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013发布日期:2019-04-16 22: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蒜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以其具有杀菌、延年益寿的特点而被广大消费者喜爱,且成为了现今厨师们不可或缺的做菜辅料,其不仅能呈现较好的口感,且其亩产量较高,因而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大蒜的自身特点,我们在人工收获大蒜时,需要将其从根部挖出,收获较为困难;且遇到雷雨天气,大蒜上部的茎叶或歪斜,或倾倒在地面上,给收获造成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蒜收获装置,包括机架和电机,所述机架下部设有依次通过传动轴连接的扶正机构、抖土机构和动力输入机构,且三者均固接在传送架上,所述传送架外周缠绕传送带;

所述扶正机构用来将倾斜或倒在地上的蒜茎扶起并梳理整齐,包括两爪式扶头和两活接在扶头尾部的链排式梳理部;两个所述扶头间距与大蒜行距相同;所述梳理部垂直固接在传送架首端,包括链排、穿设在链排上的链轮轴和交叉设置的梳齿,所述链轮轴输入端与伸缩轴活接;

所述抖土机构用来将蒜头根部的泥土抖掉,包括支架一、传动轴一、摇臂和换向齿轮组一;所述换向齿轮组一设于支架一上,且通过穿设在支架一上的传动轴一连接摇臂,所述传动轴一上端设有与换向齿轮组一啮合的链条一;

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用来连接电机并带动传送带运动,包括支架二、换向齿轮组二和转轴,所述换向齿轮组二设于转轴上端并位于支架二上,所述转轴下端连接位于传送架尾端的带轮;所述换向齿轮组二的一端轴接伸缩轴。

优选地,所述扶头包括两个一端锐角连接的L型扶杆、固接在扶杆另一端的横轴和活动浮板,所述横轴活接在梳理部上,所述活动浮板位于扶杆下部并与扶杆呈一定夹角;所述链排上间距设有若干横杆,所述梳齿设于横杆一端,所述链轮轴分别设于链排两端,所述链轮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二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向齿轮组一包括设于传动轴一上端的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和变速齿轮组,所述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啮合,且所述锥齿轮一水平链接位于支架一上的直齿轮,所述锥齿轮二设于转动轴一上,所述转动轴一穿设在支架一上,且所述转动轴一两端均活接伸缩轴。

优选地,所述摇臂设置为两个头部固接的八字型结构,所述传动轴一下端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摇臂组成转动式结构;所述转动部包括两个转动块,且转动块之间活接,传动轴一穿设在转动块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一上设有与机架卡接的悬吊部一,所述悬吊部一设为L型板结构,所述悬吊部一上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架一下端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下端固接在传送架上。

优选地,所述换向齿轮组二包括轴接在转轴上端的换向锥齿轮一和轴接在传动轴二一端的换向锥齿轮二,所述换向锥齿轮一和换向锥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轴二水平设置在支架二上,且其另一端轴接伸缩轴。

优选地,所述支架二下部设有连接传送架的连脚,所述支架二上部设有支撑板,所述传动轴二位于支撑板上部;在所述支架二上还设有悬吊部二,所述悬吊部二设置为L型板结构,在所述悬吊部二上设有通孔二。

优选地,所述传送架包括两个相邻的条形传送板,所述带轮分别位于传送架的两端,所述传送带绕过带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扶头的前部设置挖蒜刀,将大蒜通过扶正机构扶正而后利用挖蒜刀将蒜刨出,使得处于地面之上的蒜茎部分通过扶头和链排式梳理机构将蒜茎扶起并通过传送架将从土里刨出来的向前运动;(2)设置了抖土机构,当大蒜运动到此位置时,根部正好位于摇臂的下方,当摇臂转动时,大蒜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做左右运动,实现了将根部的泥土抖落的目的;(3)设置了动力输入机构,通过换向齿轮组二带动传送架运动,进而带动位于传送架内部的大蒜向前运动,以进行下道操作工序;(4)按照蒜块地垄宽度的不同,设置偶数个本实用新型,实现每垄大蒜的收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大蒜收获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大蒜收获装置中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大蒜收获装置中梳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大蒜收获装置中抖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大蒜收获装置中动力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5,一种大蒜收获装置,包括机架和电机,机架下部设有依次通过传动轴1连接的扶正机构2、抖土机构3和动力输入机构4,且三者均固接在传送架5上,传送架5外周缠绕传送带6;

