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驱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303发布日期:2019-06-26 00:4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塔驱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杆塔驱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大自然中生活的鸟类种群、数量及活动范围也逐渐增大。由于我国输电架空线路大多运行在野外,不容易及时受到人力的监控,因此受鸟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大。传统的驱鸟设备结构单一,针对驱鸟效果遗漏许多盲区,且效果不明显,容易造成鸟类在杆塔停留,发生闪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塔驱鸟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杆塔驱鸟设备,包括固定座、螺栓、连接孔、固定杆、转筒、倒斗槽、转杆、风向槽、反光镜、挂钩、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座上下贯穿有连接孔,所说螺栓与连接孔滑动连接,所说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所述固定座顶面垂直设有固定杆,所说固定杆顶部设有转筒,所述转筒顶部设有倒斗槽,所说转筒侧壁固定有水平方向的三根转杆,所述两相邻转杆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转杆顶端固定有半圆形风向槽,所说风向槽内和倒斗槽顶面固定有反光镜,所述风向槽外端固定有挂钩,所说挂带连接于挂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挂带包括挂环、挂绳、连接件、飘带,所说挂带顶部设有挂环,所说挂环与挂钩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挂绳顶部固定于挂环外壁,所说挂绳底部通过连接件与飘带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飘带为螺旋型结构,由聚酯薄膜层、金属层及两面分别涂有红色和银色漆层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风力带动旋转,重量轻便,便于微风启动,顶部设定倒斗槽内的反光镜,增加了对上空鸟类的干扰,辅助风向槽内的反光镜,增加了干扰范围,挂带受风力带动,产生旋转,飘带为螺旋结构且表面涂有的红银漆层交叉反光,使鸟类产生恐惧,不敢靠近,在有风的情况下,飘带内部由于金属层的原因,会发出金属样的响声,有助于鸟原理这一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带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飘带组成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螺栓,3、连接孔,4、固定杆,5、转筒,6、倒斗槽,7、转杆,8、风向槽,9、反光镜,10、挂钩,11、挂带,12、挂环,13、挂环,14、连接件,15、飘带,16、聚酯薄膜层,17、金属层,18、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杆塔驱鸟设备,包括固定座1、螺栓2、连接孔3、固定杆4、转筒5、倒斗槽6、转杆7、风向槽8、反光镜9、挂钩10、挂带11,所述固定座1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座1上下贯穿有连接孔3,所说螺栓2与连接孔3滑动连接,所说固定座1通过螺栓2固定于杆塔,所述固定座1顶面垂直设有固定杆4,所说固定杆4顶部设有转筒5,所述转筒5顶部设有倒斗槽6,所说转筒5侧壁固定有水平方向的三根转杆7,所述两相邻转杆7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转杆7顶端固定有半圆形风向槽8,所说风向槽8内和倒斗槽6顶面固定有反光镜9,所述风向槽8外端固定有挂钩10,所说挂带11连接于挂钩10。

所述挂带11包括挂环12、挂绳13、连接件14、飘带15,所说挂带11顶部设有挂环12,所说挂环12与挂钩10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挂绳13顶部固定于挂环12外壁,所说挂绳13底部通过连接件14与飘带15连接。

所述飘带15为螺旋型结构,由聚酯薄膜层16、金属层17及两面分别涂有红色和银色的漆层18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将固定座1通过螺栓2安装在杆塔上,风向槽8受风力的影响使转筒5沿固定杆4顶端产生旋转,反光镜9受太阳光的反射对附近区域产生旋转式照射,飘带15为螺旋结构且表面涂有的红银漆层18交叉反光,使鸟类产生恐惧,不敢靠近,在有风的情况下,飘带内部由于金属层17的原因,会发出金属样的响声,有助于鸟原理这一区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