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狗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63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狗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狗窝,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狗窝。



背景技术:

现有的狗窝空间小,且密闭不透气,影响犬类的生长发育;而转动连接在狗窝上的门板较大较沉,较小的犬类很难独自推开,进岀不便;且饲料盆内经常需要手动添加饲料,从狗窝内拿取饲料盆较为不便,多次添加繁琐,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狗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狗窝,该狗窝具有可通风换气、可净化空气的特点,且附加了较为轻便的次门板便于体型较小的犬类出入,还可通过电磁阀对饲料盆自动添加饲料,操作简单便捷,使用安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智能狗窝,包括具有窝顶、窝底及窝壁的窝体,所述窝壁上设有透明门板,透明门板上端与所述窝壁铰接,所述透明门板下端设有插销,插销与所述窝壁插接;所述窝体内设有放置在窝底上的乳胶垫及饲料盆,饲料盆上设有自动储料装置,自动储料装置包括贯穿所述窝壁的进料管、连接进料管末端的储料桶、设于储料桶底部且位于饲料盆上方的岀料嘴、设置在岀料嘴上的电磁阀,所述储料桶固接于窝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窝体内还设有固接在窝顶两侧的凸起部,凸起部间设有透气网,透气网上设有活性炭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门板上设有次门板,次门板上端与所述透明门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窝壁上还嵌设有连通窝体内外的调节叶轮,调节叶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窝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管口铰接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门板为亚克力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智能狗窝,通过透明门板上铰接次门板,可针对不同大小犬类的使用,使用范围广;通过调节叶轮及配合活性炭板的设置,有利于窝体内外气流的流通,且还起到了净化窝体内空气的作用,使得窝体内空气环境更佳,提升犬类使用的舒适性;通过自动储料装置的设置,可透过透明门板观察饲料盆内是否还有饲料,若无,可控制电磁阀进行对饲料盆添加饲料,使用灵活便捷,安全方便,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智能狗窝,包括具有窝顶1、窝底2及窝壁3的窝体4,所述窝壁3上设有透明门板5,透明门板5上端与所述窝壁3铰接,所述透明门板5下端设有插销6,插销6与所述窝壁3插接,可手动锁住透明门板5;所述窝体4内设有放置在窝底2上的乳胶垫7及饲料盆8,乳胶垫7给予犬类躺卧,舒适性佳,饲料盆8用于盛装饲料;饲料盆8上设有自动储料装置9,自动储料装置9包括贯穿所述窝壁3的进料管91、连接进料管91末端的储料桶92、设于储料桶92底部且位于饲料盆8上方的岀料嘴93、设置在岀料嘴93上的电磁阀94,所述储料桶92固接于窝壁3,进料管91管口用于添加饲料至储料桶92,储料桶92用于储存一定量的饲料,通过控制电磁阀94开闭,实现智能化的自动添加饲料,无需拿出饲料盆8,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窝体4内还设有固接在窝顶1两侧的凸起部10,凸起部10间设有透气网11,透气网11上设有活性炭板12,透气网11可透过空气,且辅助架设活性炭板12,用于净化窝体4的空气,使得窝体4内环境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门板5上设有次门板13,次门板13上端与所述透明门板5铰接,次门板13设置在透明门板5上,因此,整体大小小于透明门板5,较为小巧,针对体型较小的犬类,也可独自推开次门板13,方便出入。

进一步的,所述窝壁3上还嵌设有连通窝体4内外的调节叶轮14,调节叶轮14转动连接于所述窝壁3,用于导通窝体4内外,使得气流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91管口铰接有盖板15,用于盖合进料管91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门板5为亚克力材料,易塑形,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透光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门板上铰接次门板,可针对不同大小犬类的使用,使用范围广;通过调节叶轮及配合活性炭板的设置,有利于窝体内外气流的流通,且还起到了净化窝体内空气的作用,使得窝体内空气环境更佳,提升犬类使用的舒适性;通过自动储料装置的设置,可透过透明门板观察饲料盆内是否还有饲料,若无,可控制电磁阀进行对饲料盆添加饲料,使用灵活便捷,安全方便,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