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孔供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2996发布日期:2019-03-19 20:2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直孔供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孔供液管。



背景技术:

传统毛细滴灌管供液长时间供液会有盐渍沉淀及过滤后细小的杂质附着在毛细管道壁堵塞供液管道,而且堵塞后供液管道的清理过程复杂繁琐清理不彻底易导致后期反复。而且也增加了供液管道的维护成本,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滴管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孔供液管,通过供液孔、穿孔对供液管道直接供应营养液,避免使用传统的毛细滴灌管供液,这样可减少供液管道的堵塞概率,降低人员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直孔供液管,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栽培管道;

至少一个供液管道,其铺设于多个栽培管道上,所述供液管道与栽培管道间均垂直设置,所述供液管道下端与栽培管道接触处均设有供液孔,每个栽培管道上对应供液孔处设有穿孔,所述供液孔与穿孔连通,所述栽培管道下端设有多个喷淋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栽培管道下方位于栽培管道两侧均设有支架,每个支架均包括:

底座,其上端面对应栽培管道处均设有与栽培管道相适配的凹槽;

T形杆,其位于底座下方,所述T形杆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杆、与水平杆下端相连接的竖直杆,所述底座下端面竖直设有一立柱,所述立柱下端沿水平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水平杆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立柱下端设有一直径逐渐增大的凸起,所述水平杆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凸起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每个凹槽上均设有一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与凹槽的一侧铰接,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设有一定位柱,所述凹槽另一侧对应定位柱处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可卡接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弧形板与凹槽之间形成与栽培管道相适配的腔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竖直杆下端与一气缸的自由端连接,气缸的自由端的伸缩带动竖直杆的伸缩。

优选的是,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定位柱、以及定位槽侧壁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一螺栓与螺纹孔螺接以使弧形板与凹槽固连。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直孔供液管,通过供液孔、穿孔对供液管道直接供应营养液,避免使用传统的毛细滴灌管供液,这样可减少供液管道的堵塞概率,降低人员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孔供液管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孔供液管中另一个方案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直孔供液管,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栽培管道1;

至少一个供液管道2,其铺设于多个栽培管道1上,所述供液管道2与栽培管道1间均垂直设置,所述供液管道2下端与栽培管道2接触处均设有供液孔,每个栽培管道11上对应供液孔处设有穿孔11,所述供液孔(图未示)与穿孔11连通,所述栽培管道1下端设有多个喷淋孔(图未示)。

本实用新型的直孔供液管,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栽培管道1,铺设于栽培管道1上的供液管道2,使用前,将直孔供液管放置在农作物上方,然后向供液管道2中加入营养液或水,实际中供液管道2上设有加料口,可通过加料口向供液管道2加料,供液管道2中的营养液经过供液孔、穿孔11流入至栽培管道1中,然后经过栽培管道1中设置的喷淋孔对作物进行喷淋,在实际中可设置供液孔、穿孔11的直径大小为5~10cm,这种方式通过供液孔、穿孔11对供液管道2直接供应营养液,避免使用传统的毛细滴灌管供液,这样可减少供液管道2的堵塞概率,降低人员维护成本,实际中供液孔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栽培管道1下方位于栽培管道1两侧均设有支架,每个支架均包括:

底座3,其上端面对应栽培管道1处均设有与栽培管道1相适配的凹槽31;

T形杆,其位于底座下方,所述T形杆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杆41、与水平杆41下端相连接的竖直杆42,所述底座3下端面竖直设有一立柱43,所述立柱43下端沿水平杆4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水平杆41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架来支撑栽培管道1,使用前将栽培管道1放置在凹槽31中,且底座3下方的立柱43可沿水平杆41左右滑动,这样可以在水平方向调整栽培管道1的角度,从而增加了该直孔供液管的使用范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立柱43下端设有一直径逐渐增大的凸起,所述水平杆4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凸起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该凸起可为截面为梯形的结构,且靠近立柱的一端直径大,这种方式当凸起在滑槽内滑动时不会在竖直方向有移动,这样使得立柱43的滑动更稳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每个凹槽31上均设有一弧形板32,所述弧形板32的一侧与凹槽31的一侧铰接,所述弧形板32的另一侧设有一定位柱33,所述底座3上端面位于凹槽31另一侧对应定位柱处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33可卡接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弧形板32与凹槽31之间形成与栽培管道1相适配的腔体。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使用前转动弧形板32,将栽培管道1放置在凹槽31中,然后在反向转动弧形板32,使定位柱33卡接于所述定位槽中,此时弧形板32与凹槽31之间形成的腔体刚好容纳栽培管道1,这样使得栽培管道1放置在底座3时更稳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竖直杆42下端与一气缸的自由端连接,气缸的自由端的伸缩带动竖直杆42的伸缩。即通过气缸带动竖直杆42上下伸缩,这样可使本发明的栽培管道1高度可调,以适应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高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孔供液管,所述定位柱33、以及定位槽侧壁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一螺栓与螺纹孔螺接以使弧形板32与凹槽33固连。弧形板32与凹槽33之间可拆卸固连,这样便于将栽培管道1从支架上取出。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