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7425发布日期:2019-05-15 22:0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肥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二连增”,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粮食供应压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发等国情,制约着我国粮食持续稳定生产。所以,提高粮食产量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在作物种植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播种设备在播种过程中,由于播种设备结构的原因,造成种子播种密集,种子发芽率低,易倒伏,产量低;而且,通常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灌溉,浪费大量水资源;施肥时有的随灌溉时使用化肥,造成施肥不均;也有的采用先挑沟布撒肥料后埋土再灌溉的方式,效率低下。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播种、播肥同时铺设喷(滴灌)水带的多功能播种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肥播种机后,可以增加种子撒播宽度,使作物间隔适中;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结构合理,便于操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灌带布置装置;

喷灌带铺设装置包括喷灌带放置架、喷灌带布置脚腿,喷灌带放置架、喷灌带布置脚腿设置在机架上,喷灌带布置脚腿与第二开沟圆盘的前后位置对应;

喷灌带放置架位于喷灌带布置脚腿上方,喷灌带布置脚腿呈弧形圆筒状,喷灌带布置脚腿的顶部垂直于地面,喷灌带布置脚腿的底部开口水平设置;

喷灌管缠绕在喷灌带放置架的转轴上,喷灌管从喷灌带布置脚腿的顶部穿入,从喷灌带布置脚腿的底部伸出, 喷灌管常规缠绕在喷灌带放置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覆土装置;

覆土装置包括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朝向牵引方向,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上设有可沿机架上下移动的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播种装置;

播种装置包括种子箱,种子箱下方设置有若干组播种开沟器,每组播种开沟器包括两个第一开沟圆盘,两个第一开沟圆盘上设有可沿机架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撑架;

两个第一开沟圆盘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背向牵引方向,第一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

种子箱的底部连接种子流量控制器,种子流量控制器的底部连接种子输送管,种子输送管的出口设置在两个第一开沟圆盘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施肥装置;

施肥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开沟圆盘,两个第二开沟圆盘上设有可沿机架上下移动的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弹簧,两个第二开沟圆盘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背向牵引方向;

肥料箱的底部连接肥料流量控制器,肥料流量控制器的底部连接肥料输送管,肥料输送管的出口设置在两个第二开沟圆盘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开沟圆盘的夹角分别为28-40°;底部位于地平面以下3-5cm。

进一步地,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的夹角为20-30°。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喷灌带铺设装置,实现了喷灌带的自动铺设,而且与种子、肥料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在铺设前调整,操作更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增加种植沟的面积,相邻种子间距增加,作物间隔适中,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劳动量。

3、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可达99.99%,提高了作物产量;

4、结构合理,便于操作。

5、覆土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中的调节弹簧将支撑架下压,使两个开沟圆盘土壤中开沟,当遇到石块,两个开沟圆盘可以上升以避过石块,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水肥播种机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肥播种机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悬挂机构,3-车辙覆土器,31-第二支撑架,32-第二调节弹簧,4-种子箱,41-种子输送管,42-第一开沟圆盘,44-第一支撑架,45-第一调节弹簧,5-肥料箱,51-第二开沟圆盘,52-肥料输送管,53- 第三支撑架,54-第三调节弹簧,6-喷灌带放置架,61-喷灌带布置脚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肥播种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覆土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和喷灌带布置装置,机架1的最前端设置有用来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悬挂机构2,机架1的最后端还设有覆土器,用来将地面覆平。

覆土装置有两组,两组覆土装置可以沿机架1左右调节,方便与牵引装置的轮辐对齐进行覆土以适应不同的牵引装置,每组覆土装置包括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朝向牵引方向,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上设有可沿机架1上下移动的第二支撑架31,第二支撑架31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弹簧32,正常工作时,第二调节弹簧32将第二支撑架31下压,使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将土覆入车辙中,当遇到石块,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可以上升以避过石块。

播种装置包括种子箱4,种子箱4下方设置有若干组播种开沟器,每组播种开沟器包括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上设有可沿机架1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撑架44,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背向牵引方向,第一支撑架44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45,种子箱4的底部连接种子流量控制器,种子流量控制器的底部连接种子输送管41,种子输送管41的出口设置在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之间,正常工作时,第一调节弹簧45将第一支撑架44下压,使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在土壤中开沟,当遇到石块,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可以上升以避过石块。

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5,肥料箱5下方设置有若干组施肥开沟器,播种开沟器和施肥开沟器交错布置;所述这样的设置增加了种植沟的面积,相邻种子间距增加,种子苗间隔适中,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每组施肥开沟器包括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上设有可沿机架1上下移动的第三支撑架53,第三支撑架5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弹簧54,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呈倾斜角度布置,开口背向牵引方向,肥料箱5的底部连接肥料流量控制器,肥料流量控制器的底部连接肥料输送管52,肥料输送管52的出口设置在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之间,正常工作时,第三调节弹簧54将第三支撑架53下压,使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在土壤中开沟,当遇到石块,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可以上升以避过石块。

肥料流量控制器、种子流量控制器用来控制种子及肥料的流量,由于此种控制器可以采用目前公知的产品,因此不再详细说明其结构。

喷灌带铺设装置包括喷灌带放置架6、喷灌带布置脚腿61,喷灌带放置架6、喷灌带布置脚腿61设置在机架1上,喷灌带布置脚腿61在机架1的位置可以调节,喷灌带布置脚腿61与第二开沟圆盘51的前后位置对应,喷灌带放置架6位于喷灌带布置脚腿61上方,喷灌带布置脚腿61呈弧形圆筒状,喷灌带布置脚腿61的顶部垂直于地面,喷灌带布置脚腿61的底部开口水平设置,喷灌管缠绕在喷灌带放置架6的转轴上,喷灌管从喷灌带布置脚腿61的顶部穿入,从喷灌带布置脚腿61的底部伸出, 喷灌管常规缠绕在喷灌带放置架6上,本例不再具图。

当设备运行时,车辙覆土器3将土覆入车辙中,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在土壤中开沟,种子经种子输送管散播,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在土壤中开沟,肥料经肥料输送管52撒播,由于喷灌带开始时先固定端部,所以随着设备前行,喷灌带也随着铺设在肥料沟中,最后覆土器将地面覆平,覆土器为目前公知的设备,所以不再具图。

两个第一开沟圆盘42、两个第二开沟圆盘51的夹角分别为28-40°;底部位于地平面以下3-5cm;两个圆盘状的车辙覆土器3的夹角为20-30°。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种植沟的面积,相邻种子间距增加,种子苗间隔适中,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可达99.99%;提高了作物产量;结构合理,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