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239发布日期:2019-04-20 02:2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



背景技术:

根据人口增长规模,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0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亿吨左右,由于现在中国的人口愈加增多,粮食问题愈发严重,提升粮食的产量刻不容缓,现在一般从种子的方面下手,选出更好的种子,更适合种子的营养成分构成;所以在对种子进行育种时,需要确定种子适合的生长环境与具体所需求量更多的营养物质,由于选题范围较大,在实验室内做实验的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实验架,实验架上侧设有若干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第一实验种植盆与第二实验种植盆;

第一实验种植盆包括盆体,在盆体内设有一组粗纱布与一层过滤膜;

第二实验种植盆包括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分成两列,两列第一实验种植盆并排设置,在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上设有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内设有圆环,方形框架通过一组连接杆固定连接圆环。

优选地,所述在盆体内设有两层粗纱布与一层过滤膜,在过滤膜处于粗纱布下方,在过滤膜下方为木炭层,所述过滤膜与上方相邻的粗纱布之间设有海绵层,在两层侧纱布之间设有腐殖土层。

优选地,所述过滤膜为透水膜。

优选地,所述方形框架通过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圆环,每两个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均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能够检测营养物质对种子发芽的成活率的影响,判断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推荐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板与翻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实验架与第一实验种植盆与第二实验种植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验种植盆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验种植盆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育种实验种植底座,包括底板1,底板1上方通过一组支撑柱1.1支撑连接顶板2,顶板2为方形,在顶板2两侧设有一组弧形板3,在弧形板3外侧使用透明塑料膜进行覆盖,在透明塑料膜外侧设有两块黑色不透光的毛毡遮挡布,每个毛毡遮挡布的一端均固定在顶板2一侧,在不需要毛毡遮挡布进行遮挡时,可以将毛毡遮挡布向上卷起并使用绳索进行固定,顶板2上设有一组窗口2.1,窗口2.1为方形,每个窗口2.1相应的内侧面均设有圆柱形凹槽2.2,圆柱形凹槽2.2内设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使用胶水固定在圆柱形凹槽2.2底部,在窗口2.1内设有翻板4,在圆柱性凹槽2.2内还设有挡板6,伺服电机5的轴承贯穿挡板6与翻板4固定连接,翻板4通过伺服电机5控制翻板4在窗口2.1内的翻转,伺服电机5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未在图中画出,通过设定能够控制翻板4在不同的时间,翻转不同的角度,使翻板4时刻与直射的太阳光平行设置,使大棚内接收更多的阳光,底板1、顶板2、弧形板3与透明塑料膜组成大棚;

在底板1上设有实验架7,实验架7实用一组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实验架7上侧设有若干插槽7.1,没两个相邻的插槽7.1均相距50mm设置,插槽7.1为棱台形凹槽,插槽7.1内插接有相应的第一实验种植盆8与第二实验种植盆9。

第一实验种植盆8包括盆体8.1,盆体8.1外形为棱台形,在盆体8.1内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内设有一组粗纱布8.2与一层过滤膜8.3,过滤膜为透水膜。

本实施例中,种植槽内设有两层粗纱布8.2与一层过滤膜8.3,在过滤膜8.3处于粗纱布8.2下方,在过滤膜8.3下方为木炭层,木炭用于吸收多余水分,防止烂根,所述过滤膜8.3与上方相邻的粗纱布8.2之间设有海绵层,海绵在放入之前在营养液中浸泡,在两层侧纱布8.2之间设有腐殖土层,腐殖土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大量营养,最后在最上方的粗纱布8.2上放入种植土,在种子生长发芽的过程中,海绵层内的营养不断经由土质较软的俯视土层进入种植土内,供植物发芽、生长,并且由于下方的营养充足会刺激植物向下扎根。

第二实验种植盆9包括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分成两列,两列第一实验种植盆8并排设置,没两侧相邻的第一种植盆8均使用胶水对其进行粘黏并使用融化的聚乙烯对其进行密封,在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上设有方形框架9.1,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插接在方形框架9.1内并使用胶水进行密封,在方形框架9.1内设有圆环9.3,圆环9.3处于四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的中心处并距其100mm设置,方形框架9.1通过一组连接杆9.2固定连接圆环9.3,本实施例中,方形框架9.1通过四个连接杆9.2固定连接圆环9.3,每两个相邻的连接杆9.2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在两个相邻的连接杆9.2上分别设有第一水平测试仪9.4与第二水平测试仪9.5,第一水平仪9.4与第二水平仪9.5垂直设置,当第二实验种植盆9插入实验架中时,观察第一水平仪9.4与第二水平仪9.5并根据结果对第二实验种植盆9进行调整。

可以在大棚设置两组实验对照组,两组使用相同的第一实验种植盆8,每组盆内的物质均为同种,在每个第一实验种植盆8内种下小麦的种子,利用所述毛毡遮挡布与翻板4调整光照强度,使一组处于较暗的环境下,一组处于光线强度较高的环境下,对比两组种子的发芽概率与根须的平均长度,得出光照强度对小麦发芽生根的影响。

可以使用一组第二实验种植盆9,均匀插接在实验架7上并记上标号,在每个第二实验种植架9上的四个第一种植架8内的海绵内设有不同的营养物质,在方形框架9.1内同样填入种植土,在圆环9.3内种下种子,并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观察种子发芽后的根茎的生长方向,得到种子对哪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在种植架还要准备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组第一实验种植盆8,每一组第一实验种植盆8内的海绵层内的营养物质均为第二实验种植盆9内四种营养物质的一种且没两组各不不同,对照组用来消除营养物质的相互影响,提升实验准确率。

得到实验数据后,在将数据带入实验室内进行进一步验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