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230发布日期:2019-06-21 23:0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包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是以有机质为基础,然后配以菌剂和无机肥混合而成,其可以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还能对土壤进行消毒,即利用微生物分解来消除土壤中的农药、除莠剂以及石油化工等产品的污染物,并同时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用特定的种子包衣机,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种子成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技术。种衣剂能迅速固化成膜,因而不易脱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种子包衣设备对种子的润湿程度(粘合剂涂覆程度)不好控制,容易造 成润湿程度不均匀,导致种子包衣厚度不均匀,而且对包衣过程中过量的包衣剂回收时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继续使用,使得回收回来的包衣剂中含有部分粘合剂易成团粘结,不仅不容易包覆在种子表面而且还容易造成包衣厚度不均匀,造成回收利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湿程度不均匀及回收利用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和包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包衣装置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其中:

所述浸润装置包括浸润箱、第一输送装置、废水收集槽和水雾喷头,所述浸润箱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浸润箱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种子进口和种子出口,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贯穿设置在所述浸润箱内且两端与所述种子进口和所述种子出口衔接设置,所述水雾喷头设置在所述浸润箱顶部,所述废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下方;

所述包衣装置包括包衣箱、依次设置在所述包衣箱内的第二输送装置和振动筛、设置在所述包衣箱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振动筛下方的肥料回收槽;

所述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肥料回收槽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一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远离所述种子进口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辊表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擦结构为均匀设置的点状凸起、凸棱或磨砂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靠近所述振动筛进料口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筛的筛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一端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上设置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漏料斗、第一破碎对辊和第二破碎对辊,所述漏料斗正对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正对设置,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料板呈倒三角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破碎对辊和所述第二破碎对辊之间;且两个所述导料板上端之间开口大于所述所述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下端之间开口小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所述除湿箱为夹套结构,所述除湿箱内壁周侧设置有多个热风进口,所述除湿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还包括热风炉,所述热风炉通过管路与所述除湿箱的夹套结构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烘干装置和包装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与所述包衣装置通过输送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使得种子在被浸润过程中,由输送辊带动进行不断翻转和移动,从而保证浸润效果,使种子表面能够被均匀浸润,而且由于输送辊滚动过程中种子上多余的水分也会从两辊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在简化了浸润装备的结构基础上,提高了浸润效果;通过在回收利用装置中设置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使得回收的微生物肥料能够被破碎并除去混入的粘合剂,以提高微生物肥料回收再利用的效果,保证种子包衣的厚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润装置;11、浸润箱;111、种子进口;112、种子出口;12、第一输送装置;13、废水收集槽;14、水雾喷头;2、包衣装置;21、包衣箱;211、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2、第二输送装置;23、振动筛;24、肥料回收槽;25、喷头;3、回收利用装置;31、破碎装置;311、漏料斗;312、第一破碎对辊;313、第二破碎对辊;314、导料板;32、除湿装置;321、除湿箱;322、热风进口;323、热风炉;4、烘干装置;5、包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1和包衣装置2,还包括与包衣装置2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3,浸润装置1包括浸润箱11、第一输送装置12、废水收集槽13和水雾喷头14,浸润箱11为长方体形结构,浸润箱11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种子进口111和种子出口112,第一输送装置12贯穿设置在浸润箱11内且两端与种子进口111和种子出口112衔接设置,水雾喷头14设置在浸润箱11顶部,废水收集槽13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2下方;包衣装置2包括包衣箱21、依次设置在包衣箱21内的第二输送装置22和振动筛23、设置在包衣箱21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以及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和振动筛23下方的肥料回收槽24;回收利用装置3包括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破碎装置31的进料口与肥料回收槽24的出料口连通,除湿装置32的进料口与破碎装置31的出料口连通,除湿装置32的出料口与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连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输送装置1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相邻两根第一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第一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远离种子进口111方向。为了保证种子的高效输送,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辊表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如:摩擦结构为均匀设置的点状凸起、凸棱或磨砂表面等。

优选的,第二输送装置2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相邻两根第二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第二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靠近振动筛23进料口方向。

为了能够保证种子的快速掉落,振动筛23的筛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靠近第二输送装置22一端高。该夹角角度为10度以内。

优选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上设置有喷头25,喷头2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如粉体喷嘴,用于将微生物肥料呈雾状喷洒出去。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破碎装置31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漏料斗311、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漏料斗311正对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正对设置,还包括导料板314,导料板3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料板314呈倒三角形设置在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之间;且两个导料板314上端之间开口大于第一破碎对辊314的破碎区宽度,下端之间开口小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宽度大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均为柱状辊。

优选的,除湿装置32包括除湿箱321,除湿箱321为夹套结构,除湿箱321内壁周侧设置有多个热风进口322,除湿箱32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还包括热风炉323,热风炉323通过管路与除湿箱321的夹套结构连通。

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烘干装置4和包装装置5,烘干装置4与包衣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烘干装置4和包装装置5均采用现有技术中产品实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使得种子在被浸润过程中,由输送辊带动进行不断翻转和移动,从而保证浸润效果,使种子表面能够被均匀浸润,而且由于输送辊滚动过程中种子上多余的水分也会从两辊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在简化了浸润装置1的结构基础上,提高了浸润效果;通过在回收利用装置3中设置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使得回收的微生物肥料能够被破碎并除去混入的粘合剂,恢复微生物肥料的活性,以提高微生物肥料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