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花生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102发布日期:2019-04-23 23:22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花生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花生播种的全自动花生播种机。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几百年来普遍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农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近年逐渐向机械化种植方式过渡,通过机械种植的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的工作效率。目前机械播种存在以下缺陷,功能单一、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等。另外当今花生种植的方式普遍采用覆膜种植,花生种植机械一般都是先播种再覆膜,然后再覆土。这种情况下花生发芽破土后需要人工在地膜上戳孔,以便于空气流通和花生破膜出苗,这种方式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花生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花生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肥料箱、种子箱、轮子、药泵、圆盘、牵引架;所述的牵引架位于架体的前端;架体的下方从前向后依次包括一号犁、一号圆盘、刮土板、二号犁、喷头、地膜固定支架、压膜辊、一号轮子、排种器、二号圆盘、覆土器、三号圆盘、车轮和二号轮子;所述的一号犁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前端下方的两侧,一号犁朝向中间方向倾斜;所述的一号圆盘有两个,位于架体前端下方的中间位置,两个一号圆盘前边缘紧靠在一起,后侧边缘向两侧张开;架体前端上方设有肥料箱,肥料箱下设有排肥器;所述的药泵安装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的发动机驱动药泵运行;药泵通过药管连接喷头;所述的地膜固定支架有两个,分别对称位于架体的两侧位置,架体上与地膜固定支架相适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横向的圆筒,地膜固定支架的上端固定设有水平杆,水平杆从圆筒内穿过;水平杆与圆筒之间设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作用给水平杆向内侧方向的拉力;地膜固定支架的下端设有圆锥,圆锥的细端朝向内侧方向;所述的压膜辊位于地膜固定支架的后方,通过压膜辊的作用将地膜压紧在地垄上;所述的一号轮子位于压膜辊的后方,一号轮子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的两侧位置,同时也位于地垄两侧、地膜的边缘处;所述的二号圆盘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一号轮子的后侧,二号圆盘前侧向外倾斜;种子箱的下方设有排种器,排种器有两个,两个排种器位于两个二号圆盘之间,排种器的主体结构是圆盘形的中空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通过管道与种子箱连通,壳体结构的边缘处设有一系列的鸭嘴形的瓣嘴,每个瓣嘴包括固定瓣嘴和活动瓣嘴,所述的固定瓣嘴固定在壳体结构上,所述的活动瓣嘴与固定瓣嘴相铰接;活动瓣嘴上固定设有瓣嘴杆,瓣嘴杆上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力作用使活动瓣嘴处于关闭状态;壳体上固定设有链轮,该链轮与壳体同轴,通过链条驱动壳体旋转,壳体轴心穿过转轴,转轴固定在架体上,转轴的下方设有固定在转轴上的挡块,当瓣嘴杆随壳体旋转至挡块处时,通过挡块的作用驱动瓣嘴杆旋转,从而使活动瓣嘴张开;所述的覆土器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排种器的后方,所述的覆土器包括圆形筒体结构和圆盘,筒体在外,圆盘在内,二者之间间隔一定的缝隙,该缝隙位于排种器的正后方。覆土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三号圆盘,三号圆盘前侧向外倾斜。所述的车轮上设有链轮,链轮上连接链条,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带动排费、排种相关机构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喷药、覆膜、打孔、播种、覆土等一系列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播种效率高;

2、通过先覆膜再打孔、播种的方式有利于花生破膜出苗,也减少了人工后续的劳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架体下方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地膜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种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16、肥料箱14、种子箱15、轮子、药泵、圆盘、牵引架。

所述的牵引架位于架体16的前端,通过牵引架使本实用新型挂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拉动本实用新型前行。

如图2所示,架体16的下方从前向后依次包括一号犁12、一号圆盘13、刮土板11、二号犁10、喷头17、地膜固定支架9、压膜辊8、一号轮子7、排种器5、二号圆盘6、覆土器3、三号圆盘4、车轮2和二号轮子1。

所述的一号犁12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16前端下方的两侧,一号犁12朝向中间方向倾斜,使其从两侧向中间翻土,起到起垄的作用。

