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撒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360发布日期:2019-04-09 20:5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种子撒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子撒播装置。



背景技术:

蔬菜菜种育苗的播种技术有三种,分别为撒播、点播和穴播。撒播一般用于生长期短、营养面积小的速生菜类(如小白菜、油菜、小萝卜等)以及番茄、茄子、辣椒、结球甘蓝、花椰菜、莴苣、芹菜等育苗播种,播种时使用盆子,将种子掺上细砂土搅拌混合均匀后,再用手撒播在土地上。

但是,这种播种方式靠人为的手撒,不方便控制,通常会出现种子不不均匀的情况,某些地方的种子撒播得比较多,另外一些地方撒播得比较少,导致出苗后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生长后稀稠不均,导致收获时不能有满意的收获。

现有的一些种子撒播器,能够盛装混合好种子的土,通过人为抖动装置等方式将种子撒播在田地里,相比人为手撒种子减少了部分劳动强度,提高了撒播速度。但相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些种子撒播器,人为撒播种子还是劳动强度较高,且撒播不均匀,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种子撒播器,造价昂贵,结构复杂,很多农户无力购买,且维修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劳动强度、种子撒播均匀且结构简单的种子撒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种子撒播装置,所述种子撒播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缝隙;

提手,与所述外壳相连接;

限速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设置于所述凸起上,所述限速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腔相连通,所述限速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料腔和所述出料腔的通孔;

电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壳的侧壁伸入到所述出料腔内;

风扇,设置于所述出料腔内,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挡板,通过所述缝隙插入到所述进料腔内,所述挡板能够覆盖所述限速板上的通孔;及

喷嘴,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喷嘴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且所述喷嘴和所述电机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

在撒播种子之前,推动挡板将挡板从缝隙插入进料腔,以覆盖住限速板上的若干通孔,然后将混好种子的细土从进料口倒入到进料腔内,因为限速板上的通孔被覆盖,所以倒入的细土无法继续掉落,堆积在限速板上方的进料腔内。

要撒播种子时,通过提手将装置提到田地,打开电机,电机带动风扇转动,此时抽出挡板,混有种子的细土通过通孔向出料腔掉落,可以调节挡板抽出的距离调整掉落速度,掉落到出料腔后,细土和种子在风扇的作用下被吹往喷嘴方向,最终喷嘴喷射出带有种子的细土,即可进行种子撒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操作简单,撒播时只需提着装置即可,无需举起或抖动等,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质量。针对不同大小的种子,只需更换不同规格通孔的限速板即可,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还包括纱网,所述纱网罩设于所述风扇上。

设有纱网可以防止种子和细土飘散时飞到风扇处将风扇卡住。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朝远离所述出料腔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

种子和细土通过具有斜度的锥形孔掉落,可以防止种子和细土卡住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外壳外。

使用把手推拉挡板,较为方便和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卡扣,所述挡板能够沿垂直所述挡板的方向折叠,以使所述挡板拉出的部分能够折叠到与所述外壳的侧壁抵接,所述把手能够与所述卡扣相扣合。

将挡板折叠固定后,可以节约空间,不会支出很长挡板一段在外悬空,更有利于操作装置时调整使用姿势。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进料口。

盖板能够遮挡住进料口,防止水或其他异物进入进料腔内污染细土和种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安装所述喷嘴的侧壁为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位于所述喷嘴和所述限速板的部分朝靠近所述喷嘴的方向倾斜延伸。

具有斜度的安装壁扩大了进入喷嘴的开口,当种子和土撞在有斜度的安装壁上时,可以继续在风扇的作用下向喷嘴移动,防止种子和土堵塞喷嘴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使用者能够推动行走轮将装置推往使用地点,并且能够推动装置进行种子的撒播,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腔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扣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提手、3-喷嘴、4-进料口、5-风扇、6-限速板、7-挡板、8-行动轮、9-卡扣、41-盖板、51-电机、52-纱网、61-锥形孔、71- 把手、101-进料腔、102-出料腔、103-安装壁、10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种子撒播装置,包括外壳1、提手2、喷嘴3、风扇5、电机51、限速板6、挡板7和行动轮8。

