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籽类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113发布日期:2019-06-18 23:4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中药材籽类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材籽类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播种机(seeder)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播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目前市场上用于中药材籽类的自动播种机往往还是使用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播种,即使有播种机也往往结构复杂,使用价值不高,不能将散播到施肥到浇水等多个工序合成一道,难以实现全自动不用人工,较难解决原有密度、播种量不均匀、出苗率低的问题,工序复杂,在同行领域中性能较低且推广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中药材籽类自动播种机,降低了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且效益高,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能将散播到施肥到浇水等多个工序合成一道,实现了全自动不用人工,解决原有密度、播种量不均匀、出苗率低的问题,简化工序,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施耕机1、牵引支架组2、电动肥箱3、起垄器4、播种机机架5、首镇压轮6、播种器7、铺种板8、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连接板11、支撑件12、喷头13,所述施耕机1后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支架组2,施耕机1表面右侧设置有电动肥箱3,施耕机1前端设置有起垄器4,起垄器4前端左右侧均设置有播种机机架5,播种机机架5之间后端设置有首镇压轮6,播种机机架5之间中端设置有播种器7,播种器7前端设置有铺种板8,播种机机架5之间前端下方设置有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9左右侧均设置有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下端面均匀设置有数个喷头13。

所述施耕机1与起垄器4一体化成型。

所述播种机机架5前端设置有支撑筋91、播种机机架5与尾镇压轮9通过支撑筋91连接。

所述播种器7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71。

所述铺种板8前方设置有遮阴网架81,且遮阴网架81设置在播种机机架5前端表面。

所述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包含固定杆101、转动轴102、转动杆103、固定部104,固定杆101中端设置在支撑筋91内部,固定杆101后端通过转动轴102与转动杆103转动连接,转动杆103前端通过固定部104与尾镇压轮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施耕机1实现对土壤的翻动耕耘,施耕机1后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支架组2,牵引支架组2与100马力的拖拉机连接,进行牵引根茎类植物的自动播种机,施耕机1表面右侧设置有电动肥箱3,能够进行自动施肥,施耕机1前端设置有起垄器4,起垄器4对土壤进行起垫,起垄器4前端左右侧均设置有播种机机架5,播种机机架5之间后端设置有首镇压轮6,对施肥处进行首次压实,播种机机架5之间中端设置有播种器7,播种器7前端设置有铺种板8,播种器7将种子通过铺种板8播种到首次压实处,播种机机架5之间前端下方设置有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9对播种处进行压实,尾镇压轮9左右侧均设置有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调节尾镇压轮9的高度,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下端面均匀设置有数个喷头13,进行播种后的浇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降低了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且效益高,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能将散播到施肥到浇水等多个工序合成一道,实现了全自动不用人工,解决原有密度、播种量不均匀、出苗率低的问题,简化工序,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起垄器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施耕机1、牵引支架组2、电动肥箱3、起垄器4、播种机机架5、首镇压轮6、播种器7、铺种板8、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连接板11、支撑件12、喷头13、调节机构71、遮阴网架81、支撑筋91、固定杆101、转动轴102、转动杆103、固定部10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施耕机1、牵引支架组2、电动肥箱3、起垄器4、播种机机架5、首镇压轮6、播种器7、铺种板8、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连接板11、支撑件12、喷头13,所述施耕机1后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支架组2,施耕机1表面右侧设置有电动肥箱3,施耕机1前端设置有起垄器4,起垄器4前端左右侧均设置有播种机机架5,播种机机架5之间后端设置有首镇压轮6,播种机机架5之间中端设置有播种器7,播种器7前端设置有铺种板8,播种机机架5之间前端下方设置有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9左右侧均设置有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下端面均匀设置有数个喷头13。

所述施耕机1与起垄器4一体化成型。一体化成型的施耕机1与起垄器4使得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所述播种机机架5前端设置有支撑筋91、播种机机架5与尾镇压轮9通过支撑筋91连接。支撑筋91的连接使得尾镇压轮9便于对播种后进行压实。

所述播种器7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71。调节机构71能够调节播种器7的播种间距。

所述铺种板8前方设置有遮阴网架81,且遮阴网架81设置在播种机机架5前端表面。遮阴网架81用于铺设遮阴网,能够起到一定的遮阴效果。

所述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包含固定杆101、转动轴102、转动杆103、固定部104,固定杆101中端设置在支撑筋91内部,固定杆101后端通过转动轴102与转动杆103转动连接,转动杆103前端通过固定部104与尾镇压轮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施耕机1实现对土壤的翻动耕耘,施耕机1后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支架组2,牵引支架组2与100马力的拖拉机连接,进行牵引根茎类植物的自动播种机,施耕机1表面右侧设置有电动肥箱3,能够进行自动施肥,施耕机1前端设置有起垄器4,起垄器4对土壤进行起垫,起垄器4前端左右侧均设置有播种机机架5,播种机机架5之间后端设置有首镇压轮6,对施肥处进行首次压实,播种机机架5之间中端设置有播种器7,播种器7前端设置有铺种板8,播种器7将种子通过铺种板8播种到首次压实处,播种机机架5之间前端下方设置有尾镇压轮9,尾镇压轮9对播种处进行压实,尾镇压轮9左右侧均设置有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调节尾镇压轮9的高度,尾镇压轮调节机构10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下端面均匀设置有数个喷头13,进行播种后的浇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降低了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且效益高,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能将散播到施肥到浇水等多个工序合成一道,实现了全自动不用人工,解决原有密度、播种量不均匀、出苗率低的问题,简化工序,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