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养殖圈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109发布日期:2019-04-16 22:22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养殖圈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羊养殖圈舍。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羊的养殖都采用圈养方式。在大规模养殖中,需要建设多个圈舍,在每个圈舍内都设置饲喂槽,且为了防止羊只(尤其是山羊)进入饲喂槽后跳出圈舍,通常将饲喂槽放置在圈舍中部,由人工进入圈舍进行投喂饲料,这种圈舍存在以下问题:1、羊只容易进入饲喂槽,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污染;2、人工进入圈舍分别投喂饲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3、饲喂槽中有剩余的饲料时,需要人工清理出去,但是人工清理效率低,存在清理不及时的现象,致使羊只使用变质饲料,影响羊只的健康;4、在对羊只进行打耳标、防疫注射、去势、人工配种等作业时,需要将羊只进行隔离,目前圈舍中缺少隔离栏,需要单独设置备用羊圈进行隔离,圈舍建设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羊养殖圈舍。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羊养殖圈舍,其包括饲喂平台,在所述饲喂平台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固定有轨道,在所述饲喂平台的两侧沿所述饲喂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羊圈主体;在每个所述羊圈主体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自动饮水机,在每个所述羊圈主体与所述饲喂平台相邻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饲喂槽;所述饲喂槽的前槽壁与所述饲喂平台的侧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饲喂槽的上方设有所述隔离栏;所述隔离栏的由所述饲喂槽的后槽壁向所述饲喂槽的前槽壁,由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隔离栏的低端与所述前槽壁中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栏的底部与所述饲喂槽之间固定有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槽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槽壁,和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槽壁之间的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整体呈V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槽壁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槽壁的前端之间,在两个所述侧槽壁的后端顶部之间铰接有所述后槽壁,所述后槽壁的内侧与所述前槽壁、两块所述侧槽壁活动接触;在所述后槽壁的内壁上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活动挂接在所述隔离栏的栏杆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后槽壁下方竖直固定有沿所述饲喂槽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在所述隔板与所述饲喂平台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同一侧的各个所述饲喂槽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羊圈主体远离所述饲喂平台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隔离圈舍。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圈舍包括两块宽度相等的栏板,在所述羊圈主体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一块所述栏板;所述栏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侧壁铰接,在所述栏板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套筒,且两块所述栏板上的所述套筒交错布置,在两块所述栏板上的所述套筒之间穿置有销杆;在任一所述栏板上装设有出入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饲喂槽中设置了隔离栏,可防止羊只进入饲喂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污染;同时,隔离栏可防止羊只经饲喂槽跳出羊圈,且饲喂槽分别设置在饲喂平台的两侧,可利用饲料车对两侧的饲喂槽同时进行投放饲料,便于集中投喂饲料,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供效率;通过向下推动拉杆可及时的将饲喂槽中剩余的饲料排到输送带上并经输送带进行输送收集,防止羊只食用变质饲料,保证羊只的健康;在羊圈主体中通过栏板分隔出隔离圈舍,可用于隔离羊只,无需单独设置备用圈舍,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隔离圈舍的结构示意图。

饲喂平台1、轨道2、羊圈主体3、自动饮水机4、饲喂槽5、前槽壁5.1、后槽壁5.2、侧槽壁5.3、隔离栏6、支撑杆7、拉杆8、挂钩9、隔板10、输送带11、隔离圈舍12、栏板12.1、套筒12.2、销杆12.3、出入门12.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羊养殖圈舍,其包括饲喂平台1,在饲喂平台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固定有轨道2,在饲喂平台1的两侧沿饲喂平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羊圈主体3;在每个羊圈主体3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自动饮水机4,在每个羊圈主体3与饲喂平台1相邻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饲喂槽5;

饲喂槽5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槽壁5.3,和设置在两块侧槽壁5.3之间的前槽壁5.1和后槽壁5.2,前槽壁5.1和后槽壁5.2整体呈V型设置;饲喂槽5槽体呈V型设置可保证饲料落到饲喂槽5的底部,便于山羊食用;

