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5696发布日期:2019-06-14 22:0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胡蜂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胡蜂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强大而良好的作用,药理学作用表现为具有极好的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同时临床医学证明胡蜂毒有抑制肿瘤细胞和抗辐射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老寒腿及其运动损伤等疾病有着一定的疗效。

胡蜂毒的提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直接刺激取毒,这种取毒方式会造成胡蜂死亡,而且取毒少;(2)乙醚麻醉取毒,这种方式取得的蜂毒不纯净;(3)电刺激取毒,这种方式不会造成胡蜂死亡,而且取得的蜂毒也比较纯净。

目前,主要采用电刺激取毒法进行取毒,但是现有的电刺激取毒装置,使用不方便,要人工敲打箱体,刺激箱体内的胡蜂朝向电网飞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包括箱体、箱门、电网、尼龙布、玻璃板、活动板、驱动机构、振动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箱体为一面开口的矩形框结构,所述箱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箱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与所述箱门插接连接,所述通孔处还设有网罩,所述网罩与所述箱门卡接连接,所述电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电网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平行,所述尼龙布设置于所述电网的靠近所述箱体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玻璃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尼龙布的远离所述电网的一侧,所述玻璃板与所述尼龙布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活动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电网的远离所述尼龙布的一侧,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上下滑动,所述振动器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远离所述电网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电网、所述振动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灯包括红光信号灯和绿光信号灯,所述红光信号灯和所述绿光信号灯分别用于表示不同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支架,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所述支架支撑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圆孔,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从所述圆孔穿过且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朝向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缺口,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活动板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箱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在与所述电网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电网的两端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在与所述玻璃板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玻璃板的两端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单片机型号采用AT89S52或STM32F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胡蜂取毒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将胡蜂从箱门上的通孔处放入箱体内,然后打开控制器的开关,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驱动活动板朝向电网移动,从而驱赶胡蜂朝向电网飞行;同时,控制器控制电网产生电流,从而刺激电网上的胡蜂排毒;控制器还控制振动器振动,从而进一步刺激活动板下表面上的胡蜂朝向电网飞行;在取毒过程中,绿光信号灯亮起,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哪些取毒装置在取毒,当红光信号灯亮起时,说明取毒结束,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下一批待取毒的胡蜂,绿光信号灯和红光信号灯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清楚的了解取毒情况,大大提高了取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胡蜂取毒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胡蜂取毒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胡蜂取毒装置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箱体;111-导轨;112-观察窗口;12-箱门;121-锁扣;122-通孔;123-封闭板;124-网罩;13-电网;14-尼龙布;15-玻璃板;16-活动板;161-缺口;17-驱动机构;171-电动推杆;172-支架;18-振动器;19-控制器;20-电源;21-红光信号灯;22-绿光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胡蜂取毒装置,包括箱体11、箱门12、电网13、尼龙布14、玻璃板15、活动板16、驱动机构17、振动器18、控制器19和电源20。

箱体11为矩形框结构,箱体11的正面为开口端。箱体11可以采用木板制成,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箱门12设置在箱体11的开口端,箱门12起到封闭或打开箱体11的开口端的作用,箱门12的一端与箱体11的一端铰接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合页连接,也可以通过销轴连接,箱门12的另一端与箱体11的另一端通过锁扣121连接,这样便于打开和关闭箱门12。当然,箱门12的外侧可以设有把手,这样方便开关箱门12。

箱门12上设有通孔122,通孔122处设有封闭板123,封闭板123与箱门12插接连接,打开封闭板123时,可以将需要取毒的胡蜂从通孔122放入箱体11内,关闭封闭板123,胡蜂就不能从箱体11内飞出。

为了方便将胡蜂放入箱体11内,通孔122处还设有网罩124,网罩124为喇叭状结构,网罩124的小端与箱门12卡接连接且与通孔122相对应,这样方便网罩124的拆装。

电网13设置在箱体11内,电网13的位置靠近箱体11的底部,电网13与箱体11的底部平行且存在一定的间距,电网13距离箱体11的底部的尺寸小于通孔122距离箱体11的底部的尺寸。本实施方式中,电网13能够从箱体11内抽出,为了方便电网13从箱体11内抽出,箱体11的内侧壁在与电网13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分布在箱体11的左右两侧壁上,电网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动部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尼龙布14绷紧设置在电网13的靠近箱体11底部的一侧。尼龙布14与电网13可以是紧密贴合,也可以间隔设置,间隔设置时,尼龙布14与电网13之间的间距小于2mm。