所述的一号圆盘13有两个,位于架体16前端下方的中间位置,两个一号圆盘13前边缘紧靠在一起,后侧边缘向两侧张开。通过一号圆盘13使垄的中间位置开沟。

架体16前端上方设有肥料箱14,肥料箱14下设有排肥器,通过排肥器的作用使肥料均匀的洒落的土里。

所述的刮土板11位于排肥器下侧的后方,通过刮土板11将地垄顶部刮平,同时将肥料埋住。

所述的药泵安装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的发动机驱动药泵运行。药泵通过药管连接喷头17,通过喷头17向平整的地垄上喷洒药物。

所述的地膜固定支架9有两个,分别对称位于架体16的两侧位置,通过两个地膜固定支架9的共同作用将地膜18安装在支架上。如图3所示,架体16上与地膜固定支架9相适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横向的圆筒20,地膜固定支架9的上端固定设有水平杆21,水平杆21从圆筒20内穿过。水平杆21与圆筒20之间设有弹簧19,通过弹簧19的作用给水平杆21向内侧方向的拉力。地膜固定支架9的下端设有圆锥22,圆锥22的细端朝向内侧方向。使用时将地膜18安装在圆锥22上,通过弹簧19的作用将两个地膜固定支架9上的圆锥22向中间方向拉动,从而将地膜18固定住。

所述的压膜辊8位于地膜固定支架9的后方,通过压膜辊8的作用将地膜压紧在地垄上。所述的一号轮子7位于压膜辊8的后方,一号轮子7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16的两侧位置,同时也位于地垄两侧、地膜的边缘处,通过一号轮的作用将地膜的边缘压下,压在地垄边缘的沟里,以便于后续的覆土工作。所述的二号圆盘6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一号轮子7的后侧,二号圆盘6前侧向外倾斜,从而两个二号圆盘6形成外八字结构,通过二号圆盘6的作用能够向内侧翻土,通过翻土将地膜的边缘覆盖住,从而将地膜压住。

种子箱的下方设有排种器5,排种器5有两个,两个排种器5位于两个二号圆盘6之间,如图4所示,排种器5的主体结构是圆盘形的中空的壳体27结构,壳体27结构通过管道与种子箱15连通,使种子从种子箱15落进壳体27内,壳体27结构的边缘处设有一系列的鸭嘴形的瓣嘴,每个瓣嘴包括固定瓣嘴25和活动瓣嘴24,所述的固定瓣嘴25固定在壳体27结构上,所述的活动瓣嘴24与固定瓣嘴25相铰接。活动瓣嘴24上固定设有瓣嘴杆26,瓣嘴杆26上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力作用使活动瓣嘴24处于关闭状态。壳体27上固定设有链轮,该链轮与壳体27同轴,通过链条驱动壳体27旋转,壳体27轴心穿过转轴,转轴固定在架体16上,转轴的下方设有固定在转轴上的挡块23,当瓣嘴杆26随壳体27旋转至挡块23处时,通过挡块23的作用驱动瓣嘴杆26旋转,从而使活动瓣嘴24张开,使花生落出,从而完成播种过程。此时该瓣嘴位于排种器5的最下方,该瓣嘴刺破地膜,将种子播种在地膜下的土里。通过瓣嘴的作用给地膜打上孔,以便于日后花生幼苗从地膜下钻出。

所述的覆土器3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排种器5的后方,所述的覆土器3包括圆形筒体结构和圆盘,筒体在外,圆盘在内,二者之间间隔一定的缝隙,该缝隙位于排种器的正后方,使用时,土从该缝隙内落出正好覆盖在种子的上方。覆土器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三号圆盘4,三号圆盘4前侧向外倾斜,通过三号圆盘4的作用能够将向内侧翻土,将土翻进覆土器3内,再从覆土器缝隙落出,通过覆土器3的作用将土盖在地膜上、种子上方的位置。通过二号轮子1的作用将覆土器3盖上的土压实。

所述的车轮上设有链轮,链轮上连接链条,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带动排费、排种相关机构的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