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分栏圈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251发布日期:2019-03-05 17:40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分栏圈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羊分栏圈舍。



背景技术:

羊规模化养殖是提高养殖效益、确保生态平衡的养殖方法,在羊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羊进行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在进行上述作业时均需要将羊只固定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之后根据不同羊只的情况进行分栏饲养,但是,目前缺少专业的捕羊设备及分栏设施,一般是依靠人工捕羊进行相应的作业后进行人工分栏,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利于羊的生长、繁殖和疾病防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效率的羊分栏圈舍。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羊分栏圈舍,其包括混合羊圈、分栏羊圈、主通道、分栏通道和捕羊器,在所述混合羊圈外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分栏羊圈,所述混合羊圈的出口与所述主通道的一端连通,在所述主通道另一端与各个所述分栏羊圈的入口之间分别连通有一个所述分栏通道;在所述主通道内部设置有所述捕羊器,在每个所述分栏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捕羊器包括保定架、捕羊叉、操纵手柄,在所述主通道一侧的围栏上转动设有所述保定架,所述保定架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对应的所述围栏转动连接;在所述主通道内部的所述围栏上水平固定有一排所述捕羊叉,在所述主通道外部的所述围栏上固定有所述操纵手柄;在任一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棘轮,在所述棘轮上方的所述围栏上转动设有与所述棘轮啮合的棘爪。

进一步的,所述棘爪的中部与所述围栏转动连接,所述棘爪的头部与所述棘轮啮合,在所述棘轮的尾部与所述棘爪上方的所述围栏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在所述棘爪下方的所述围栏上转动设有踏板,在所述踏板与所述棘爪的尾部之间固定有拉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操纵手柄与其上方的所述围栏与之间铰接有驱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为液压缸、气缸或电推杆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闸门为自动闸门。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控制箱,在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电子识别系统和与各个所述自动闸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在所述主通道上固定有电子识别器,所述电子识别器与所述电子识别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捕羊器和所述分栏通道之间的所述主通道的围栏上安装有侧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混合羊圈与分栏羊圈之间设置了闸门,羊只经过主通道可进入不同的分栏羊圈,分栏方便,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并且,在主通道上设置了捕羊器,在分栏的过程中可实现对应羊只的捕捉,便于进行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代替人工捕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捕羊器的结构示意图。

混合羊圈1、分栏羊圈2、主通道3、围栏3.1、分栏通道4、捕羊器5、保定架5.1、捕羊叉5.2、操纵手柄5.3、转轴5.4、棘轮5.5、棘爪5.6、复位弹簧5.7、踏板5.8、拉杆5.9、驱动杆5.10、闸门6、控制箱7、电子识别系统8、控制开关9、电子识别器10、侧门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羊分栏圈舍,其包括混合羊圈1、分栏羊圈2、主通道3、分栏通道4和捕羊器5,

在主通道3内部设置有捕羊器5,捕羊器5包括保定架5.1、捕羊叉5.2、操纵手柄5.3,主通道3由两侧围栏3.1组成,在主通道3一侧的围栏3.1上转动设有保定架5.1,保定架5.1的两端通过转轴5.4与对应的围栏3.1转动连接;在主通道3内部的围栏3.1上水平固定有一排捕羊叉5.2,在主通道3外部的围栏3.1上固定有操纵手柄5.3;在任一转轴5.4的外部套设有棘轮5.5,在棘轮5.5上方的围栏3.1上转动设有与棘轮5.5啮合的棘爪5.6;

向下压操纵手柄5.3可使保定架5.1绕着转轴5.4转动,进而使捕羊叉5.2上升,将经过的羊只向上抬升,实现捕羊操作,并且,由于棘爪5.6与棘轮5.5的配合,松开操纵手柄5.3后,保定架5.1不会反向转动,仍可将羊只固定在主通道3内,便于进行相应的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

棘爪5.6的中部与围栏3.1转动连接,棘爪5.6的头部与棘轮5.5啮合,在棘轮5.5的尾部与棘爪5.6上方的围栏3.1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5.7;在棘爪5.6下方的围栏3.1上转动设有踏板5.8,在踏板5.8与棘爪5.6的尾部之间固定有拉杆5.9;

作业结束之后,踩踏踏板5.8,棘爪5.6头部向上转动与棘轮5.5脱离,捕羊叉5.2在自身重力和羊只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接着松开踏板5.8,在复位弹簧5.7的作用下棘爪5.6头部向下转动复位与棘轮5.5重新啮合;

为了便于操作,如图2所示,在操纵手柄5.3与其上方的围栏3.1与之间铰接有驱动杆5.10,驱动杆5.10为液压缸、气缸或电推杆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驱动杆5.10优选为气缸;通过驱动杆5.10代替人工操作操纵手柄5.3,可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在混合羊圈1外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分栏羊圈2,混合羊圈1的出口与主通道3的一端连通,在主通道3另一端与各个分栏羊圈2的入口之间分别连通有一个分栏通道4;在每个分栏通道4与主通道3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闸门6,闸门6为自动闸门;混合羊圈1内的羊经出口进入主通道3,在经过主通道3的过程中被捕羊器5捕获后进行相应的作业后,确认羊只将要进入的分栏羊圈2,并打开对应分栏羊圈2的闸门6,羊只从主通道3经对应的闸门6、分栏通道4后进入对应的分栏羊圈2完成分栏;

其还包括控制箱7,在控制箱7内部设有电子识别系统8和与各个自动闸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9,在主通道3上固定有电子识别器10,电子识别器10与电子识别系统8电连接;对羊只进行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后,由人工判定各个羊只需要进入的分栏羊圈2;无需进行上述作业时,通过电子识别器10识别羊只耳朵上的电子耳标,并将识别到的信息传送给电子识别系统8,通过电子识别系统8显示相应的羊只的分栏信息,通过控制开关9控制对应的自动闸门的启闭。

在捕羊器5和分栏通道4之间的主通道3的围栏3.1上安装有侧门11。

使用说明:首先,将混合羊圈1内的羊只依次赶入主通道3中,在羊只经过捕羊器5时,向下压操纵手柄5.3,通过捕羊叉5.2可将经过的羊只向上抬起,便于进行相应的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作业结束后,通过控制开关9打开作业羊只需要进入的分栏羊圈2对应的闸门6,然后踩踏踏板5.8使捕羊叉5.2向下落下将羊只放到地面上,使羊只通过打开的闸门6进入对应的分栏羊圈2中,并关闭闸门6;重复上述过程完成羊只的分栏,在分栏过程中,发现有不需要分栏饲养或者需要单独饲养的羊只,打开侧门11,使羊只从侧门11走出主通道3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