扶正机构2用来将倾斜或倒在地上的蒜茎扶起并梳理整齐,包括两爪式扶头201和两活接在扶头201尾部的链排式梳理部202;两个扶头201间距与大蒜行距相同;梳理部202垂直固接在传送架5首端,包括链排202a、穿设在链排202a上的链轮轴202b和交叉设置的梳齿202c,链轮轴202b输入端与伸缩轴1活接;

抖土机构3用来将蒜头根部的泥土抖掉,包括支架一301、传动轴一302、摇臂303和换向齿轮组一304;换向齿轮组一304设于支架一301上,且通过穿设在支架一301上的传动轴一302连接摇臂303,传动轴一302上端设有与换向齿轮组一304啮合的链条一305;

动力输入机构4用来连接电机并带动传送带6运动,包括支架二401、换向齿轮组二402和转轴403,换向齿轮组二402设于转轴403上端并位于支架二401上,转轴403下端连接位于传送架5尾端的带轮404;换向齿轮组二402的一端轴接伸缩轴1。

在具体实施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机械机架的下部,而后启动电机,与电机轴接的转轴403转动,带动转轴403上的换向齿轮组二402转动,此时,位于传送架5上的传送带6和伸缩轴1转动,在伸缩轴1的带动下,抖土机构3上部的传动轴一302运动,使得位于传动轴一302上的摇臂303做水平方向的左右运动;与此同时,与伸缩轴1轴接的扶正机构2运动:在伸缩轴1的带动下,链轮轴202b转动,梳齿202c做上下圆周运动;工作时,在机械的带动下,扶正机构2上的两个扶头201分别位于一行大蒜的两侧,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大蒜颈部经过扶头201扶持后进入到梳理部202内部,当链轮轴202b运动时,位于两个梳理部上的梳齿202c分别对应向外做圆周运动,使得大蒜颈部在梳齿202c的带动下,实现伸直的运动状态,而后从梳理部202中出来,随着传送带6继续向前运动,且此时大蒜根部位于下部位置;接着,大蒜运动到抖土机构3位置,由于大蒜的根部位于下部位置,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其根部经过摇臂303时,由于摇臂303处于做左右运动的状态,此时大蒜在向前运动的同时随着摇臂303做左右摆动,将大蒜根部的泥土抖掉,实现抖土的功能;而后,大蒜在传送带6的夹持传送下,向前运动到动力输入机构4位置,被抖土机构3抖落掉泥土的大蒜经过传送架5的尾端后脱落下来,实现对于刨出来的大蒜的根部抖土和颈部梳理功能,利于大蒜收获后的后期处理工作,比如去跟对齐,晾晒,绑缚扎捆等。

扶头201包括两个一端锐角连接的L型扶杆201a、固接在扶杆201a另一端的横轴201b和活动浮板201c,横轴201b活接在梳理部202上,活动浮板201c位于扶杆201a下部并与扶杆201a呈一定夹角;链排202a上间距设有若干横杆203,梳齿202c设于横杆203一端,链轮轴202b分别设于链排202a两端,链轮轴202b上设有链轮204,链轮204通过链条二205连接。

由于在设计安装时,梳理部202设置为两个,且在伸缩轴1的带动下相对运动,则有:链条二205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位于链条二205上的梳齿202c按照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正好实现将大蒜颈部梳理直的目的,接着,梳理好的大蒜在传送带6的带动下向前运动;设置的扶杆201a能实现将歪斜的大蒜颈部扶起的功能,便于后期的梳理工作,且横杆203活接在扶杆201a上,通过横杆203翻转式连接在梳理部202上,实现了针对不同地势地面的作业;而设置的活动浮板201c起到了支撑扶头201随地面做起伏运动的作用。