具体地,外壳1用于容纳种子和细砂土的混合物。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种子和细砂土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进料口4装入到外壳1内。外壳1内壁设有凸起104,以承载限速板6。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缝隙,用于插入挡板 7。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卡扣9,卡扣9和缝隙位于外壳1的同一侧壁上。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为六面的箱体结构。凸起10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起 104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壁的直角连接处。

提手2设置于外壳1的顶部,便于用手提起装置。提手2的两端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当然,提手2的两端也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1上,以使提手2能够旋转收纳,减小种子撒播装置的空间占用体积。

限速板6设置外壳1内,且限速板6放置于凸起104上。限速板6将外壳 1的内腔分隔为进料腔101和出料腔102,进料腔101位于外壳1的上部,出料腔102位于外壳1的下部。限速板6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能够连通进料腔101和出料腔102。本实施方式中,通孔为锥形孔61,锥形孔61朝远离出料腔102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种子和细土通过具有斜度的锥形孔61掉落,可以防止种子和细土卡住通孔。

电机51设置于外壳1的侧壁上,电机51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的侧壁伸入到出料腔102内。本实施方式中,电机51、缝隙和卡扣9位于外壳1的同一侧壁上。

风扇5设于外壳1的出料腔102内,且风扇5与电机51的输出轴相连接。风扇5前罩设有纱网52,纱网52将风扇5笼罩,纱网52可以防止种子和细土飘散时飞到风扇5处将风扇5卡住。本实施方式中,限速板6与风扇5 相对的部分没有开设锥形孔61,可以避免沙土和种子直接落到纱网52上。

挡板7通过缝隙插入到进料腔101内,挡板7能够覆盖限速板6上的锥形孔61。本实施方式中,挡板7插入后,挡板7与限速板6相层叠。挡板7的一侧设有把手71,把手71可以推拉挡板7从外壳1侧壁上的缝隙插入或抽出。挡板7能够沿垂直挡板7的方向折叠,以使挡板7拉出的部分能够折叠到与外壳1的侧壁抵接,如图3所示,把手71能够与卡扣9相扣合,以将挡板 7拉出的部分固定。挡板7折叠固定后,可以节约空间,不会支出很长一段在外悬空,更有利于操作装置时调整使用姿势。具体地,挡板7可以为多块板构成,相邻两块板通过合页连接,从而使挡板7能够折叠。

喷嘴3设于外壳1上,喷嘴3与出料腔102相连通,喷嘴3与电机51分别位于外壳1相对的两侧。外壳1安装喷嘴3的侧壁为安装壁103,安装壁 103位于喷嘴3和限速板6部分朝靠近喷嘴3的方向倾斜延伸。具有斜度的安装壁103扩大了进入喷嘴3的开口,当种子和土撞在有斜度的安装壁103上时,可以继续在风扇5的作用下向喷嘴3移动,防止种子和土堵塞喷嘴3入口。

外壳1的底部设有行动轮8,用于装置的移动。使用者能够推动行走轮将装置推往使用地点,并且能够推动装置进行种子的撒播,节省体力。

上述种子播撒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要撒播种子的时候,推动挡板7上的把手71将挡板7从侧壁的缝隙插入外壳1内腔,放置于限速板6上,将锥形孔61全部遮盖。打开盖板41,把混合好种子的细土从进料口4倒入装置的进料腔101中,因锥形孔61被遮住,细土无法从锥形孔61掉落,堆积在挡板7上方的进料腔101中。盛装完成后盖上盖板41,即可推动装置来到田地。

打开电机51,电机51带动风扇5转动,将装置倾斜一定角度,使喷嘴3 朝下,对准要播种的土地。此时,即可缓慢抽出挡板7,细土通过锥形孔61 向出料腔102掉落,挡板7抽出的距离可以调整细土掉落的速度,抽出的挡板 7可以折叠抵接到外壳1侧壁上,用卡扣9将挡板7固定。掉落下的细土,在风扇5吹动作用下,向喷嘴3方向移动。

喷嘴3所处的安装壁103具有一定的斜度,细土和种子被吹过来撞在安装壁103上时,可以在风扇5吹动作用下沿具有斜度的安装壁103滑向喷嘴3。当种子和细土从喷嘴3喷出后,即可对田地进行种子撒播。

上述种子撒播装置,操作简单、省力,只需将装置提起对准角度即可,一个装置搭配多种限速板能够适应各类种子,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维修成本低廉,因此对于普通农户人家,既能降低劳动强度,也能节约经济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