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453发布日期:2019-07-24 08:4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用搁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一百多万种,分布广泛,总体生物量巨大,在生态系统或食物链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部分昆虫可为人类制造或提供原材料、食品或药品等,其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去开挖。

人类很早就对昆虫进行了利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加快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自然界的天然昆虫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昆虫养殖逐渐受到了重视。养殖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类提供原材料;(2)食用或药用;(3)提供动物蛋白饲料;(4)培养害虫天敌或生产昆虫病毒,用于防治农林业害虫;(5)用于科学研究。

目前,还未有完整的工艺及相关器具用于昆虫养殖,不仅成虫率低,养殖效果差,而且养殖困难,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针对现有昆虫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养殖昆虫的搁板,该搁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机械把手,借助机械抓手可抓取机械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搁板及依附于搁板上的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包括搁板主体,搁板主体内设有网板,其特征在于:网板内设有机械把手。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宽度与长度为300-2000mm。搁板尺寸通过筛选获得,易于抓取、堆叠于搬运。

进一步,网板的网孔尺寸为2-60mm。网孔尺寸通过筛选获得,在该尺寸下,饲料不会漏过网孔。

进一步,网板内设有3组机械把手组。3组组机械把手组,能够同时被3个机械抓手抓取,搬移过程更为稳定。

优选后,机械把手组的两个机械把手的间距为20-30cm。该间距与机械抓手的抓取度相互匹配,抓取稳定。

进一步,网板上设有垫片,垫片的上部厚1-100mm,垫片的下部厚1-100mm。垫片具有支撑作用,提高搁板的放置稳定性,使得该搁板在与其他搁板堆叠后,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下方便幼虫活动,有益于幼虫生长。

进一步,机械把手包括底板、通孔及拱形把手,底板上设有通孔,拱形把手的两端焊接于通孔的两端,底板上设有垫片。底板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机械把手连接有吸取圆盘。吸取圆盘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吸取该吸取圆盘来移动整个搁板。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活动式支撑座,活动式支撑座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固定部固定于搁板主体上,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上移或者下降。活动式支撑座能够调整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固定部内设有螺孔,活动部连接于螺孔内,活动部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螺孔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匹配。以螺纹方式实现活动部活动,操作方便,活动部不会在压力作用下下降,可达到随时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活动部的表面设有刻度,刻度用于度量活动部的移动量。方便统一各个活动式支撑座的高度,堆叠稳定。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限位支脚,限位支脚内设有磁铁片。在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该器具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实用新型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针对现有昆虫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养殖昆虫的搁板,该搁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机械把手,借助机械抓手可抓取机械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搁板及依附于搁板上的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机械抓手能够抓取(或者为夹取)拱形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

2、机械把手由底板、通孔及拱形把手组成,底板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3、活动式支撑座能够调整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4、在昆虫的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该器具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实用新型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式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限位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包括搁板主体1,搁板主体的宽度与长度为300-2000mm。搁板尺寸通过筛选获得,易于抓取、堆叠于搬运。搁板主体1内设有网板2,网板2形成有网孔,网板2用于投放饲料,幼虫通过网孔爬到网板2上汲取饲料。网孔呈菱形,该网孔的各边长度为2-60mm,网孔尺寸通过筛选获得,在该尺寸下,饲料不会漏过网孔。

网板2内设有机械把手组4,网板2内设有3组机械把手组4,3组组机械把手组4,能够同时被3个机械抓手抓取,搬移过程更为稳定。

机械把手组4由两个机械把手7组成,如图1所示,两个机械把手7分别设于上下两个相对的位置。机械把手7包括底板8、通孔10及拱形把手9,底板8上设有通孔10,拱形把手9的两端焊接于通孔10的两端。底板8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9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10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机械把手组4的两个机械把手7的间距为20-30cm。该间距与机械抓手的抓取度相互匹配,抓取稳定。

个别机械把手7连接有吸取圆盘3,吸取圆盘3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吸取该吸取圆盘3来移动整个搁板。

底板8的背面设有垫片18,垫片18的上部厚1-100mm,所垫片的下部厚1-100mm。垫片18具有支撑作用,提高搁板的放置稳定性,使得该搁板在与其他搁板堆叠后,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下方便幼虫活动,有益于幼虫生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搁板主体1的外沿处设有活动式支撑座5,活动式支撑座5包括固定部12与活动部11,固定部12固定于搁板主体1上,活动部11可相对固定部12上移或者下降。固定部12内设有螺孔17,活动部11连接于螺孔17内,活动部11的下端设有外螺纹14,螺孔17内设有内螺纹15,内螺纹15与外螺纹14相互匹配。以螺纹方式实现活动部11活动,操作方便,活动部11不会在压力作用下下降,可达到随时固定的效果。活动部11的表面设有刻度13,刻度13用于度量活动部11的移动量。方便统一各个活动式支撑座5的高度,堆叠稳定。

活动式支撑座5能够调整活动部11与固定部1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5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昆虫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搁板主体1的外沿处设有限位支脚6,限位支脚6内设有磁铁片16。在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蚕框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实用新型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6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16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