饲喂槽5的前槽壁5.1与饲喂平台1的侧部固定连接,在饲喂槽5的上方设有隔离栏6;隔离栏6的由饲喂槽5的后槽壁5.2向饲喂槽5的前槽壁5.1,由上向下倾斜设置;隔离栏6的低端与前槽壁5.1中部固定连接,在隔离栏6的底部与饲喂槽5之间固定有支撑杆7;隔离栏6倾斜设置,可对山羊头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羊只将饲料拱到槽外,同时防止山羊进入饲喂槽5中,保证饲料的卫生;另外,隔离栏6可将饲料分为食用部分和待食用部分,避免饲料的浪费;且隔离栏6的栏杆之间形成通道,便于山羊角的伸入,进而保证山羊可以正常食用饲料;

前槽壁5.1固定设置在两个侧槽壁5.3的前端之间,在两个侧槽壁5.3的后端顶部之间铰接有后槽壁5.2,后槽壁5.2的内侧与前槽壁5.1、两块侧槽壁5.3活动接触;在后槽壁5.2的内壁上铰接有拉杆8,拉杆8的顶端固定有挂钩9,挂钩9活动挂接在隔离栏6的栏杆上;将挂钩9挂在隔离栏6的栏杆上时,拉杆8可将后槽壁5.2向上提起,使后槽壁5.2与前槽壁5.1、两块侧槽壁5.3对接形成饲喂槽5,便于存放饲料;将挂钩9由隔离栏6上取下,向下推动拉杆8可使后槽壁5.2绕着交接点向下打开,将饲喂槽5中剩余的饲料向下排出,代替人工清扫饲喂槽5,降低人工强度,提高效率;

在后槽壁5.2下方竖直固定有沿饲喂槽5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10,在隔板10与饲喂平台1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设置在同一侧的各个饲喂槽5的下方;隔板10可阻挡山羊头部伸入到输送带11上方,经饲喂槽5排出的剩余饲料可落到输送带11上方,并由输送带11统一收集输送到羊圈主体3的外部,便于集中清理;

在每个羊圈主体3远离饲喂平台1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隔离圈舍12;

隔离圈舍12包括两块宽度相等的栏板12.1,在羊圈主体3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一块栏板12.1;栏板12.1的一端与对应的侧壁铰接,在栏板12.1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套筒12.2,且两块栏板12.1上的套筒12.2交错布置,在两块栏板12.1上的套筒12.2之间穿置有销杆12.3;在任一栏板12.1上装设有出入门12.4;需要对羊只进行隔离时,将两块栏板12.1绕着铰接点打开,使栏板12.1和与其相邻的羊圈主体3的侧壁垂直,并在两块栏板12.1的套筒12.2之间穿置销杆12.3,此时两块栏板12.1和与其相对的侧壁之间形成隔离圈舍12;不需要对羊只进行隔离时,将两块栏板12.1绕着铰接点合上,使栏板12.1和与其相邻的羊圈主体3的侧壁平行,此时隔离圈舍12解除,不再占用羊圈主体3的内部空间,便于羊只的运动;

使用说明:需要投放饲料时,压着轨道2移动饲料车,饲料经饲料车两侧的饲料管分别落入两侧隔离栏6上方的饲喂槽5内;饲料经隔离栏6落到饲喂槽5的底部,山羊头部伸入到隔离栏6与后槽壁5.2之间即可食用饲料;待饲料全部食用完后,将挂钩9由隔离栏6上取下,向下推动拉杆8使后槽壁5.2向下打开,将饲喂槽5内剩余的饲料残渣全部排到输送带11中,然后向上拉动拉杆8将挂钩9再次挂到隔离栏6上即可;

需要对羊只进行隔离时,将两块栏板12.1打开并用销杆12.3固定进行相关操作;无需隔离时,将两块栏板12.1绕着铰接点合上并用销杆12.3固定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