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290发布日期:2019-07-17 05:0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植物的盆具,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挂式组合花盆大多都是通过上下左右多个盆栽放置盒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墙。安置在组合墙内的栽培杯均是通过设计在上下两个盆栽放置盒上的相应缺口实现栽培杯的限位。位于上方的盆栽放置盒的下缺口与位于下方的盆栽放置盒的上缺口相互配合形成容置孔,达到栽培杯的限位作用。

现有的栽培杯大都为圆形,并且为了很好的将栽培杯放置并限位在容置孔,一般都会在容置孔的外沿设置一圈阻挡,避免栽培杯很轻易的被取出或者掉落。

虽然通过在容置孔的外沿设置一圈阻挡可以有效了防止栽培杯掉落,但是,当需要更换植物品种时或者栽培杯内的植物面临死掉时,这时需要工作人员更换栽培杯。大部分的植物墙都堆叠较高,一旦需要更换植物墙中间部分的植物时,拿出中间的栽培杯就显得非常困难,工作人员需要将位于其上方的盆栽放置盒拆卸掉,工作量很大,操作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包括若干上下和/或左右排列的盆栽放置盒以及栽培杯,所述盆栽放置盒包括若干设置在其顶部的上缺口以及若干设置在其底部的下缺口,所述上缺口位于下缺口的正上方,上、下两个盆栽放置盒堆叠摆放,位于下方盆栽放置盒的上缺口与位于上方盆栽放置盒的下缺口共同形成容置孔,所述栽培杯置于容置孔内,所述上缺口的底部前沿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阻隔条,所述栽培杯的底部前沿抵顶在阻隔条内侧,所述栽培杯的顶部与容置孔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栽培杯与容置孔之间间隙的宽度大于阻隔条的高度,托起栽培杯至栽培杯的顶部抵接在容置孔的顶部,栽培杯的底部前沿高出于阻隔条。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杯和容置孔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栽培杯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均与容置孔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条的内侧面设置成逐渐向上缺口外侧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杯由上至下逐渐收窄,所述容置孔的顶面与栽培杯的顶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环绕所述栽培杯的开口上设置有卷至栽培杯内侧部的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盆栽放置盒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栽培杯下方的主排水口以及偏离栽培杯设置的辅排水口。

有益效果:植物墙正常摆放,在重力作用下,栽培杯的底部与容置孔的底部贴合,栽培杯底部前沿抵顶在阻隔条内侧,栽培杯无法容易地从容置孔内掉落。仅仅只是在上缺口的底部前沿设置阻隔条,完全可实现栽培杯的限位。同时,栽培杯的顶部与容置孔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当需要更换栽培杯时,操作者把持住栽培杯的侧部或顶部并将栽培杯向上托起至与容置孔的顶部抵顶,此时栽培杯的底部前沿高出于阻隔条,操作者可轻易拉出栽培杯,完成栽培杯的快捷取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盆栽放置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栽培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由若干上下以及左右排列的盆栽放置盒以及栽培杯组成。

参照图1和图2,盆栽放置盒1包括若干设置在其顶部的上缺口11以及若干设置在其底部的下缺口12,图1中,单个盆栽放置盒1中设置有4个并排的上缺口11以及4个位于上缺口11正下方的下缺口12,当上、下两个盆栽放置盒1堆叠摆放时,位于下方盆栽放置盒1的上缺口11与位于上方盆栽放置盒1的的下缺口12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栽培杯13的容置孔,每一个容置孔内放置有一个栽培杯13,栽培杯13内种植有植物。由此若干个盆栽放置盒1加上种植有植物的栽培杯13共同形成一个便于取出栽培杯的挂墙式组合花盆。

上缺口11的底部前沿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阻隔条111,栽培杯13的底部前沿抵顶在阻隔条111内侧,栽培杯13的顶部与容置孔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栽培杯13与容置孔之间间隙的宽度大于阻隔条111的高度,托起栽培杯13至栽培杯13的顶部抵接在容置孔的顶部,栽培杯13的底部高出于阻隔条111。植物墙正常摆放,在重力作用下,栽培杯13的底部与容置孔的底部贴合,栽培杯13底部前沿抵顶在阻隔条111内侧,栽培杯13无法容易地从容置孔内掉落。仅仅只是在上缺口11的底部前沿设置阻隔条111,即完全可实现栽培杯13的限位。同时,栽培杯13的顶部与容置孔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当需要更换栽培杯13时,操作者把持住栽培杯13的侧部或顶部并将栽培杯13向上托起至与容置孔的顶部抵顶,此时栽培杯13的底部前沿高出于阻隔条111,操作者可轻易拉出栽培杯13,完成栽培杯13的快捷取出。

图1和图2中所示的栽培杯13和容置孔的横截面为矩形,当栽培杯13限制在容置孔内时,栽培杯13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均与容置孔的两个侧面以及底面贴合,使得栽培杯13在左右方向上不会发生晃动。同时栽培杯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不容易上下晃动。栽培杯13设置成矩形,使得栽培杯13在左右两侧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可以很好的在容置孔内实现上下活动。当栽培杯13设计成由上至下逐渐收窄的锥状时,容置孔的顶面与栽培杯13的顶面相互平行,保证栽培杯13可以很好的托举至栽培杯13的底部前沿高出于阻隔条111,以便无阻碍的拉出栽培杯13。

同时,阻隔条111的内侧面设置成逐渐向上缺口11外侧倾斜的斜面。即使栽培杯13或者容置孔存在制造误差,或者说操作者并没有完全的将栽培杯13托举至与容置孔的顶部贴合,在该斜面辅助导向下,栽培杯13也可顺畅的沿着该斜面被拉出。该斜面也可以是曲面。

作为优选,环绕栽培杯13的开口上设置有卷至栽培杯13内侧部的翻边131,该翻边131有利于防滑,方便操作者拉出栽培杯13。

同时,盆栽放置盒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栽培杯13下方的主排水口14以及偏离栽培杯13设置的辅排水口15。正常情况下,主排水口14实现上下层盆栽放置盒1内的排水。由于主排水口14设置在栽培杯13的下方,容易被栽培杯13的培养土壤堵塞。当主排水口14被堵塞时,设置在偏离栽培杯13底部的辅排水口15起到排水作用,避免实现盆栽放置盒1内的积水。由于辅排水口15没有设置在栽培杯13的下方,其不容易发生堵塞。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