换向齿轮组一304包括设于传动轴一302上端的锥齿轮一304a、锥齿轮二304b和变速齿轮组304c,锥齿轮一304a和锥齿轮二304b啮合,且锥齿轮一304a水平链接位于支架一301上的直齿轮306,锥齿轮二304b设于转动轴一307上,转动轴一307穿设在支架一301上,且转动轴一307两端均活接伸缩轴1。

工作时,转动轴一307在伸缩轴1的带动下相对运动,进而带动位于转动轴一307上的变速齿轮组304c运动,且变速齿轮组304c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转动轴一307上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以用来实现传动轴一302的高速转动;当传动轴一302转动时,摇臂303在传动轴一302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带动位于摇臂303之间的大蒜做左右摆动,且由于大蒜向前运动的速度大于做左右摆动的分速度,使得大蒜的合速度向前,并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实现抖土的目的;对于动力传输方向来说,伸缩轴1带动两个转动轴一307转动,位于转动轴一307上的变速齿轮组304c转动,实现转动轴一307的转速的变化,此时,位于其中一个转动轴一307上的锥齿轮二304b转动,并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一304a转动,而后,位于锥齿轮一304a下部的齿轮四带动与之通过链条一305连接的齿轮三306运动,进而实现四个传动轴一302的转动,位于传动轴一302上的摇臂303转动,实现动力的传输过程。

摇臂303设置为两个头部固接的八字型结构,传动轴一302下端设有转动部308,转动部308连接摇臂303组成转动式结构;转动部308设置为包括两个转动块308a的结构,且转动块308a之间活接,传动轴一302穿设在转动块308a上。

为了实现摇臂303的转动,并能带动大蒜的根部进行摆动,以实现抖土的功能,在传动轴一302的下部设置了转动部308,且转动部308与传动轴一302为可动连接,便于实现摇臂303的转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与机械上的机架装配在一起,在抖土机构3的支架一301上设有与机架卡接的悬吊部一309,悬吊部一309设为L型板结构,悬吊部一309上设有通孔一309a;支架一301下端设有支脚301a,支脚301a下端固接在传送架5上。

在安装时,通过悬吊部一309卡接在机架上,并利用紧固螺钉穿过通孔一309a后装配在机架上的方式,实现加强固定的目的。

换向齿轮组二402包括轴接在转轴403上端的换向锥齿轮一402a和轴接在传动轴二405一端的换向锥齿轮二402b,换向锥齿轮一402a和换向锥齿轮二402b互相啮合,实现将转轴403的动力转化为水平设置的传动轴二405的动力,传动轴二405另一端轴接伸缩轴1,且传动轴二405位于支架二401上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位于机架上的电机与转轴403轴接,在电机启动后,转轴403带动位于其上部的换向锥齿轮一402a转动,则有:与换向锥齿轮一402a啮合的换向锥齿轮二402b转动,在换向锥齿轮二402b运动时,穿设在其上的传动轴二405传动,实现动力水平向前逐级输入;在竖直方向上,当转轴403转动时,轴接在转轴403下部的带轮404跟随转轴403运动,实现传送带6的运动。

支架二401下部设有连接传送架5的连脚401a,支架二401上部设有支撑板401b,传动轴二405位于支撑板401b上部;在支架二401上还设有悬吊部二406,悬吊部二406设置为L型板结构,悬吊部二406上设有通孔二406a。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机架的配合,设置了悬吊部二406,并在悬吊部二406上设置了通孔二406a,在与机架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悬吊部406卡接在机架上,并利用紧固螺钉穿过通孔二406a与机架进行装配;在设计支架二401时,将之设置为下部带有连脚401a的结构,且连脚401下端与传送架5固接,起到固定传送架5的目的,防止由于长时间运转造成传送架5之间的间距变大,导致不能有效实现大蒜的向前传动。

传送架5包括两个相邻的条形传送板501,带轮404分别位于传送架5的两端,传送带6绕过带轮404。

由于需要通过传送架5将大蒜从扶正机构2位置传送到动力输入机构4位置,实现整个对于大蒜的处理工程,因此,在在传送架5上设置了传送带6,在工作时,大蒜从扶正机构2位置并在传送带6的夹持带动下向前运动,实现大蒜的向前运动。且在设置时,两个条形传送板501距离较近,并通过支架一301和支架二401进行连接固定,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有效稳定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