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蛙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2414发布日期:2019-07-03 03:10阅读:1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蛙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蛙捕捉,具体涉及一种青蛙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青蛙的弹跳能力惊人,人类难以靠近,靠人力很难捕捉到,因此人们也使用网兜捕获,但可能导致青蛙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青蛙难以靠人力捕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捕蛙的青蛙诱捕装置。

该技术方案为,一种青蛙诱捕装置,包括诱蛙装置和青蛙陷阱,所述诱蛙装置设置在所述青蛙陷阱的上方;所述诱蛙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簧片、绳子、仿形昆虫、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偏心轮的轴心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轴上;所述簧片为具有一定长度的薄片,所述簧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绳子且悬空布置,所述绳子的另一端系上所述仿形昆虫;所述簧片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偏心轮的圆周面接触;所述青蛙陷阱包括:诱捕箱、倒V型盖板,所述诱捕箱的上方具有开口,所述倒V型盖板具有覆盖所述诱捕箱开口的面积,所述倒V型盖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诱捕箱,所述倒V型盖板位于所述仿形昆虫下方。

其技术原理为,由于青蛙的视力只能分辨活动的物体,青蛙的捕食对象大多是活动的昆虫。本方案的青蛙诱捕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仿形昆虫的运动来模拟活动的昆虫,电机固定在支架上,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圆周面与簧片接触,而簧片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连接绳子悬空布置,绳子上连接仿形昆虫,簧片相当于悬臂梁,且簧片具有良好的弹性。这样电机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则推动簧片形变,悬臂端就上下跳动,带动仿形昆虫在空中移动,模拟昆虫活动,起到很好诱蛙效果。青蛙陷阱的诱捕箱的上方具有开口,倒V型盖板具有覆盖所述开口的面积,所述倒V型盖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诱捕箱,所述倒V型盖板位于所述仿形昆虫下方。当青蛙受到仿形昆虫的诱捕之后,青蛙就会跳起试图吃到昆虫。青蛙落下后掉到仿形昆虫下面的倒V型盖板上,由于倒V型盖板铰接于所述诱捕箱,青蛙的重量压在倒V型盖板上,V型盖板将会绕着铰接点旋转,形成倾斜角度,青蛙就会从倒V型盖板上面滑下,掉入诱捕箱,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诱捕。当青蛙掉入后,倒V型盖板又会自动回复到完全覆盖出口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簧片接触的位置靠近所述簧片连接所述绳子的一端。偏心轮和簧片接触点距离簧片与绳子连接一端,有利于簧片较大幅度的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轴和所述簧片的长度方向一致。电机的轴与簧片的长度方向一致,有利于簧片的变形。

进一步的,将所述偏心轮更换为凸轮。将偏心轮换为凸轮同样能起到顶动簧片的作用。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簧片的摆动来带动绳子上的诱饵来达到模拟昆虫活动来吸引青蛙符合青蛙的只能分辨活动物体的习性,簧片的变形容易,电机可以调节转速,来调节活动的频率。使用该装置,能更有效地引诱蛙类;

2、青蛙陷阱上的倒V型盖板铰接在诱捕箱上,具有自动回复封闭出口的能力,可以防止青蛙逃跑。

附图说明:

图1为青蛙诱捕装置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青蛙诱捕装置的倒V型盖板处于封闭诱捕箱的状态;

图2为青蛙诱捕装置的倒V型盖板处于漏出诱捕箱开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机、2-偏心轮、3-簧片、4-绳子、5-仿形昆虫、6-支架、7-诱捕箱、8-倒V型盖板、9-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一较佳的实施例,青蛙诱捕装置包括诱蛙装置和青蛙陷阱,诱蛙装置设置在青蛙陷阱的上方。诱蛙装置通过模拟昆虫的活动来引诱青蛙,将一个仿形昆虫5系在甚至绳子的一端上,甚至的另一端固定在簧片3上。簧片3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薄片,簧片3的一端固定于支架6,因此类似于悬臂梁,使得簧片3容易变形,悬空端带动绳子上的昆虫上下抖动。簧片3的变形是通过一个电机1带动一个偏心轮2来实现的,电机1固定在支架6上,偏心轮2和电机轴连接,在电机1转动时,偏心轮2转动,使偏心轮2的圆周面与簧片3接触,则但偏心轮2转动时,簧片3受偏心轮2的圆周面挤压变形,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而不同。因而簧片3的悬空端上下摆动,带动仿形昆虫5上下抖动,模拟昆虫的活动。电机1的布置方向可以是和簧片3平行布置的,即电机轴和簧片3的长度方向一致,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向,例如电机轴和簧片3的长度方向垂直,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为使得簧片3变形更容易,偏心轮2圆周面和簧片3的接触点应该靠近簧片3的悬空端。

位于诱蛙装置下方的青蛙陷阱包括诱捕箱7和倒V型盖板8,诱捕箱7的上方具有开口,本实施例中,将诱捕箱7开口以下的部分埋于地里。倒V型盖板8的V型中部铰接在诱捕箱7上,这样倒V型盖板8就可以绕铰接点9转动,倒V型盖板8在没转动时可以将诱捕箱7的开口封闭。本实施例中诱蛙装置的支架6可以固定在诱捕箱7上或者和诱捕箱7一体,也可以单独固定在地面上。

当青蛙受到仿形昆虫5的诱捕之后,青蛙就会跳起试图吃到昆虫。青蛙落下后掉到仿形昆虫5下面的倒V型盖板8上,由于倒V型盖板8铰接于所述诱捕箱7,青蛙的重量压在倒V型盖板8上的一边上,倒V型盖板8将会绕着铰接点9旋转,形成倾斜角度,青蛙就会从倒V型盖板8上面滑下,掉入诱捕箱7,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诱捕。当青蛙掉入后,倒V型盖板8又会自动回复到完全覆盖出口的状态。

实施例二:

可以将偏心轮2更换为凸轮,凸轮也能够起到和偏心轮一样的推动作用。

实施例三:

应当理解,上述仿形昆虫5作为诱饵只是一种方式,凡是可以起到引诱作用的物体均可以作为诱饵,例如饲料,以及真实的昆虫,甚至仅仅是一个绳结。对于蛙类来说,这些活动的物体都可能被当做潜在的猎物,因此不应当限制诱饵的种类,诱饵的形状大小只要不超过蛙类捕食的范围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