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844发布日期:2019-07-13 08:0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畜牧养殖业中,往往饲养的家禽数量比较多,而家禽需要经常饮水,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820066925.X的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嵌于地面以下的回收池,所述的回收池的上方设有一圆形的盖板,所述的盖板上通过支座与圆形的托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边沿设有一圈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托板的侧壁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在挡板上端部的内表面设有溢水孔,托板中心位置向下设有与回收池相连通的引流管,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的优点。

但是,现有的畜牧饮水补给装置还存在着不具备起到收集废弃物的功能、不方便适用于体型不同大小的牲畜进行使用和不具备起到过滤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畜牧饮水补给装置不具备起到收集废弃物的功能、不方便适用于体型不同大小的牲畜进行使用和不具备起到过滤功能的问题。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包括喂水槽,槽腔,套接管,调节螺栓,伸缩杆,储备筒,筒腔,左支撑柱,右支撑柱,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备用储水环结构,过滤处理筒结构,底板,左移动轮和右移动轮,所述的槽腔开设在喂水槽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套接管分别固定在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安装在套接管和伸缩杆之间;所述的伸缩杆分别焊接在储备筒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同时下部并插接在套接管的上部;所述的筒腔开设在储备筒的内部;所述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分别镶嵌在喂水槽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安装在槽腔内壁的下部;所述的备用储水环结构安装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外侧;所述的过滤处理筒结构安装在筒腔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底板分别焊接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下端,同时分别在下表面焊接有左移动轮和右移动轮;所述的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包括左收集板,右收集板,收集斗,翻板阀,组装头和软管,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分别焊接在槽腔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收集斗穿过喂水槽,并焊接在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之间;所述的翻板阀螺纹连接在收集斗和组装头之间;所述的软管套接在组装头外壁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备用储水环结构包括连接盘,调节组装槽,储水槽,进水管,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的调节组装槽开设在连接盘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进水管焊接在储水槽内壁的上部,同时上端焊接在喂水槽的左侧;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盘前表面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处理筒结构包括卡环,滤筒,储存腔,进水斗,进水腔和转动手柄,所述的卡环固定在喂水槽的上端;所述的滤筒焊接在卡环的下表面,并在内部开设有储存腔;所述的进水斗焊接在卡环的上表面,并在内部开设有进水腔;所述的转动手柄分别焊接在卡环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的上部分别向内侧倾斜,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内侧的上部与收集斗的上部平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组装头下端的软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组装头上端通过翻板阀密封住。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盘内部的调节组装槽左右两侧插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同时并分别与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储水槽设置为圆环型,并开设在连接盘内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设置为倒L型,所述的进水管上部与伸缩杆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滤筒采用活性炭网筒,所述的滤筒插接在筒腔内部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滤筒外壁与筒腔内部之间的间距设置三毫米至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斗内部的进水腔下侧与滤筒内部的储存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的上部分别向内侧倾斜,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内侧的上部与收集斗的上部平心设置,能够方便的使槽腔内的水或者杂物向收集斗内流入,且更加合理的进行收集的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组装头下端的软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组装头上端通过翻板阀密封住,有利于在完成收集废水和杂物后,能够进行输送,且避免杂物收集起来并出现不方便输送出去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盘内部的调节组装槽左右两侧插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同时并分别与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紧密接触,有利于方便的调节连接盘所在的位置,同时也方便的使体型较小的牲畜进行饮水。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水槽设置为圆环型,并开设在连接盘内部的外侧,方便的储存引用的水,且方便的使体型较小的牲畜在不同的位置进行饮水。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水管设置为倒L型,所述的进水管上部与伸缩杆对应,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在储水槽内进行注水的工作,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筒采用活性炭网筒,所述的滤筒插接在筒腔内部的上侧,有利于在进行注水时,能够进行过滤,且避免水中的杂物被牲畜误食。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筒外壁与筒腔内部之间的间距设置三毫米至五毫米,能够保证过滤的快速穿过滤筒,且避免滤筒的下部过滤过多杂物并造成堵塞,影响谁流动的速度。