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627发布日期:2019-04-16 22:19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



背景技术:

烟蚜(又名桃蚜)作为烟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烟叶的质量和产量。通过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安全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烟蚜茧蜂规模繁殖中,首先要大量培育烟蚜取食的寄主植物(烟苗或烟株),并以此繁育出大量的寄主蚜虫,才能繁殖出大量的烟蚜茧蜂。

烟蚜生长发育的适温区为20~28℃,相对湿度为40.0%~86.0%,低于20℃、高于28℃会导致大量有翅蚜产生,烟蚜繁殖慢等问题。

随着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专业化大温棚繁蜂日趋成熟,但大温棚占地面积大,选址要求高,受其专业性强、成本较高的限制,普及难度较大,且使用率低下,烟蚜茧蜂繁殖时间段一般在12月至4月,其余时间段一般都在空闲。因此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简化流程成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利用自然条件调控温度及湿度,使得规模繁蜂更加低成本、简易普及、高效可行。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其特征是:包括棚架、上固定杆,下固定杆、防虫网、卷膜装置、排水沟和排水膜,所述棚架包括了拱杆和支撑横梁,所述棚架的四周拱杆中部位置设有上固定杆,靠近地面位置设有下固定杆,所述棚架的四周外围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的宽度大于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所述防虫网固定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上;

所述防虫网外覆盖棚膜,在上固定杆位置将棚膜与防虫网一起固定压紧,所述棚膜侧下部分装有卷膜装置,设有卷膜杆、卷膜器固定杆和卷膜器,所述卷膜杆与棚长相等;所述棚架外四周挖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及棚架四周的地面上铺设有排水膜,所述排水膜的一边与棚四周根部的防虫网的下边重叠在一起,并固定在下固定杆上,所述卷膜杆完全放下后,侧棚膜与排水膜交叉重叠。

优选的,所述烤烟育苗中棚的规格为长22.5米*宽5.7米*高2.2米,钢架式骨架结构,所述上固定杆离地1.6米,下固定杆离地0.2米;所述防虫网宽1.5米,所述排水膜的一边与棚四周根部0.2米处的防虫网的下边重叠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卷膜器固定杆插立棚架的四角立柱位置,所述卷膜器固定杆长2米,所述卷膜器固定在卷膜器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卷膜器为电动卷膜器,所述卷膜器与安装在棚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棚膜在棚两侧下半部分的膜边缘每间隔1.5米用一个膜卡箍固定在卷膜杆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烤烟育苗钢架中棚作为繁蜂棚,将育苗中棚的四周棚膜增设卷膜器改造为可自动灵活开启的,以增加通气和透光面积来调控高温高湿时段棚内的温湿度,实现规模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较适宜的温湿度,解决了以烤烟育苗中棚规模繁蜂温湿度难以调控的技术瓶颈,并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改造投入成本小,采用现有烟区的钢架育苗中棚改造即可。经过改造后的育苗中棚坚固稳实,防风抗雨不易变形,通风面积大,可根据温湿度灵活调节通风面积,无缝隙、无死角的防虫隔离效果好;保证棚内湿度不受棚外和地下水气影响,有利于繁蚜繁蜂;同时棚四周干净无杂草,可避免其它病虫害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棚架、2上固定杆、3下固定杆、4防虫网、5卷膜装置、6温湿度传感器、7排水沟、8排水膜、51卷膜杆、52卷膜器固定杆、53电动卷膜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现有烤烟育苗中棚上进行改造,烤烟育苗中棚的规格通常为长长22.5米*宽5.7米*高2.2米,钢架式骨架结构,上半部分棚膜固定在棚架上。改造后的简易保湿烤烟育苗中棚包括棚架1、上固定杆2,下固定杆3、防虫网4、卷膜装置5、温湿度传感器6、排水沟7和排水膜8。

棚架1即现有烤烟育苗中棚的棚架,包括了拱杆和支撑横梁,在棚架1的四周拱杆离地1.6米高的位置均设置上固定杆2,离地0.2米高的位置均设置下固定杆3,即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为1.4米,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3与每一根拱杆交叉点的位置都用螺丝固定,使整个钢架棚的拱杆之间更有协同力,更加牢固。在棚架1的四周外围上1.5米宽的防虫网4(防虫网4的宽度大于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防虫网4固定在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3上,所有通风口也都有防虫网4进行有效的隔离。

防虫网4安装完成后,覆盖棚膜,在上固定杆2位置将棚膜与防虫网一起固定压紧。棚膜侧下部分装有卷膜装置5,棚两侧下半部分的膜边缘用膜卡箍(间隔1.5米卡一个,图中未示出)固定在与棚长相等的卷膜杆51上,在棚架1的四角立柱位置各插立一条2米长的卷膜器固定杆52,装上手摇式卷膜器或电动卷膜器53,与卷膜杆51连接固定,通过手摇或电动控制卷膜杆51上下运动。本实施例选用电动卷膜器53,卷膜杆51下降至最低到地面时棚膜密闭,上升至离地1.6米时则全开,电动卷膜器53与安装在棚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箱相连接,可根据棚内温湿度自动灵活调节开启或密闭面积来调控卷膜杆51的位置。

棚架1外四周0.5米处挖有顺畅的排水沟7,用2米宽的黑薄膜即排水膜8平铺在棚架1旁的四周地面上,并覆盖在排水沟7上面,排水膜8的一边与棚四周根部0.2米处的防虫网的下边重叠在一起,并固定在下固定杆3上,这就等于在棚四周地面及排水沟7上都平铺了黑膜。在雨天时,卷膜杆51降下至地面上,侧膜与排水膜8交叉重叠起到密闭作用,雨水通过棚膜流到排水膜8上,再流到排水沟7排走,不会因泥土吸水而渗透在棚四周地表下进而渗透到棚内,使棚内因水气的影响导致湿度偏大等问题,起到防高湿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