玻璃板15设置在箱体11内,玻璃板15与箱体11的内底面平行,玻璃板15位于尼龙布14的远离电网13的一侧,玻璃板15与尼龙布14之间存在间距,玻璃板15与尼龙布14之间的间距小于2mm。本实施方式中,玻璃板15能够从箱体11内抽出,为了方便玻璃板15从箱体11内抽出,箱体11的内侧壁在与玻璃板15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分布在箱体11的左右两侧壁上,玻璃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动部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活动板16设置在箱体11内,活动板16位于电网13的远离尼龙布14的一侧,活动板16能够在箱体11内上下滑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1的内侧壁设有导轨111,导轨111分布在箱体11的左右两侧壁上,导轨111沿竖直方向设置,活动板16在与导轨111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缺口161(参考图4所示),缺口161的形状与导轨11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导轨111位于缺口161内,活动板16能够沿导轨111滑动。导轨111上还可以设置限位部,这样可以限制活动板16的滑动范围,活动板16向下滑动时的最低位置不超过箱门12上的通孔122位置。

驱动机构17包括电动推杆171和支架172,电动推杆171通过支架172支撑在箱体11的顶部,箱体11的顶部设有圆孔,电动推杆171的活塞杆从圆孔穿过且与活动板16连接,电动推杆171能够驱动活动板16在箱体11内上下滑动。活动板16朝向电网13移动时能够驱赶箱体11内的胡蜂朝向电网13飞行。

振动器18设置在活动板16上且位于活动板16的远离电网13的一侧,振动器18用于对活动板16进行敲打,这样可以进一步刺激活动板16上的胡蜂离开活动板16并朝向电网13飞行。

箱体11的顶部还设有信号灯,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灯包括红光信号灯21和绿光信号灯22,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亮起表示不同的工作状态,例如,绿光信号灯22亮起表示正在对胡蜂进行取毒,红光信号灯21亮起表示胡蜂取毒结束。

电源20设置在箱体11的外侧壁上,电源20起到提供电力的作用。电源20可以采用蓄电池,也可以采用干电池,电源20可以通过电池盒固定在箱体11的外侧壁上。

控制器19设置在箱体11的外侧壁上,电源20、电网13、电动推杆171、振动器18和信号灯分别与控制器19电连接,电源20、电动推杆171、振动器18和信号灯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9电连接,电网13可以通过触头实现与控制器19电连接,即电网13的边缘上设有一个第一导电触头,第一滑槽内在与第一导电触头相对应的部位设有一个第二导电触头,第二导电触头与控制器19通过导线连接,这样,当第一导电触头与第二导电触头接触时就能够实现电网13与控制器19电连接。控制器19能够控制电网13间断的产生电流,比如电网13通电10秒,然后电网13停电10秒,这样能够较好的刺激胡蜂排毒;控制器19还能够控制电动推杆171推动活动板16上下移动,活动板16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驱赶箱体11内的胡蜂朝向电网13飞行;控制器19还能够控制振动器18振动,从而将进一步将停留在活动板16下表面上的胡蜂赶向电网13,控制器19可以控制振动器18间断的振动;控制器19还能够控制信号灯亮灭,例如,在对胡蜂进行取毒时,控制器19控制绿光信号灯22亮起,当取毒结束时,控制器19控制红光信号灯21亮起,从而提醒工作人员更换下一批待取毒的胡蜂。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9采用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单片机型号优先采用AT89S52或STM32F0。

箱体11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观察窗口112,观察窗口11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比如用玻璃或者透明亚克力板等制成,这样方便工作人员从外部看到箱体11内的情况。观察窗口112处还设有遮光布,取毒时用遮光布挡住观察窗口112,可以避免胡蜂朝向有光的地方飞行。

箱体11的底部四角位置处还可以设有调节脚,调节脚与箱体11螺纹连接,调节脚不仅起到支撑箱体11的作用,通过调节调节脚还能够调整箱体11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胡蜂取毒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将胡蜂从箱门12上的通孔122处放入箱体11内,然后打开控制器19的开关,控制器19控制电动推杆171驱动活动板16朝向电网13移动,从而驱赶胡蜂朝向电网13飞行;同时控制器19控制电网13产生电流,从而刺激落在电网13上的胡蜂排毒,控制器19还控制振动器18振动,从而进一步刺激活动板16下表面上的胡蜂朝向电网13飞行,胡蜂落在电网13上受到刺激,胡蜂将螫针刺入尼龙布14进行排毒,毒液流到玻璃板15上,在取毒过程中,绿光信号灯22亮起,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哪些取毒装置在取毒,当红光信号灯21亮起时,说明取毒结束,提醒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换下一批待取毒的胡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