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兔实验用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30发布日期:2019-07-10 09:1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适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兔实验用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适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兔实验用跳台。



背景技术:

现有兔实验用跳台采用由若干纵向(实验兔跳跃方向)的条形电极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条形电极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在电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击电路设有电击电源以及电击控制开关,当电击控制开关闭合时,电击电路接通,在不同极的条形电极之间形成电压,实验时将实验兔放在跳台的基板上,兔脚同时踩在两个电极上,按动电击控制开关,不同极电极通过兔脚连接,形成电击效应使兔跳起,由此测试兔跳跃的相关数据,在这种试验台下,兔跳跃是在外部电击刺激下的反应,不能建立条件反射。另外,由于条形电极之间存在缝隙,兔脚趾易于陷入电极间的缝隙内,一旦陷入电极之间的缝隙,兔不仅不能正常跳起,而且还会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兔实验用跳台,采用这种跳台可以建立以灯光引发跳跃的条件反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兔实验用跳台,包括跳台本体,还设有条件刺激灯,所述跳台本体上设有若干纵向的条形电极,所述条形电极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击电路设有电击电源以及电击控制开关,所述条件刺激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击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条件刺激灯且所述条件刺激灯的电源输入端与条形电极的电源输入端一样连接在电击电路的输出端,当电击控制开关闭合接通电击电路时,条件刺激灯得电发光且发光起始时间与电击起始时间相同,作为非条件刺激的电击和作为条件刺激的灯光相伴而生,由此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起条件反射后,即使没有电击,实验兔也会在相应的灯光刺激下跳跃,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或减轻电击刺激,减轻甚至消除因电击刺激对实验兔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和损害,进而减少甚至消除因电击带来的实验误差,另外还可以用于条件反射的相关实验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跳台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电路示意图;

图3是嵌装有条形电极的基板横断面构造示意图;

图4是一种跳台本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跳台本体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兔实验用跳台包括跳台本体100和条件刺激灯110(图2中的符号为L),所述跳台本体上设有若干纵向的条形电极12(图2中的符号为P),所述条形电极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击电路的输出端(参见图2),所述电击电路设有电击电源B以及电击控制开关S,所述条件刺激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击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电击电源通常可以为直流电源,可以采用电池,也可以采用能够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或者同时设有电池和整流电路以实现双电源供电,所述电击电源的输出特性依据兔实验的电击要求。

所述电击控制开关可以采用按钮开关等手动开关,也可以是在电脑控制下的电子开关。优选地,所述电击控制开关为延时开关,以便使条件刺激灯能够持续亮一定时间。

所述电极及其分布方式、所述电极与电击电路的连接方式、所述电击电路及电击电路的控制方式等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条件刺激灯可以通过灯支架120支撑在所述跳台本体的上方和/或前方(参见图1),所称前方可以是侧前方或正前方,也可以设置在实验兔在跳台上能够感受到其光亮的其他任何地方,所述支撑杆可以固定安装在跳台的机架(例如,跳台的底座)上。

所述条件刺激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所述条件刺激灯安装位置、朝向以及灯的特性和参数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设置。

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在条件刺激灯的电路上设置储能电路、延时电路、变压电路等,以实现条件刺激灯与电击电路输出之间的匹配,可以根据电击电路的输出特性或参数(例如,输出电压)以及条件刺激需要选择适应的灯作为条件刺激灯。

所述灯支架优选采用可调支架,以便调节条件刺激灯的位置、高度和朝向等。所述灯支架可以设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和水平段相互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竖直段与灯支架的安装座之间优选旋转连接,以便调整旋转角度,所述竖直段优选采用能够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之间优选采用旋转连接,所述条件刺激灯安装在所述水平段上,其在所述水平段上的安装座优选设有万向节,以方便灯照射方向的调节。

如图3所示,所述跳台本体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嵌装条形电极的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所述基板的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内嵌装有条形电极12,所述条形电极与其所在的所述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的侧壁之间不留间隙。

所述基板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板材,例如,可以采用聚酯板或其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质感好,不导电,无需在基板与条形电极之间设置绝缘层。

可以在用作基板的平面板材上先开设出所述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再将条形电极置于所述纵行沟槽或纵向通孔。也可以采用注塑方式制备,将纵向电极设置在模具内的相应位置上,与所述基板一次注塑成型,在这种一次注塑成型的制备方式下,所述条形电极占据的空间即为所述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这种一次注塑成型的制备方式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条形电极与基板粘结在一起,保证了条形电极在基板上的牢固连接,且所述条形电极与相应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的侧壁之间不存在任何间隙,有利于保证质量。

当采用先设置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再嵌装条形电极的方式制备时,所述条形电极与其所在的所述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的侧壁之间可以设置粘结剂进行粘结并填充可能存在的缝隙,也可以不设粘结剂以简化工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条形电极与其所在的所述纵向沟槽或纵向通孔的侧壁之间不留间隙的目的在于防止兔脚趾陷入间隙中,因此,只要兔脚趾不能陷入其中,即使存在微小间隙也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称的不留间隙。

当所述基板材料聚酯等相对较软或交易损坏的材料时,所述基板的周边可以设有边框,以便采用具有适当强度的材料制造边框,例如金属边框或硬质塑料边框,保护基板的主体部分不易受损。在其他情形下也可以依据上述方式设置边框。

所述基板的底部还可以设有底板,以便采用具有适当强度的材料制造底板,在基板底部形成足够的强度,所述基板的底部也可以不设置底板。

当同时设有边框和底板时,所述边框的底边可以与底板的周边连为一体,形成顶部开口的盒状,以进一步提高基板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在基本的侧面和/或底部设置其他件或其他构造,例如,在所述基板的下面设置支承弹簧。

