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施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供肥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副产品构建一个追溯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其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有利于及时追踪溯源,召回问题产品,便于落实和追究责任,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涉及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货架展示和消费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不安全因素。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施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的施肥系统一般不方便对施肥数据进行追溯;同时目前固体颗粒肥料在进行施肥时,一般是人工将定量的肥料倒至混合罐内进行水肥混合后通过施肥机进行施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需要工作人员定时定量的加料,自动化程度低,定量的肥料一次加入混合罐内混合,肥料混合溶解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供肥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供肥施肥装置,包括控制机构、混合罐和多组供肥机构;每组供肥机构均包括料仓和肥料推进器,其中肥料推进器的进料口均通过输料筒与料仓出料口相连通,每个肥料推进器的出料口均与混合罐的进料口相连通;在每个输料筒上均安装计量器和电动阀门;在混合罐上部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通,在进水管上安装进水电磁阀,在混合罐下部设置出液口,出液口上安装出液电磁阀;所述混合罐内安装搅拌机构,混合罐的出液口与施肥机连接;在每个料仓内均安装有射频导纳料位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肥机构为3组,每组供肥机构的料仓内储存一种肥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肥料推进器为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包括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上的螺旋推进片,其中一个肥料推进器的转轴与电动机Ⅰ连接,与电动机Ⅰ连接的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另外多个肥料推进器的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带和传动轮的配合,所述传动带为皮带,所述传动轮为皮带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阀门为电动插板阀,所述电动插板阀包括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以及安装在搅拌杆上的搅拌齿,所述搅拌杆与电动机Ⅱ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为微处理器,每组供肥机构的计量器以及射频导纳料位计分别与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路连接,电动机Ⅰ、电动机Ⅱ、每个电动阀门的驱动电机、进水电磁阀、出液电磁阀均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路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使整个施肥过程,只有将肥料放入料仓内需要人工,其余工作全部由本实用新型自动完成,并且所有的施肥都有数据记录,完全可以进行数据追溯,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采用逐步加料的方式向混合罐内添加颗粒肥料,而且多种肥料同步加料,边加料边加水,肥料混合溶解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1-混合罐;2-料仓;3-肥料推进器;4-输料筒;5-电动机Ⅰ;6-皮带;7-皮带轮;8-计量器;9-电动阀门;10-进水管;11-进水电磁阀;12-出液电磁阀;13-电动机Ⅱ;14-施肥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机构、混合罐1和多组供肥机构。每组供肥机构均包括料仓2和肥料推进器3,其中每个肥料推进器3的进料口均通过输料筒4与料仓2出料口相连通,每个肥料推进器3的出料口均与混合罐1的进料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肥机构为3组,每组供肥机构的料仓2内储存一种肥料。
所述肥料推进器3为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包括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上的螺旋推进片,其中一个肥料推进器3的转轴与电动机Ⅰ5连接,与电动机Ⅰ5连接的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另外多个肥料推进器3的转轴连接。多个肥料推进器3通过一个电动机Ⅰ5驱动,实现同步下料,保证混料的均匀性。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带和传动轮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带为皮带6,所述传动轮为皮带轮7,皮带6及皮带轮7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每个输料筒4上均安装计量器8和电动阀门9,所述电动阀门9为电动插板阀,所述电动插板阀包括驱动电机,电动插板阀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实现阀门的关闭或打开。电动插板阀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混合罐1上部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与水源连通,在进水管10上安装进水电磁阀11,在混合罐1下部设置出液口,出液口上安装出液电磁阀12。所述混合罐1内安装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以及安装在搅拌杆上的搅拌齿,所述搅拌杆与电动机Ⅱ13的输出轴连接,通过电动机Ⅱ13动作带动搅拌机构进行水、肥混合搅拌使颗粒肥料溶解,采用逐步加料的方式向混合罐1内添加颗粒肥料,而且多种肥料同步加料,边加料边加水,肥料混合溶解效果好。混合罐1的出液口与施肥机14连接,肥料在混合罐1内混合均匀后,经出液口流至施肥机14进行施肥工作。
在每个料仓2内均安装有射频导纳料位计,射频导纳料位计用于实时监测料仓2内的肥料多少,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机构,当肥料达到最低限位时,提醒工作人员向料仓2内加肥料,这个最低限位值事先在控制机构内设定好。射频导纳料位计采用辽阳瑞鑫仪表有限公司的RF8000系列。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机构为微处理器,每组供肥机构的计量器8以及射频导纳料位计分别与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路连接,电动机Ⅰ5、电动机Ⅱ13、每个电动阀门9的驱动电机、进水电磁阀11、出液电磁阀12均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STM32F103C8T6,进水电磁阀11和出液电磁阀12的型号均采用2W025-06。微处理器与计量器8、射频导纳料位计、电动机Ⅰ5、电动机Ⅱ13、驱动电机、进水电磁阀11、出液电磁阀12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及控制原理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根据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将需要的肥料分别放置在料仓2内,并将需要肥料的时间、肥料的数量、水的添加量、水和肥料的混合时间在微处理器内进行设置,当需要进行施肥时,控制机构控制电动机Ⅰ5、电动机Ⅱ13动作,并根据施肥的种类打开一个电动阀门9或同时打开多个电动阀门9,通过肥料推进器3推动肥料进入混合罐1内,控制机构控制进水电磁阀11打开,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边加肥料边加水,使肥料和水充分混合,通过计量器8对添加的肥料进行计量,当肥料添加量达到要求时,控制机构控制相应的电动阀门9关闭,停止该肥料添加,当水的添加量达到要求时,控制机构控制进水电磁阀11关闭。肥料和水混合时间达到要求后,控制机构控制出液电磁阀12打开,通过施肥机14进行施肥。
通过本实用新型,使整个施肥过程,只有将肥料放入料仓2内需要人工,其余工作全部由本实用新型自动完成,并且所有的施肥都有数据记录,完全可以进行数据追溯,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采用逐步加料的方式向混合罐1内添加颗粒肥料,而且多种肥料同步加料,边加料边加水,肥料混合、溶解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