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1587发布日期:2019-07-17 05:1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



背景技术:

猪舍在养猪企业必不可少,现有猪舍在使用过程中猪舍内猪群产生的粪便与尿液混合在一起,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猪粪用作有机肥进行发酵时,还得再次进行处理;同时,猪舍内粪尿混合在一起,影响整个猪舍内环境;猪群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与尿液若将其运送到沼气池,还得另外使用运送装置将其进行运送,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猪舍旁设置沼气池,猪舍内排污区能将粪便与尿液隔离开的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包括顶板、猪舍本体,顶板设置在整个猪舍的最上方,猪舍本体位于顶板下端,猪舍本体左边墙面相应位置设置有猪圈门,所述的猪圈门呈矩形板状结构,与猪舍本体墙面设置成一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整个猪舍本体下端的活动区,位于活动区右边的排污区,所述的活动区与排污区构成整个猪舍的地板。在地板下端设置有排污坡,所述的排污坡倾斜设置,位于整个猪舍的最下端;在排污坡右边前端还设置有集尿池,所述的集尿池与排污坡之间设置有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从排污坡前端连接到集尿池上端面,主要用于将排污坡内尿液运输到集尿池内。

优选地,所述的猪舍本体左边墙体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下端设置有喂食槽,喂食槽成矩形长方形结构与猪舍本体墙面合并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排污区成矩形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猪舍本体上端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顶板与猪舍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排污坡与猪舍地板之间构成15°倾斜角。

优选地,所述的集尿池为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通过在猪舍地面排污区设置成网状,使得整个猪舍在对猪群养殖过程中,粪尿达到有效的隔离效果,使得对猪群养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用作有机肥发酵使用,使用方便,整个猪舍内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适合养猪企业批量养猪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包括顶板1、猪舍本体3,顶板1设置在整个猪舍的最上方,猪舍本体3位于顶板下端,猪舍本体3左边墙面相应位置设置有猪圈门4,所述的猪圈门4呈矩形板状结构,与猪舍本体3墙面设置成一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整个猪舍本体3下端的活动区7,位于活动区 7右边的排污区6,所述的活动区7与排污区6构成整个猪舍的地板。在地板下端设置有排污坡10,所述的排污坡10倾斜设置,位于整个猪舍的最下端;在排污坡10右边前端还设置有集尿池11,所述的集尿池11与排污坡10之间设置有排污管5,所述的排污管5从排污坡10前端连接到集尿池11上端面,主要用于将排污坡10内尿液运输到集尿池11内。

优选地,为方便在对猪舍内的猪群进行喂食时,方便倒食,所述的猪舍本体3左边墙体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开口8,所述的开口8下端设置有喂食槽9,喂食槽9成矩形长方形结构与猪舍本体3墙面合并设置。

优选地,为使得猪舍内猪群在排污区6进行排泄时,粪尿达到隔离效果,所述的排污区6成矩形网状结构。

优选地,为使得整个猪舍内在对猪群养殖过程中空气流通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猪舍本体3上端设置有通风口2,所述的通风口2设置在顶板1与猪舍本体3之间。

优选地,为使得排污坡10在对尿液进行排污时更加顺畅,所述的排污坡10 与猪舍地板之间构成15°倾斜角。

优选地,为使得集尿池11能将尿液合理运用到生活中使用,所述的集尿池 11为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便于粪尿隔离的养殖猪舍,通过在猪舍地面排污区设置成网状,使得整个猪舍在对猪群养殖过程中,粪尿达到有效的隔离效果,使得对猪群养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用作有机肥发酵使用,使用方便,整个猪舍内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适合养猪企业批量养猪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