所述条形电极的分布方式、所述条形电极与电击电源等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及电击控制方式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可以与现有相关产品相同,或者依据与现有相关产品相同的方式设定。

所述条形电极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形式。所述条形电极的横断面可以为矩形(参加图3),也可以为半圆形、三角形、圆形等任意适宜的形状。所述条形电极的上表面优选为平面,进一步优选地,呈平面状的所述条形电极的上表面宽度为其横断面的最大宽度(包括横断面只有单一宽度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所述条形电极的上表面可以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跳台平面。

当所述条形电极采用圆柱形时,其顶部相对于基板的上表面可以略有凸出,以保证有足够的外露面积,保证兔脚与条形电极之间的有效接触。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基板的下方可以设有底座20,所述底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支承弹簧22,所述支承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基板连接,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由此将所述基板弹性支撑在所述底座的上方。

所述支承弹簧的数量通常为多个,优选依据支承弹簧的数量及实验过程中基板的受力方式实现对基板的均衡支承,避免因支承不均衡导致基板过度倾斜。例如,通常可以在基板四角处的下方各设置一个或一组支承弹簧,当基板四角处的下方各设置一个支承弹簧时,各支承弹簧的弹力系数及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一致,当基板四角处的下方各设置一组支承弹簧时,各组支承弹簧的弹力系数及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一致,由此使得基板四角处所受的支承力基本一致,而兔跳跃产生的冲击力通常不会过于集中于某个角或某个边缘部位,因此安装上述支承方式或常规均衡支承方式就可以满足对基板的均衡支承要求。也可以在基板两条相对的边缘部位下方对称设置支承弹簧或采用任意适宜的设置方式。

所述底座和基板之间优选设有用于检测两者之间间距的距离传感器32(参见图4),例如,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距范围和精度应适应于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例如能够在厘米级或毫米级短测距范围内检测到毫米级、微米级甚至更微小的距离变化。

所述距离传感器通常可以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也可以安装在基板的下表面。当距离传感器由两部分构成且该两部分应分别安装在被测距的两个物体上时,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另一个部分安装在所述基板的下表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具体安装方式依据所采用的距离传感器的具体要求。

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只设置一个距离传感器时,该距离传感器通常可设置在实验兔在跳台上的常规位置的下方,用于检测实验兔在跳台上的常规位置的下方基板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和/或距离变化。当设有多个距离传感器时,多个距离传感器之间相应环境条件下在任一水平方向上都具有较大的间距,由此通过各距离传感器采集到的基板和底座间多部位的距离变化,更好地体现出基板的受力情况。

通常,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近支承弹簧的位置(包括设置在支承弹簧内)。

将实验兔放到所述基板上后,所述基板因受兔的重力(压力)而下沉一定距离,基板的下沉将导致支承弹簧压缩量的增加,增大了对基板的弹簧作用力,当基板达到平衡状态后,可以根据基板的下沉距离计算出实验兔的重量,具体数据采集和运算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现有电子称所用的技术。

当兔跳跃时,基板会受到额外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用于衡量或评价兔的跳跃能力,因此实验兔的跳跃能力同样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基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计算或评价。例如,所述基板下沉的瞬间加速度与兔跳跃的瞬间爆发力正相关,所述基板在兔跳跃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与未跳跃时的基板位置相比)与实验兔的跳跃能量或跳跃功正相关,与兔跳跃施加于基板的冲量正相关,具体关系曲线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依据现有物理理论计算获得。

作为一种简单的应用,可以将所述基板在兔跳跃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作为判断本次跳跃是否有效跳跃的依据,当实际下沉的最大距离(当基板出现倾斜时,可以按平均下沉距离或等效下沉距离计算,或者按实验兔在跳台上的常规重心位置的下沉距离计算)超过设定的相应阈值时,或者所述基板与底座间的最小间距(当基板出现倾斜时,可以按平均下沉距离或等效下沉距离计算,或者按实验兔在跳台上的常规重心位置的下沉距离计算)小于设定的相应阈值时,认为跳跃有效,当实际下沉的最大距离小于设定的相应阈值时,或者所述基板与底座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设定的相应阈值时,认为跳跃无效。

基于上述跳跃有效或无效的判断思路,也可以在所述基板和底座之间设置行程开关34(参见图5),所述行程开关可以设置在实验兔在跳台上的常规重心的正下方,使行程开关在基板与底座间的间距等于或小于设定的相应阈值时闭合,当一次跳跃过程中行程开关出现闭合状态时,认为本次跳跃有效,如果没有出现闭合状态,认为跳跃无效。

所述行程开关的两个触头37中至少一个是弹片39,以容纳基板的下沉量。

所述底座和基板还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垫块24,所述垫块可以呈通常所称的块状或者呈柱状,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宜形状,所述垫块的高度设置应使得所述行程开关闭合或者所述基板下沉达到一定程度后,其顶部与所述基板相接触,由此避免所述基板的过度下沉导致距离传感器或行程开关等的损坏。

所述垫块优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但其弹性模量/弹性系数通常应明显大于所述支承弹簧的弹性模量/弹性系数,以在避免基板过度下沉的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垫块优选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四角部位的下方,且各垫块的高度相同,以实现对基板的均衡支承,避免基板倾斜。

上述涉及的相关数据采集、运算和判断方式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并通过设置简单的数据处理装置实现,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实现相关距离传感器和/或行程开关与数据处理装置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关距离传感器和/或行程开关,为实现上述运算和判断提供了条件可以为兔跳跃力评价提供基础信息,配合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自动得出涉及兔跳跃力的相关数据和/或进行跳跃有效性判断。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