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水斗内部的进水腔下侧与滤筒内部的储存腔连通,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进行注水,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备用储水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处理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喂水槽;2、槽腔;3、套接管;4、调节螺栓;5、伸缩杆;6、储备筒;7、筒腔;8、左支撑柱;9、右支撑柱;10、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101、左收集板;102、右收集板;103、收集斗;104、翻板阀;105、组装头;106、软管;11、备用储水环结构;111、连接盘;112、调节组装槽;113、储水槽;114、进水管;115、第一定位螺栓;116、第二定位螺栓;12、过滤处理筒结构;121、卡环;122、滤筒;123、储存腔;124、进水斗;125、进水腔;126、转动手柄;13、底板;14、左移动轮;15、右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畜牧饮水补给装置,包括喂水槽1,槽腔2,套接管3,调节螺栓4,伸缩杆5,储备筒6,筒腔7,左支撑柱8,右支撑柱9,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10,备用储水环结构11,过滤处理筒结构12,底板13,左移动轮14和右移动轮15,所述的槽腔2开设在喂水槽1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套接管3分别固定在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10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安装在套接管3和伸缩杆5之间;所述的伸缩杆5分别焊接在储备筒6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同时下部并插接在套接管3的上部;所述的套接管3和伸缩杆5相适配,并通过调节螺栓4固定住,能够调节储备筒6的高度,同时也方便内的使储备筒6在槽腔2内处在合适的位置;所述的筒腔7开设在储备筒6的内部;所述的左支撑柱8和右支撑柱9分别镶嵌在喂水槽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方便的进行支撑,并进行使用;所述的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10安装在槽腔2内壁的下部;所述的备用储水环结构11安装在左支撑柱8和右支撑柱9的外侧;所述的过滤处理筒结构12安装在筒腔7内部的上侧;所述的底板13分别焊接在左支撑柱8和右支撑柱9的下端,同时分别在下表面焊接有左移动轮14和右移动轮15;方便的进行移动并进行使用;所述的杂物废水排放收集管道结构10包括左收集板101,右收集板102,收集斗103,翻板阀104,组装头105和软管106,所述的左收集板101和右收集板102分别焊接在槽腔2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收集斗103穿过喂水槽1,并焊接在左收集板101和右收集板102之间;更加合理的起到收集的工作;所述的翻板阀104螺纹连接在收集斗103和组装头105之间;能够控制污水和杂物的停留和排放;所述的软管106套接在组装头105外壁的下部。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备用储水环结构11包括连接盘111,调节组装槽112,储水槽113,进水管114,第一定位螺栓115和第二定位螺栓116,所述的调节组装槽112开设在连接盘111内部的中间部位;更加合理的进行上下活动;所述的进水管114焊接在储水槽113内壁的上部,同时上端焊接在喂水槽1的左侧;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115和第二定位螺栓116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盘111前表面的左右两侧;采用第一定位螺栓115和第二定位螺栓116,能够增加该备用储水环结构11的紧固性。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处理筒结构12包括卡环121,滤筒122,储存腔123,进水斗124,进水腔125和转动手柄126,所述的卡环121固定在喂水槽1的上端;所述的滤筒122焊接在卡环121的下表面,并在内部开设有储存腔123;所述的进水斗124焊接在卡环121的上表面,并在内部开设有进水腔125;所述的转动手柄126分别焊接在卡环121的左右两端;方便的抬动该过滤处理筒结构12进行拆卸。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收集板101和右收集板102的上部分别向内侧倾斜,所述的左收集板101和右收集板102内侧的上部与收集斗103的上部平心设置,能够方便的使槽腔2内的水或者杂物向收集斗103内流入,且更加合理的进行收集的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组装头105下端的软管106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组装头105上端通过翻板阀104密封住,有利于在完成收集废水和杂物后,能够进行输送,且避免杂物收集起来并出现不方便输送出去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盘111内部的调节组装槽112左右两侧插接有左支撑柱8和右支撑柱9,同时并分别与第一定位螺栓115和第二定位螺栓116紧密接触,有利于方便的调节连接盘111所在的位置,同时也方便的使体型较小的牲畜进行饮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水槽113设置为圆环型,并开设在连接盘111内部的外侧,方便的储存引用的水,且方便的使体型较小的牲畜在不同的位置进行饮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水管114设置为倒L型,所述的进水管114上部与伸缩杆5对应,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在储水槽113内进行注水的工作,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滤筒122采用活性炭网筒,所述的滤筒122插接在筒腔7内部的上侧,有利于在进行注水时,能够进行过滤,且避免水中的杂物被牲畜误食。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滤筒122外壁与筒腔7内部之间的间距设置三毫米至五毫米,能够保证过滤的快速穿过滤筒122,且避免滤筒122的下部过滤过多杂物并造成堵塞,影响谁流动的速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水斗124内部的进水腔125下侧与滤筒122内部的储存腔123连通,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进行注水,且方便的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上下移动连接盘111并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拧紧第一定位螺栓115和第二定位螺栓116固定住,完成调节后,将饮用水倒入到进水腔125内,同时进入到储存腔123内,并穿过滤筒122进入到筒腔7内,在穿过滤筒122的同时,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达到筒腔7内后,再次进入到槽腔2内,当槽腔2内的水达到进水管114的位置后,随之通过进水管114进入到储水槽113内,达到合适的量后即可停止水的输送,这样即可使体型不同大小的牲畜在储水槽113和槽腔2内进行饮水,在使用的同时,当筒腔7和槽腔2内存有的水,变脏且掺杂杂物时,先将软管106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或者容器内,然后打开翻板阀104即可使槽腔2和筒腔7内的水和杂物通过左收集板101和右收集板102进入到收集斗103内,同时再次穿过组装头105和软管106进入当指定的位置或者容器内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