铰接,排种轮1另一侧连接有气管5,排种轮1上设置有固定气吹盘11和转动气吸盘6,排种轮1外圆上设置有多个鸭嘴2,排种轮1内对应鸭嘴2设置有吹气管7,吹气管7与排种轮1上的转动气吸盘6连接,转动气吸盘6与排种轮1上的固定气吹盘11面接触,固定气吹盘11与牵引杆3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管5与转动气吸盘6相连通,气管5与风机8连接,风机8通过电线9与电瓶10连接。

所述的排种轮1内的吹气管7与鸭嘴2对应设置并数量相等,所述的转动气吸盘6上设置有与鸭嘴2数量等同的孔,所述的固定气吸盘11上设有一个孔。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导航机播种器的气吹式播种装置,当机器式滚轮式排种器在地膜面播种时,玉米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位于鸭嘴2内,鸭嘴2随排种轮1旋转扎入铺有地膜4的土地,入土后鸭嘴2在土壤的压力下开口,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固定气吸盘11上的孔与转动气吸盘6的孔连通,固定气吹盘11与转动气吸盘6面接触,当固定气吹盘11与转动气吸盘6的孔想不通时,转动气吸盘6的孔与风机8连通,转动气吸盘6转动过程中吸起种子,当转动气吸盘6转过一定角度后,转动气吸盘6和固定气吹盘11连通,种子在重力作用下掉入鸭嘴;风机8通过吹气管7将鸭嘴2内垂直向下吹气,种子加速落入鸭嘴2扎开的穴孔内,减少了种子落入穴孔时间,减少了鸭嘴2对玉米籽粒的作用时间,提高玉米播种效率。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