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胶套的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651发布日期:2019-04-02 23:54阅读:1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胶套的鱼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钩,特别涉及一种带胶套的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通常由柄头、钩柄、钩弯和钩尖构成。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有不锈钢的,有碳素材料的合金钢,大小型号分类也比较多。鱼钩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成功地钓到鱼。

现有技术中,鱼线通常缠绕在钩柄上,并通过突出的柄头限制鱼线的滑出。由于钩柄通常为光滑的圆柱结构,摩擦力较小,鱼线在捆绑在钩柄上时容易上下滑动,并且鱼线在向柄头纵向延伸的部分与柄头产生横向滑动摩擦,使整个结构不牢固,而且容易损坏鱼线。

另一方面,现有的鱼钩相对于水的密度较大,在水中下沉现象明显,鱼钩角度也不利于鱼咬食用,并且由于材质较重,鱼吸食时较为费力,导致钓中鱼的概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鱼线容易滑落、损害以及鱼钩角度形态不利于鱼咬食等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胶套的鱼钩。

为实现以上目的,其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胶套的鱼钩,包括钩体与胶套,所述胶套沿钩体上端的柄头套接于柄头下方的钩体上,所述胶套顶端上设有开口,所述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线槽,所述开口内侧为配重区,所述配重区中设有配重钢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防滑线槽防止鱼线划线(滑落);

2.防止钩柄割线;

3.胶套形态可以更具鱼钩的大小来调整胶套大小;

4.鱼钩和胶套不配重的状态下具备浮力所以会改变鱼钩在水中的形态,非竖直状,是鱼钩重心自然角度下垂;鱼钩和胶套配重的状态下钩尖部分相较水平垂直线外翻45度左右,此形态鱼通常鱼钩形态共容易中鱼。

5.因胶套本省具备浮力,会抵消部分下沉力,所以用此胶套的鱼钩在运动时所需作用力更小,有利于钓中草食性鱼。

6.鱼钩和胶套配重的状态下,通过配重钢球的作用,钩尖部分相较水平垂直线外翻45度左右,此形态鱼通常鱼钩形态共容易中鱼,通过改变钩尖角度以及指向方便鱼从不同角度咬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胶套的鱼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胶套的鱼钩的胶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钩体,2、橡胶套,3、配重区,4、开口,5、配重钢球,6、防滑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视图1、图2所示,

一种带胶套的鱼钩,包括钩体1与胶套2,所述胶套2沿钩体1上端的柄头套接于柄头下方的钩体1上,所述胶套2顶端上设有开口4,所述胶套2上设置有防滑线槽6,所述开口4内侧为配重区3,所述配重区3中设有配重钢球5。

本实用新型鱼钩投入使用时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防滑线槽防止鱼线划线(滑落);

2.防止钩柄割线;

3.胶套形态可以更具鱼钩的大小来调整胶套大小;

4.鱼钩和胶套不配重的状态下具备浮力所以会改变鱼钩在水中的形态,非竖直状,是鱼钩重心自然角度下垂;鱼钩和胶套配重的状态下钩尖部分相较水平垂直线外翻45度左右,此形态鱼通常鱼钩形态共容易中鱼。

5.因胶套本省具备浮力,会抵消部分下沉力,所以用此胶套的鱼钩在运动时所需作用力更小,有利于钓中草食性鱼。

6.鱼钩和胶套配重的状态下,通过配重钢球的作用,钩尖部分相较水平垂直线外翻45度左右,此形态鱼通常鱼钩形态共容易中鱼,通过改变钩尖角度以及指向方便鱼从不同角度咬食。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