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膜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512发布日期:2019-08-16 21:26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膜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膜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目前,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日光温室是将走道设计在温室北侧,靠近温室墙体的一侧;一方面,走道设置在温室内部,将会减少作物栽培面积,影响作物产量;另一方面,温室前屋面处的温度较低,影响该处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降低作物产量。因此,亟需重新规划现有日光温室内的走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膜日光温室,将走道设置在内、外温室骨架之间,在不影响人员作业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设施内作物的栽培面积,保证了作物产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膜日光温室,包括温室墙体、外膜棚体和内膜棚体,所述外膜棚体和内膜棚体分别由内、外支撑骨架及铺设在内、外支撑骨架上的内、外层棚膜组成,所述外膜棚体和内膜棚体之间的地面设置为走道,且外层棚膜的一端设有与走道连通的出入口,内层棚膜的顶部设有自动卷膜器,工作人员能够由走道通过卷起的内层棚膜进入室内栽培槽。

优选地,所述走道两侧靠室内栽培槽的一侧贴有隔热层,靠外膜棚体的一侧设有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走道整体下沉,低于室内栽培槽的地平面0.5~0.8m。

优选地,所述室内栽培槽的地平面整体下沉,低于室外地平面0.8~1m。

优选地,所述外膜棚体位于前棚脚侧的室外地平面低于温室墙体侧的室外地平面0.3~0.5m。

优选地,所述温室墙体包括主墙体和保温后墙体,其中主墙体采用砖混结构砌建,保温后墙体由下挖的室内栽培槽的弃土堆砌。

优选地,所述外膜棚体和内膜棚体前棚脚与地平面间的角度增大到70-73°。

优选地,所述走道的宽度控制在0.8~1m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膜棚体和内膜棚体的顶端分别设有外卷帘保温被和内卷帘保温被,其中外卷帘保温被的内侧间隔设有清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走道设置在内、外骨架之间,一方面通过走道将内、外骨架隔开,有效避免了因前屋面温度低,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两层骨架之间的空地,设置为走道,增大了室内有效的栽培面积;

2. 走道采用下沉式,便于人员作业,并且走道一侧设置隔热层,阻断地中热量横向流出,提高地温;另一侧设置排水沟,用以收集外层棚膜上凝结的水,节水增效;

3. 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前景和市场价值,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膜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膜棚体,2-内膜棚体,3-外层棚膜,4-内层棚膜,5-走道,6-自动卷膜器,7-室内栽培槽,8-隔热层,9-排水沟,10-温室墙体,11-外卷帘保温被,12-内卷帘保温被,13-主墙体,14-保温后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膜日光温室,主要是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持续低温设计的双层膜日光温室,以减少温室内的热量散失。包括温室墙体10外膜棚体1和内膜棚体2,所述外膜棚体1由外支撑骨架及铺设在外支撑骨架上的外层棚膜3组成,内膜棚体2由内支撑骨架及铺设在内支撑骨上的内层棚膜4组成;具体地,外支撑骨架可由若干外层钢架组成,内支撑骨架由若干内层钢管组成,保证各自所需的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中,外膜棚体1和内膜棚体2之间的地面设置为走道5,外层棚膜3的一端设有与走道5连通的出入口,内层棚膜4的顶部设有自动卷膜器6;工作时,内层棚膜4通过自动卷膜器6卷起到一定高度,工作人员可由走道5通过卷起的内层棚膜4直接进入室内栽培槽7进行作业。将走道设置在内、外棚体之间,走道5的宽度控制在0.8~1m之间,一方面通过走道5将内、外棚体隔开,有效避免了因棚体前屋面处温度较低,靠近该侧的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走道不会占用大棚内的栽培面积,在温室大棚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室内有效的栽培面积。并且,外膜棚体1和内膜棚体2前棚脚与地平面间的角度增大到70-73°,提高了棚体前屋面的采光面积,且方便工作人员作业;走道5两侧靠室内栽培槽7的一侧贴有隔热层8,隔热层8由岩棉板外包裹混凝土制成,能有效阻断室内栽培槽7的地热横向流出;走道5靠外膜棚体1的一侧设有排水沟9,用以收集外层棚膜3上凝结的水,最后通过排水沟9将流水收集到蓄水池中备用,达到节水效果的同时能降低棚内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走道5整体下沉,低于室内栽培槽7的地平面0.5~0.8m,增大了走道5的垂直高度,便于人员作业。室内栽培槽7的地平面整体下沉,低于室外地平面0.8~1m,能够储蓄地温,提高棚内作物的采光。外膜棚体1位于前棚脚侧的室外地平面低于温室墙体10侧的室外地平面0.3~0.5m;能够降低室内栽培槽7的地平面整体下挖后,棚内前底脚处作物采光受影响的问题。温室墙体10包括主墙体13和保温后墙体14,其中主墙体13采用砖混结构砌建,保温后墙体14由下挖的室内栽培槽7的弃土堆砌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膜棚体1和内膜棚体2的顶端分别设有外卷帘保温被11和内卷帘保温被12,其中外卷帘保温被11与外层棚膜3贴合的内侧每间隔10cm设有具有清洁功能的清洁带,在随外卷帘保温被11开闭的同时,外层棚膜3表面的污物能够粘黏在清洁带上,达到清洁外膜棚体、提高透光率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不会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所做出的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